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定义大概已经变成了会“作(zuō)”的行家,会“作”,才有眼球。 韩寒主编的杂志《独唱团》近日上市,捧场的和砸场的扭作一团。其间,有几名自称“80后新锐作家”,发表宣言...
去年第12期《博览群书》上,有一篇《周作人未自选入集的两篇文章》。作者李青果先生认为当年周作人的论《阿Q正传》是“苛评”,多“跑题之论”,甚至“离题万里”,为鲁迅所反...
拙作《“焚书坑儒”辩》发表后(以下简称《辩》),听说有人撰文反驳,我很高兴,因为抛出了砖头,总惦念着回音。我历来主张:参加学术辩论,首先要掌握材料,然后平心静气地...
核心观点 当下文学表达上的“平面化现象”,应该引起人们更多的批评注意。在林林总总的文学创作实践面前,在许许多多理论观点的驱使下,人们对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
历经新时期以来30余年的变革发展,当今文学艺术总体上呈现开放性、多样化的发展趋向,显示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同样,文艺批评也得到长足发展,充分开放和多样化了。如今,无论...
文艺批评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闹腾,既缺乏哲学家、思想家从高于文学的层面,为文学提供形而上的观照,又缺乏与文学平行的各门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学科的开创性成果,给文学提...
内容提要 《玉海》载徐景安《乐书》所引《古今乐纂》“隋代汉乐坐部”这一记载与诸多隋唐史籍所载同类史实不相符合,且文字自身不能释通。它不是出自唐代的《古今乐纂》,而是...
据统计,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每期发行量超过100万,是中国最畅销纯文学期刊的10倍。一边是传统文学期刊日趋边缘,一边是青年刊物——青年人主办,青年人阅读——的读者群迅...
读了《大国学:季羡林口述史》,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书看着又大又厚,因是一个90多岁的老人在病房里的闲聊,读起来很轻松。这本书记录了老人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16日共74次口述的...
不久前,一家媒体发表了首都许多名家对当前文学的忧虑,文章的通栏大标题是《伟大的时代为何难觅伟大作品》。我以为文学和时代是相辅相成、互为你我的关系,并不同步发展,文...
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奖”获奖作品揭晓后,引来各方关注。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其中的五位评委孙绍振、陈思和、丁帆、刘亮程、康震,他们就这次评奖的总体印象,怎样体现散文创...
看完《阿凡达》出来,一位朋友忽然说,现在还需要文学吗?让我一惊。这问题提得似乎有些孟浪,但往深处想,在今天,这其实是一个深隐的、甚至无法回避的问题。这里指的当然是我们熟悉...
众所周知,商业化时代,人们的心态都比较浮躁。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似乎被冷落了,因此有人说文学被边缘化了。其实这只是文学的一种历程、一个相对的文化现象。只要人类与...
用这个标题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散文在三十年间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地位似乎没有多少提高;再是说本来不多的散文份额,被处于磁场中心的诸公分享的同时,又被叱咤风云的小说家...
1 如果在文学的向度和抵达层面构建一种合理秩序,文学的伦理问题是否就会迎刃而解?我想,这之间有划等号的理由。其实,中外文学重构与颠覆、再重构与再颠覆的发展史,本身就...
当一些人发出“文学死亡论”时,他们往往找错了可能导致文学“死亡”的“杀手”。现代电子技术,不会导致“文学死亡”。你看,在电子阅读器和手机上,我们照样可以阅读文学作...
自从理论介入文学批评实践以来,给文学批评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繁荣了文学批评实践,这是三十多年来文艺学取得的成就之一。但是我们也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文学批评越来越远离...
从心里流出的,最终要由心去收获;从心灵出发的,最终还要回归心灵;由心弦弹拨的,最终还是由心灵来共鸣。对于文学来说,最美好的归宿莫过于此。 然而现实是,包括网络在内的...
拙文《从景清刺看黄裳所藏琅嬛文集手稿本》刊出后,黄裳先生有《关于琅嬛文集》(以下略称“黄文”)一文,其中顺便对拙文提出的“铅刀”问题做了回应。对此我有另文奉答,这...
内容提要 汤炳正先生的《〈屈原列传〉理惑》虽有众多好评,仍不免漏洞百出。汤氏删改《屈传》后得出的两个重要结论:“怀王之时屈原只是‘疏’”;“《离骚》之作当在屈原被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