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类文明比作浩渺而深邃的海,那么语言文字则是奇幻的浪、流变的云、嶙峋的礁,那种铺陈与席卷的豪迈,那种撞击与融合的气势,那种攻坚与坚守的勇猛,让你不得不感叹语...
【核心提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批评的真正动力既不是来自于生活和社会,也不是来自于思想与理论,而是来自于主体心灵深处最初的那一丝颤动。 在纷繁复杂的多媒体时代,文学...
据报载,2013年即将结束,在图书出版界,各大书店、网络书店、读书网站、报刊等纷纷推出2013年的年度图书榜单,图书畅销榜、新书畅销榜、网络红书榜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形形色...
【内容提要】 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界在译介、引进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其错综复杂的多重影响,这种影响总体上可以概括为积极、正面和消极、负面两个方...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发生了较大的调整,其研究对象、研究者的身份认同、研究的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变化,继而向“大文学理论”转型,表现出与...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抗美援朝文学写作中“影响最大、最广、最持久”的了。事实上,“抗美援朝”题材也确实是魏巍一生文学创作中最重要、也是最持久的创作内容,它不仅...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孙妙凝)近日,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力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在京面世。王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今年是他诞辰115周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白烨主编的《2014年中国文情报告》日前在京发布。这份报告自2003年立项以来,已坚持运作了12年,为国内首部宏观性年度文情考察报告。 《2014年中国文...
乾隆五十三年至嘉庆二年,毕沅任湖广总督,檄访三楚金石拓本,具体承担这项工作的是他的幕僚严观和马绍基。在探访考索三楚金石的过程中,严观作《湖北金石诗》一卷,以记录索...
在当今中国,究竟应该当一个怎样的作家?或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但作为一个有良知与信念的作家,就不应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玩味自我陶醉的“小我”...
【核心提示】关于文艺理论研究的合法性问题,是当前文艺理论研究反思和建构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引起诸多学者关注。而相关探讨中重要的问题,是关于文学和艺术的研究是否还应以...
“恙”就是病,至少是身体不健康、不正常,也包括畸形或残缺。这里以诗为例,略举五种: 一、诗疲 所谓诗疲,首先指诗情、诗意、诗趣的干涸或枯竭。 世上的很多人都可能有情、...
六十五年的辉煌照亮文学前程,中国作家协会已经走过了65年的沧桑岁月。作为中国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共同家园,中国作家协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穿越历史风云,紧随时代步...
【内容提要】 形而上学传统将语言视为传达所思之物的工具,因此对于文学的理解,也只能局限于再现论与表现论之中。梅洛-庞蒂从言语的独立性出发,探究了文学对于语言含混多义...
提倡“文学生活”研究,就是提倡文学研究关注“民生”——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为此,山东大学文学院联手校内外专家,于2012年成立了“当代中国文学生活研究中心”,...
【核心提示】正所谓“不以一眚掩大德”,我们必须指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上,郭沫若在其中所作出的开创性与推动性贡献是巨大的,是主要的;郭沫若不是问题文豪,相反,...
为什么要讲《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这个题目呢?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中国文学也形成了一种新格局,我们需要以新的视野去重新看待中国...
■主持人的话 小我与大我,个人经验和集体经验,个人化叙事和宏大叙事。批评家的建构和解构都没问题,问题是,对于真正的写作来说,行动才是最重要的,“非虚构”的一个要义其...
宋建中靖国元年五月,苏轼在金陵重逢僧友昙秀法师,作《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①,曰:“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七月,苏轼客死...
近年来,经常遇到一种令我尴尬的局面。有人问:“你近来研究些什么?”我不知如何回答。有一次,我对提问的某君说:“思考一些哲学问题”。后来,这句回答得到了反馈:“据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