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文学视点] 顺新的罗网和新的挣扎 2017-10-17

    王晓明指出,政府、资本、技术、教育、城市化等合力形成的新的文学生产机制,正在根本改变文学世界的结构 新的罗网和新的挣扎 嘉宾主讲 少功先生所讲的,我很有同感,接着他的...

  • [文坛聚焦] 20世纪高启与吴中诗派研究 2017-10-17

    摘 要: 本文对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和新时期三个阶段的高启与吴中诗派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尤其是对20 世纪后20年间高启文献生平研究、诗歌创作与艺术风格研究...

  • [文学视点] 文学批评应具备中国视野 2017-10-17

    近年来,文学界不断出现“中国视野”、“中国立场”、“中国故事”等提法,这一切的重心都在“中国”,“中国”在哪里?既不仅仅是北京、上海,也不仅仅是底层、苦难。在当下...

  • [文坛聚焦] 方宗诚的文学教育与近代桐城派传播 2017-10-17

    【内容提要】 方宗诚是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在其教育活动中,文学教育成为其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文学教育过程中,通过选编、节录、评点等方式编写新的文学选本作为教材...

  • [文学视点] 中国古典文学在缅甸广受追捧 2017-10-17

    如果你问缅甸人最喜欢的中国文学作品是什么,多数人会脱口而出——《西游记》。这部写于明代、描写唐朝僧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引起佛国缅甸民众的强烈共鸣。去年5月,中国1986年...

  • [文坛聚焦] 生物种族政治和女性的赋权:中国女作家的想象性写作(1905—1948) 2017-10-17

    【内容提要】 写作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形成中的一股深邃变革的力量,“弱者”以“弱所以强”的文学形象出现,是女性作者们开风气之先的公共性的表达。“弱质性别及种类”的范...

  • [文学视点] 文学为转型社会“招魂” 2017-10-17

    贾平凹:人性的佛魔两态,社会“装修态”,催生一个品种来说公道话 文学为转型社会“招魂” 人来到世界是来爱的。逢上不好的岁月,社会有了黑暗、丑恶、恐惧和痛苦。人也一日...

  • [文学视点] 纪念《新青年》创刊100周年:新青年引领新时代 2017-10-17

    今年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重大影响的《新青年》杂志创刊一百周年。从《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创刊到五四运动爆发,一代新青年被唤起,他们表现出勇敢、自信和有理想...

  • [文学视点] 小小说与全民阅读 2017-10-17

    一 临近读书日。真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而不仅仅在这前后几天拿来言说一番。全民阅读量逐年增加,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

  • [文坛聚焦] 当代诗歌的断裂与成长:从“诵读”到“视读” 2017-10-17

    【内容提要】 郭小川和王家新是当代诗歌发展史上能够代表两个时代的标志性诗人。本文分别选取郭小川的《西出阳关》和王家新的《纪念》,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得出,从郭小川、王...

  • [文坛聚焦] 契合伟大时代的中国精神——读纪实文学《朋友》有感 2017-10-17

    作家李春雷的纪实文学《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载于2014年4月2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后,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作品以现实主义笔调,深情地讲述了习近平与...

  • [文学视点] 微小说:一粒米上雕刻大千世界 2017-10-17

    近几年,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模式和阅读模式,各种移动终端和新媒体的问世开启了“微”时代。信息的传播和互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迅捷,微阅读渐趋流行。阅读习惯的改...

  • [文学视点] 法自然:中国当代文学新审美 2017-10-17

    陈思和认为,不靠故事驱动,真实琐碎生动富有生命力,贾平凹为首的作家群逐步形成接近《红楼梦》的叙述风格 法自然:中国当代文学新审美 中国当代文学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再到...

  • [文学视点] 崛起中的“彝族现代汉诗群体” 2017-10-17

    彝族汉语诗歌在20世纪初期就出现了,到了20世纪80年代,吴琪拉达、吉狄马加、阿库乌雾等几代彝族诗人的集中登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吉狄马加“我—是—彝—人”的呼喊,...

  • [文坛聚焦] 《野草》研究的经脉 2017-10-17

    鲁迅的《野草》是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文本,其间的美对读者一直有不衰的引力。作家们对其境界的暗仿,时断时续,有不少佳作呼应着它的主题,这已成了批评界关注的现象。就学...

  • [文学视点] 审美忠实:不可叛逆的文学翻译之重 2017-10-17

    我所供职的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是国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第一任系主任是梁实秋,他不仅是散文家、学问家,也是人所共知的翻译家。梁实秋本打算用20年译完《莎士比亚...

  • [文坛聚焦] 明末才子汤传楹与尤侗《钧天乐》传奇 2017-10-17

    【内容提要】 明代才子汤传楹因明亡而逝,遗作《湘中草》得著名文人尤侗整理刊刻而存世。尤侗《钧天乐》传奇取自他与汤传楹的友情以及科举生活经验,演绎了个人的怀才不遇之情...

  • [文坛聚焦] 王国维与胡适:回归古典与文学革命 2017-10-17

    【内容提要】 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文化、学术界,王国维与胡适都是卓有影响的人物,他们不仅都大致有从倾慕西方学术文化到回归中国古典的经历,而且因为这种经历在时序上前后...

  • [文坛聚焦] 鲍德里亚的“微观政治学”——《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对马克思使用价值的批 2017-10-17

    摘要: 鲍德里亚继承了法国新左翼知识分子开启的微观政治学思想,指出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已经由马克思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关系演变为符码的策略性关系。他不满意马克思对...

  • [文学视点] 回忆我的哥哥海子:带着对诗歌精神的信念走入永恒 2017-10-17

    推荐理由: 海子是一个渴望精神安定,抗拒繁乱现实世界的一位诗人,他所向往的是简单而质朴的生活。这些反映在他的诗中,就形成了原始质朴、植根大地、神秘与深邃这三大特征。...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