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是刘向在校书过程中“除去与《新序》复重者”, 辑录成书的。但在保存下来的二书章节中,却有十余条材料相似或相同。这些相似或相同材料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题...
《清文全藏经》,学者们往往指称为《满文大藏经》,该部经藏存世虽然只有200多年,由于印数极少,且珍藏于禁宫或庙宇,外人少有得见,因而虽然早在1854年俄国汉学家瓦西理(Vasi...
《凤台集》是著名诗人高启入明后的第一部诗集,主要收录其出仕金陵时期的作品。洪武三年秋,高启辞官还乡后,在《缶鸣》、《凤台》、《江馆》诸集的基础上,去芜存精,按体分...
有关乐府分类的研究著作,如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张永鑫《汉乐府研究》等,既在相关文献材料上发掘不足,又缺乏对乐府分类进行历史...
(62)下古之人反相敕力学死丧之具,豫与(当为“兴”,二字繁体形似)凶事以待之,日死不以其寿,几灭门矣;而不自知过误,临时呼天号地,自言冤,王治不平,使我失年内行自...
《元草堂诗余》,又名《精选名儒草堂诗余》、《续草堂诗余》、《凤林书院草堂诗余》。此书不著编者姓名,有凤林书院三卷本,收录元初63位词人的203首词。后人对其多有评价,并...
《全宋诗》是上个世纪末由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最大的一部断代诗歌总集,所收诗歌作品约二十七万首,超过《全唐诗》5倍,卷帙浩繁,泱泱72大册,这...
南宋洪兴祖所作《楚辞补注》是楚辞学史上极有价值的一部著作。该书于正文每句之下先列王逸章句,再以“补曰”二字区别之,引出自己的见解,或精校异文,或遍考方言,或广征文...
学术界在论及汉武帝立乐府时,常引《汉书》的这些记载:“《礼乐志》:”至武帝定郊祀之礼,祠太一于甘泉,就乾位也;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
《汉书五行志》凡五卷,它系统地记载了自《春秋》记事起至西汉末年间的自然灾异现象和其间历代学者的相关解释。由于其中充斥着大量“推阴阳、言灾异”的内容,所以此志受到历...
南朝梁慧皎所写的《高僧传》是佛教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语言雅中夹俗,也是研究六朝语言的很好语料。该书1992年由汤用彤先生校注,汤一玄先生整理出版,1997年10月进行了第三...
目前学术界关于《诗序》作者及时代问题的讨论可谓众说纷纭,据笔者统计结论达29种之多,从诗人所作、国史所作、子夏作一直到汉人毛公作、卫宏作,诸说各言其是,非其所非,至...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
敦煌本《十戒经》写卷为数不少,计有S.794、S.6097、S.6454、P.2347/2、P.2350/2、P.3417、P.3770/1、甘博017、BD]4523/3、散0192等十件;另有吐鲁番本一件,即大谷文书4399。研究者对此多有论述,如...
刘斧是北宋后期著名的小说作者与编纂者,《宋史·艺文志》著录其著述有《青琐高议》十八卷、《翰府名谈》二十五卷、《摭遗》二十卷,均题作刘斧撰。《青琐高议》今存二十七卷...
在现存聊斋诗的多种抄本中,收藏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聊斋文库、传为蒲松龄儿孙所抄的两种《聊斋诗草》是值得研究者高度重视的。早在二十余年前,日本学者八木章好先生就对这两...
一、古籍数字化的使命 1.古籍数字化是延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遗留下来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资料,虽然历代都曾做了很多抢救整理工作,但经过主观人为的编纂...
1.方法 (丹麦)索仁森[1](p111)指出:“敦煌文献的断代问题乃为与所有写本都有关系的总问题。”在总数约近6万卷的敦煌文献之中,带有纪年的写本也有约近千卷左右。以此为基础...
一、古籍数字化现状 一般来说,古籍数字化指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纸质文献典籍转换成为可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两个层级:将印刷、抄写或其他形...
1.囗之夷 ,孔子 (辞)以礼孙(逊)安(焉),囗简5 “辞”原释摹作 ,可从,但认为下部从“心”而隶作“”,并读作“司”,则可商。郭店简有此字,或读作“辞”,或读作“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