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在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显赫的地位,在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文学创作并称为“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它联系着作家和读者,不断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但是,不可回避的是,文学评论随着整个文学格局的改变,它的影响力在下降,它的权威性在削弱,它的读者面在变得更窄。 影响文学评论发展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文学作品的传播原先具有大众传播的效应,但现在它的影响却大多局限于文学内部,与此相关的文学批评也必然遭遇同样的命运。我们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影视的快速发展遮蔽了文学的光芒,而新世纪以来,网络的出现和繁荣,极大削弱了传统媒体特别是文学刊物的影响力,对文学的冲击也是日渐强烈。因此,以文学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学评论也就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它在上世纪80年代那种呼风唤雨的状态自然难以重现。也就是说,在文学评论辉煌,甚至被人们认为是“评论的时代”的年代里,文学评论家的评论几乎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惟一参照物。而今天,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评价是来自多方面的,除了评论家的评价外,还有市场的评价、网络的评价等等。特别是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的出现,成为文学评论的新载体、新手段。 要改变当前文学评论相对平淡、相对边缘的状态,要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才可能让文学评论从圈子里走到圈子外,从个人化走到社会化。 首先应该强化文学评论的思想力量、精神力量。文学评论的力量在于思想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在于对心灵的震撼,评论文章如果不能“走心”,不能进入人的灵魂,只是对作品的简单复述和皮毛化的点评,是很难打动作家和读者的。如果文学评论缺乏应有的思想力量,只停留在对作品形式的简单分析上,在语言的迷宫里转圈子,自然很难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要提升文学评论的人格力量。文学是人学,是人类灵魂的底片,文学在展示人性、塑造人格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文学的“人格化”在众多艺术载体中是较为突出的,在这样的情景下,文学评论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研究、探讨,揭示其中的人性内涵,以铸造健康的人格品格。文学评论的人格力量是通过对作家作品的正能量的挖掘来充分体现的,是评论家巨大人格的主体投射。 此外,文学评论要善于寻找新的载体,在多媒体时代重新找到传播的途径和弥散的空间。长期以来,文学评论主要依托于传统的“纸媒”,几乎很难借助于大众传媒、影视传播服务于大众,而现在新媒体蒸蒸日上,文学评论可以借助它们传播好的文学思想和美学精神。目前,已经有一些学者和评论家借助博客、微博、微信来承载文学评论的功能,在交互的平台上和读者沟通。法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倡导的“对话”理论,在网络时代可以畅通无阻地实现。罗兰·巴特在上世纪试图通过开放文本来获取作者和读者的平等交流,但当时没有网络这个交互的平台,他的理想只能通过实验室的方式完成。他让他的学生通过对话完成的《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就是追求众声喧哗的泛文本。而今天在网络里要完成“众声喧哗”这样的文本效果,天然形成。所以文学评论通过新媒体来承载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才能走出革新之路,实现凤凰涅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