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汉代“论”体的演变及其文化意味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 李春青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论”作为一种文体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很成熟了,诸子百家之书,除了《论语》《老子》等少数几部之外,大部分都可归为“论”体。但是先秦时期以“论”为名的篇籍却很少,关于“论”的文体观念也只是萌芽而已。西汉前期经学尚未大兴时,承先秦余绪,论体著述颇为可观,从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直至西汉后期,论体著述屈指可数。而在两汉之际,由于社会动荡,导致部分士人思想家与作为主流的经学话语出现疏离,于是以论为体、以论为名的著述有所增加;同时,关于“论”的文体意识也空前地鲜明起来。到了东汉后期直至曹魏时期,随着经学的衰微、士人主体意识的增强,论体著述就大量涌现了。“论”这一文体及文体观念的演变,与士人阶层身份意识、精神旨趣的变化息息相关,表征着深刻的文化历史内涵。
    【关 键 词】汉代/论/论体/士人身份
    【作者简介】李春青,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
     
    曹丕《典论·论文》首标“四科”之说,有“书论宜理”之谓,这意味着“论”作为一种文体已经得到普遍确认。但是“论”这种文体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的?其演变轨迹如何?是什么力量决定着这种文体之变化?这些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关于“论”的文体观的形成与演变,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将结合汉代士人身份意识和文人趣味的变化,对“论”这一文体的实际运用及其文体观念的演变进行探讨,并力求揭示其所蕴含的文化意味。
    一、“论”体的形成与“论”的文体观念之萌芽
    和其他文体一样,“论”也是先有其体,后有文体观念。关于“论”体之起源,刘勰说:
    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记,故抑其经目,称为《论语》。盖群论立名,始于兹矣。自《论语》以前,经无“论”字。《六韬》二论,后人追题乎!(《文心雕龙·论说》)
    这段话经常被谈论古代文体的文章所征引,影响甚大。然而此说不确,盖为臆测之论。“述经叙理”乃王充之说,其实含有很复杂的意涵,后文将予以剖析,这里暂不展开。刘勰不加详审,照搬王说,其与“论”体之本义,恰好相悖。此其一。“伦理无爽”之说,乃承刘熙《释名》释义。而刘说原本就是汉代经学语境中的牵强之论,其以“伦”训“论”已是无据,而“有伦理”之谓,更是典型的“增字解经”了。①此其二。那么作为文体称谓的“论”究竟是什么含义?它起于何时?我们先来考察一下这个词语义的变化。
    “论”这个词在先秦两汉典籍中有如下主要含义:
    其一,议论、评价或讨论。《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此处是议论和评价的意思。《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此处前一个“论”是议论、评论之义;后一个“论”是讨论、考察之义。《韩非子·五蠹》:“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亦为讨论之义。
    其二,判断、衡量与评估。《礼记·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管子·立政》:“孟春之朝,君自听朝,论爵赏校官,终五日。”二例都是评估和判断的意思。
    其三,言论、舆论。《庄子·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吕氏春秋·孟秋纪》:“世有贤主秀士,宜察此论也,则其兵为义矣。”
    其四,选择与编纂。《荀子·王霸》:“君者,论一相,陈一法,明一指,以兼覆之,兼照之,以观其盛者也。”杨倞注:“论,选择也。”《汉书·谷永传》:“治天下者尊贤考功则治,简贤违功则乱。诚审思治人之术,欢乐得贤之福,论材选士,必试于职,明度量以程能,考功实以定德,无用比周之虚誉,毋听浸润之谮诉,则抱功修职之吏无蔽伤之忧,比周邪伪之徒不得即工,小人日销,俊艾日隆。”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班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前两条是选择之义,后两条是编纂之义。这里的“论”读二声,音轮,通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