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文坛聚焦] 关于西方文论分期问题的讨论——历史分期的标准及意义 2017-10-17

    摘要: 文学理论的演进和成长有自己的独特进程,有必要建立学科的历史分期理论。从一般意义上讲,文学理论的发展要经历混沌发生期、稳定共识期、震荡调整期、系统整合期四个阶段...

  • [学术争鸣]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之根 2017-10-17

    我开始从事生态文艺学研究时,并没有注意到中国古代关注自然的伟大诗人陶渊明,而是热衷于收集梭罗、卡森、利奥波德、罗尔斯顿、洛夫洛克、马古利斯以及麦茜特这些西方自然主...

  • [文坛聚焦] 价值诉求:经典文学创新的边界 2017-10-17

    经典文学资源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涵养民族文化血脉的重要源泉。经典文学拥有相当规模的读者群,也成为正在兴起的“IP剧”的经典素材。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经典文...

  • [文坛聚焦] 现实主义的坚守和发展(文艺观象) 2017-10-17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吴义勤(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教授) 迟子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作家) 李运抟(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贺绍俊(沈...

  • [学术争鸣] 真诚是批评的伦理 2017-10-17

    文学批评应该有好说好,有坏说坏,但无论是说好的批评还是说坏的批评,都应该是一种真诚的批评,这样才会使批评具有信服力。真诚,是文学批评家必须恪守的批评伦理。 所谓文艺...

  • [文学视点] 匠心·学问·灵感——论文学翻译的三位一体 2017-10-17

    黄燎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系主任,从事德语文学研究30多年。翻译过托马斯·曼、马丁·瓦尔泽、斯文·雷根纳、阿诺尔德·豪泽尔等人的著作和小说,其译作《雷曼先生...

  • [文学视点] 科学评价和确认“学者鲁迅”的地位 2017-10-17

    从鲁迅研究早期开始,人们更多关注的往往是其文学成就,是其创作中所呈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的深刻性和建构现代中国文化的远见卓识,例如其概括的“精神胜利法”和“立人”...

  • [学术争鸣] 首要的是提升思想境界 2017-10-17

    文学境界,意味着一个作家精神立足的高度、视野疆域的广度、胸襟纳怀的气度、思维纵采的深度、心灵修为的程度。文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和精神实现形式,必然寄寓作家...

  • [学术争鸣] 文艺评论要说真话(让文艺作品无愧于时代(7)) 2017-10-17

    原标题:文艺评论要说真话(新评弹·让文艺作品无愧于时代(7)) 说真话、讲道理,这是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看上去似乎并不难,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不少文艺评论却很难...

  • [文坛聚焦] 转型期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的语言问题:族性空间、对话与互文 2017-10-17

    摘要: 中国在当代和现代转型期的少数民族汉语文学,在语言问题上具有复杂的对话与互文性质,颇具思辨的空间;而这最直接体现在作品族性空间的构建之中。文章以彝族现代诗及满族作...

  • [文坛聚焦] 鲁迅的方向仍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017-10-17

    对话学者: 刘运峰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 张梦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2016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一个世纪以来,鲁迅所...

  • [学术争鸣] “我倒可以自慢” 2017-10-17

    11月29日《笔会》刊宋希於先生《“可怜的人间”》,对周作人与鲁迅绝交信中“人间”一词的解释,当然是对的。那种“为了让周作人的话能说得通,有学者即对信札内容做了臆改”的...

  • [文学视点] 二十一世纪的俄国长篇小说 2017-10-17

    俄国是一个文学的国度,更是一个长篇小说的国度,从普希金的《大尉的女儿》、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和果戈理的《死魂灵》起,到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和《父与子》、陀思妥...

  • [文学视点] 郑润良:里下河文学中的日常生活叙事与女性形象 2017-10-17

    迄今为止,关于里下河文学流派的研究文章上百篇,但是关于里下河文学流派的核心审美特质,研究者虽有阐释但尚未达成定论。很显然,一个流派如果没有对自身的审美特质形成共识...

  • [学术争鸣] 文学评论如何“走到圈外” 2017-10-17

    文学评论在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显赫的地位,在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文学创作并称为“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它联系着作家和读者,不断推动文学事业的发...

  • [学术争鸣] 王鼎钧:起来,不愿被包围的作家! 2017-10-17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同学联合会举办“聆听中国、对话全球”论坛,有一个题目是“海外华文文学的突围”,这个题目很好,一针见血,先获我心。这是一个大题目,要大手笔来做大文章...

  • [学术争鸣]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问题 2017-10-17

    中国现代文学起点在何时?——这个问题的提出,并非始于近年。实际上,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根据当时掌握的部分史料,已向有关方面的领导提出过。 记得那是1962年秋天,在前门饭...

  • [文坛聚焦] 中西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比较 2017-10-17

    20世纪80年代西方性别理论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进入中国以来,学界给予了热烈回应并积极践行于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实践,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效。纵观既有研究成果,对西方性别理...

  • [文坛聚焦] 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手法 2017-10-17

    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其美学上的优良品质是一方面,史学上的优良品质是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这意味着文艺创作正确地把握了历史。所谓正确把握的历史,应是本质规律...

  • [文学视点] 苗民:从士人心态看金后期诗风之变 2017-10-17

    金代中后期诗坛上,出现了以赵秉文、杨云翼为首的倾向于“师古”的一派与以李纯甫、雷希颜为首的倾向于“师心”的一派之间的论争。这场论争在当时的文坛影响很大,也是金代诗...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