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郭璞《游仙诗》的主题及其思想特征(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赵沛霖 参加讨论

    《游仙诗》的主题及其思想特征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知道,《游仙诗》作为诗人学道修仙历程的“自叙”,是从学道修仙的原因和思想基础“自叙”起,经过实际践行,最终修炼成仙而告终,完整地反映了魏晋时代在神仙道教成为人们共同价值取向的条件下,一个有抱负而又高度敏感的士人为了摆脱悲剧性命运,是如何在痛苦、焦虑和苦闷中,通过反复探索而最终走上学道修仙人生之路的丰富而复杂的心路历程。就是说,诗人首先提出了如何超越生命悲剧的问题,然后又给出了答案:通过走学道修仙的人生之路来摆脱悲剧性命运。明确了《游仙诗》两个方面内容及其相互关系,那么,《游仙诗》的主题及其思想特征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通过学道修仙历程的“自叙”,说明学道修仙的人生之路是超越生命悲剧及其所带来的焦虑和痛苦的根本途径,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永恒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力图摆脱悲剧性命运的超越精神,这种为寻找和确立安身立命之本以安顿灵魂的形而上的追求,既是对于人的终极关怀的体现,也是愚昧落后思想观念的反映。
    从《游仙诗》的主题不难看出,诗人创作的主观意图十分明确: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和对人生的体验与思考,现身说法,说明学道修仙的人生之路是摆脱悲剧性命运及其所造成的焦虑和痛苦的正确途径,宣扬消极无为,逃避现实,保全个体生命永享自由快乐的神仙思想,肯定魏晋时期广泛流行的以神仙道教为价值取向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毫无疑问,《游仙诗》的创作意图所反映的思想观念,是完全错误并应当予以批判的。但是,如果仅就这一点便将《游仙诗》完全否定,认为没有任何可取之处,那就未免过于简单化了。因为作品的形象大于思想,具体描写重于说教,在这方面《游仙诗》尤其显得突出:其创作的主观意图与诗歌艺术形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背离,这突出表现在它所提出的问题与给出的答案之间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和价值——诗人对于如何摆脱悲剧性命运所给出的答案是错误和荒谬的,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可言,但他所提出的问题,即通过形象描写所反映的对于悲剧性命运的感受和体验,对于如何超越悲剧性命运的探索及其所表现的对于人的终极关怀,则集中体现着《游仙诗》的思想艺术精华和价值。
    由于诗人的历史局限性,使他十分荒谬地将这样两个具有完全不同思想性质和价值取向的内容捆绑在一起,纳入同一架构组成作品,这确实增加了《游仙诗》主题的复杂性,但并不能遮掩它们的不同的思想本质。大致说来,《游仙诗》主题的思想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浓重的悲剧性特征。
    从前面对《游仙诗》内容构成和主题的论述可以知道,《游仙诗》虽然把追求神仙世界,成为神仙的宗教理想作为全诗表现的中心目的,但在全诗内容的安排中却没有局限于此,而是首先寻绎导致产生这种理想和追求的原因,即为了摆脱悲剧性命运,消解它所带来的焦虑和痛苦。就是说,诗人没有把反映学道修仙历程的诗歌局限于狭隘的宗教生活和宗教修炼的范围内,而是首先放在生命存在和人生理想的高度和广阔视域加以审视,从而赋予作品以鲜明的社会内容和浓重的人间色彩,这不仅极大地开掘了作品的思想空间和深度,提升了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而且也决定了《游仙诗》主题的浓重悲剧性特征。
    在学道修仙原因和思想基础部分,如第四、五、七首中,诗人一方面把看不见、摸不着因而不引人注意的抽象时间的流逝形象化,描绘出时间“巨流”一去不复返的无情图景以及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可奈何,一方面又出色地描写出空间束缚使人不得自由的悲惨处境,寥寥数语便生动有力地表现出人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局限性所造成的生存困境,从而使这部分内容弥漫着强烈的悲剧气氛。
    不仅如此,诗歌还突出反映了这种局限性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结局:从时间巨轮碾压下万物走向衰败的惨相,使人自然联想到世事的急剧变化和生命的稍纵即逝,最终走向死亡的悲惨结局以及严酷束缚下失去自由所导致的创造力的毁灭和生命的枯萎。就是说,死亡和尘世束缚所摧毁的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恰恰是作为创造的主体,一切意义和价值因之而生的人,因此生命悲剧也就意味着最珍贵希望的破灭和幸福的丧失。正是因为如此,关于人的价值观念才被进一步唤醒和强化,悲剧感也随之油然而生:面对生命悲剧使人如身陷困境,大难临头。“当悲剧意识成为人们对于实在的意识的基础时,我们就称之为悲剧情态。”(15)可以说《游仙诗》的上述有关描写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强烈悲剧意识和令人震撼的“悲剧情态”。
    这样的生存困境,不分地域、民族,不论尊卑、贫富,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可以说是整个人类的必然性命运。“人生中的一切可怕的事件并不都是悲剧性的……真正的悲剧以历史必然性的观念作为基础。”(16)正是因为如此,生命悲剧也就使人饱受煎熬和折磨,它所引起的焦虑和痛苦远远超过一般的悲剧而显得更加凝重、强烈和深沉。在这方面,《游仙诗》通过浓墨重彩的描绘,形象有力地表现出诗人在陷入悲哀、痛苦和恐惧深渊之际的内心情状:
    临川哀年迈,抚心独悲吒。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悲哀和痛苦之情不止于内心,更外化为无法控制而又富有特色的动作和表情,从而把浓重的悲剧性特征十分巧妙地熔铸为诗人生动具体的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