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戏是近年来荧屏上长盛不衰的热门题材。在以往播出的众多作品中,不仅整体氛围严肃压抑,主角也往往在生活中默默无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热播剧《剃刀边缘》刷新了男主的...
图为陈逸飞早期水墨习作 2005年春,陈逸飞离开我们,去远行了。 一晃10多年过去了。仰望星空,接纳了陈逸飞的宇宙如此恢宏而壮丽;俯瞰大地,他的身影依然清晰而高大。 认识陈逸...
吕凤子(漫画)苏文 近年来,我曾三赴丹阳。作为镇江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虽说和一些历史名城比起来,它只是一个不太知名的小邑,却有着不可小觑的人文景观。“齐梁故里”“季...
一个寂寞的老人,用木头给自己做了一个木偶儿子,给他起名叫做匹诺曹……这是我们大家从小便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而一个当代视觉艺术家,为了唤起年迈父亲逐渐...
张嘉译扮演的白嘉轩 那是麦收后抢时播种玉米最紧火的时节。黝黑的汉子,掮着铁锨走进院子,高挽到膝盖的裤管下是沾着泥水的赤脚。他一副急不可耐的架势:你去把场塄下那二分地...
话剧传到我国已经110周年了。110年前深受帝国主义欺凌和封建势力压迫的中国老百姓,对于传到中国来的这种用日常说话来模拟生活、宣泄情感的演剧形式极感兴趣。当时的进步文化人...
节目录制现场 过了正月,返城大潮渐渐收尾,无数务工人员已经离开家乡再次奔赴大城市,他们身后的“留守儿童”现象也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2016年11月民政部公布的农村留守儿...
王愿坚在写作中。(摄于一九八○年冬) 王愿坚(后排左一)与陆柱国(后排中)在都江堰。(摄于1972年10月)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写在前面 父亲王愿坚是个军旅作家,20世纪...
节日犹如彩色音符,给平庸沉闷的日子带来节奏和希望。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一路叮当作响,色彩斑斓,直奔春节——所有中国节日里的王者,任凭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西风...
2015年3月20日,作者(左)在北京大学畅春园,与许渊冲先生(右)交流翻译理论。(图中为许渊冲的夫人照君) 图为许渊冲先生赠送给作者的汉法对照本《诗经》,扉页上许先生用中...
电视剧《周末父母》剧照 由费慧君、李晓亮编剧,王为执导的电视剧《周末父母》播出后,以贴近现实的“剧本原创性”吸引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关注。这部以“80后”“90后”年轻父...
武亦姝(选手) 王立群(嘉宾) 康 震(嘉宾) 陈 更(选手) 编者按 中央电视台策划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将传统文化以新颖活泼的电视综艺形式呈现出来,给大众以心灵的陶冶...
徐静蕾朗读《奶奶的星星》时泪流不止 许久未公开亮相的徐静蕾最近意外出现在央视文化节目《朗读者》中,她为已离世的奶奶朗读了史铁生的 《奶奶的星星》,这段几度哽咽的视频...
电视剧《咱家》剧照 前有各大平台纷纷打出古装IP+人气明星牌,后有《老爸当家》 《鸡毛飞上天》等众多从阵容到宣发已足够昭彰的家庭题材,一部同档剧《咱家》起初是不太被看好...
张永琛近影 日前,电视连续剧《孤芳不自赏》引爆开年收视热潮。该剧激起观众讨论的同时,也让业内外关注到该剧出品人兼总编剧张永琛。 创新,敢于跨界 张永琛出生在大连凉水湾...
许渊冲 本报记者 路艳霞摄 书架上摆满了许渊冲的译作。徐俊雄摄 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身着西服,仰靠在家里最时髦的家具——一把米色仿皮摇椅上睡着了。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半小时,...
《郑喇叭外传》剧照本报记者 张勇摄/光明图片 一个已经停播8年的“郑喇叭”重新在舞台上响起; 一个已经消逝8年的生命又在云南花灯剧里复活。 3月1日晚,大型花灯剧《郑喇叭外传...
许渊冲在《朗读者》节目现场 央视的诗词大会尚未退热,就被后来者《朗读者》“追尾”了。本人对《诗词大会》没什么感觉,感觉其刻意做出来的东西多。但在这个爆棚的节目中,主...
如何利用新的电视节目形式、传播平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文化类综艺节目或成优秀传统文化新抓手 《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节目不仅收获了高收...
提起我的师父傅永昌,曲艺圈的同仁老师大都知道,特别是山东快书行当里有他不可或缺的位置。 上世纪50年代山东快书风靡大江南北,享誉部队内外,是文艺宣传的轻骑兵、突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