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文学创作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引起广泛关注。在相关思考和讨论中,人们从文学创作“应该做什么”的层面,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观点,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文学...
【内容提要】 历史故事是敦煌变文的重要题材来源,其中如《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舜子变》《前汉刘家太子传(变)》等,在历史事实和史籍记载的基础上,大量融合民间传说而...
5月25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湖北省作协主席、作家方方,在微博上称,新近公布的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入围名单中,有位“诗人推荐前就到处活动”,“作协方面态度明朗。但他却...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刘华初 王广)9月12—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共同举办的首届“当代中国文论:反思与重建”高级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
反腐倡廉是时代的强音。一批小说家怀着庄严的使命意识和崇高的责任担当,创作出众多反腐倡廉题材作品。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知识分子在反腐倡廉文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众...
文学需要批评,在历史上,批评与创作相互推动,共同书写了文学的历史。中国的文学批评自改革开放以来,丰富而多样,对文学的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这本《中国文学批评》...
4月26日,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正式颁奖,凭借去年出版的小说《第七天》,作家余华获得2013年年度杰出作家大奖,作家田耳、张执浩、李辉、孙郁、赵志明分别获得2013年“年度...
【核心提示】可以说,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引文评价本身并没有问题,而是其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而如何将偏差降到最小化,就需要相关的期刊评价部门采取一系列约束措施,比...
【内容提要】 本文明确提出“明清江南小说文化”的概念,认为:明清江南地区,小说生产、阅读及其社会影响,已然是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并成为区域文化构成的重要部分。文中从...
我们知道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生命。无论是在国内外还是在各民族的文学发展中,在思想内容、创作手法、语言表达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优秀作品都必须通过“翻译”作为桥梁,在不同...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5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
【内容提要】 系年是杜诗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杜诗系年,首先应以遵从校勘学重祖本源流的原则为前提,重视杜集祖本王洙本在系年上的源头性。其次,应重视直接承袭王洙本的...
【内容提要】 汉代史书中多有“故事”记载,原有“旧事”、“先例”、“旧业”之义。这在秦汉子书中也多有记载。汉代的“故事”,除了严肃意义上的“先例”,还有“滑稽”意义...
近年来,文艺批评作为整体文艺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维度,广受质疑和非议,固然有其多方面的原因,但我想与批评家的学养和坚守关系更大。但还是有一些深具学术良知和深厚学养的批...
探寻中华民族文化的早期源流,揭示上古族群及区域文化发生、融合、衍变的复杂历史进程,建构科学的中国上古民族文化理论,是重写中国上古史与建设中国民族文化史的基础和关键...
什么是“经典”?我的浅见是,至少应该有以下三项标准:一经典是民族与国家的文化精髓,能够集中反映其文化本质和价值理想的作品;二经典具有独特性和无可替代的代表性,是难...
几年前,我听到这样一句话:翻译就是世界文字。这话让我吃惊,可冷静一想,事情确实是这样的。没有翻译,从何谈世界文学呢?现在,中国政府、文学组织机构、中国作家对翻译的...
高端访谈 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一则调查报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去年的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3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上年增长0.38本,但与其他国家差距还是相当...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车洪才编纂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将要出版。36年的时间,车洪才最终完成了一项国家任务。这项国家任务始于1975年的全国辞书会议;1978年,受命...
前不久去大连,饱览了城市在日据时期的殖民地布局建筑。回来后找出王中忱剖析移居大连的日本文人精神的论文《蝴蝶缘何飞过大海》(《视界》第十二辑,二〇〇三年),重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