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诗》内容的构成和段落划分 《游仙诗》共包括十首诗,由序诗和正文组成。 序诗即第一首诗(“京华游侠窟”),此诗通过从理想的高度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抉择,否定了以“游侠”为文化符号的积极作为,倾力济世的人生道路,而肯定了以“山林隐遁”为文化符号的出世远游,学道修仙的人生道路。人生道路和方向的明确,坚定了诗人“高蹈风尘外”,即通过山林隐遁,学道修仙,追求神仙世界的决心。③显然,这是序诗为全诗所标明的思想指向,并构成了贯穿全诗的思想线索。 正文包括九首诗(第二至十首),是诗人学道修仙历程的“自叙”的全部内容,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二(“青溪千余仞”)、第三(“翡翠戏兰苕”)两首诗,主要写山林隐逸和初步的方术修炼,是诗人学道修仙实际践行的初始阶段。④ 第二首是写山林隐逸生活,表现诗人对于高士许由的仰慕和对于神仙世界的强烈向往以及无由交接神女的惆怅和苦闷。魏晋时期,很多人把山林隐逸视为学道修仙的必经之途,由隐士转化而成为神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因而有“为道者必入山林”⑤之说。可见,写学道修仙从山林隐逸开始完全符合历史真实,而所写的心理活动,如“仰慕”“向往”和“惆怅”“苦闷”等也完全符合初学仙道者的心理特征。 第三首写初步的方术修炼:在远离喧扰人世的清幽环境中,以“歌啸”进行方术修炼并诱发了存想幻视,在存想幻视中诗人“看到”了赤松、浮丘和洪崖等神仙在祥和氤氲中驾鸿飞翔、逍遥同游的神奇场景。存想幻视之后又以“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描写从神仙世界对人间进行审视,不仅表现出诗人对于快乐自由的神仙生活的强烈向往,而且通过“蜉蝣辈”与神仙世界的隔膜,反衬自己心向神仙世界的强烈信心和希望。⑥ 按神仙道教教规,信仰神仙道教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而必须同时进行严格的方术修炼,这样才有可能修炼成仙。《游仙诗》中所描写的方术修炼生活就体现了这一点。 第二部分:包括第四(“六龙安可顿”)、第五(“逸翮思拂霄”)、第六(“杂县寓鲁门”)和第七首(“晦朔如循环”)共四首诗,主要写学道修仙的原因和思想基础:对于生命悲剧及其所带来的焦虑和痛苦的深刻体验,以及为了摆脱生命悲剧,消解它所带来的焦虑和痛苦,通过反复探索最终选择了学道修仙的人生之路。 第四首主要写为了超越生命悲剧而进行的反复探索:先是幻想时光倒流,以使死亡的过程得以逆转;然后又幻想像鸟兽那样通过改变生命形式以延长寿命;接着,又走进神话世界,希望通过超自然的神奇力量改变生命的有限性;这一切都未能达到目的,转而寄希望于上天,幻想借助神的力量使生命得以延长,但最终仍然是以失败而告终。最后两句写由于探索失败,找不到摆脱悲剧性命运的出路而深感悲哀。可以看出,诗人在探索中所想出的各种办法都是针对“六龙安可顿,运流有代谢”,也就是为了克服时光不可逆转的流逝及其所造成的生命转瞬即逝的生命悲剧。 第五首主要写对于尘世束缚所造成的不自由的不平和无奈。“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诗人认为各种各样的尘世束缚使人的处境如同吞舟之鱼在浅水中无法游动一样,令人难以生存——这是生命悲剧的另一个内容。 第六首根据《史记·封禅书》等文献的有关记载,再现了燕昭王和汉武帝为了长生不老,永享荣华富贵,多次兴师动众出海寻仙以及远远地看到美妙神仙世界和群仙嬉戏的情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