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文学视点] 从乡土市井到城乡同构——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形成及其创作的未来指向——里下 2017-10-17

    上世纪90年代,文学流派的建构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各种各样的文学流派概念层出不穷,一浪甚过一浪。这些命名正应了那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的玩笑话。那些...

  • [文坛聚焦] 刁洪:文学外译热的冷思考 2017-10-17

    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新历史语境下,翻译批评必须深入探讨文学外译的翻译价值、翻译理念、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等问题,着力解决目前文学界和翻译界存在的分歧与矛盾,承担起...

  • [学术争鸣] 木弓:“打虎拍蝇”与文学 2017-10-17

    反映当代政治生活的文学作品,反腐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过去一个时期里,小说家们一直有困扰。写腐败分子,职位高低大小不好定。定低了没劲,被人说不敢直面生活矛盾冲突。定高...

  • [文学视点]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西文论之争 2017-10-17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文学批评界对西方理论的接受态度进行了重新审视。研究者一方面肯定新时期以来文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对接受西方理论过程中存在的诸如“生搬硬套...

  • [文学视点] 建设新的“诗歌时代” 2017-10-17

    “21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发生了新的巨大转型,这是继上世纪80年代前后和90年代的两次转型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诗歌所发生的第三次转型。 中国诗歌这五年来的种种实践、种种实绩...

  • [学术争鸣] 唐晓敏:语文教材亟须提高文化含量 2017-10-17

    语文教材中的“假”课文,近期引发持续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大众自觉地检视语文基础教育。其实,“假”课文是个案,比“假”课文更多的是“水”课文——语文教材中...

  • [文坛聚焦] 杨杰:文艺要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2017-10-17

    文艺与客观世界关系、文艺的社会功能等基本问题的澄清,有利于我们从根本上解决文艺与时代的辩证关系,为文艺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每个时代的文艺都有自己时代的印记,都是特定...

  • [文坛聚焦] 实现中国美学创新性发展 2017-10-17

    今年是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宗白华先生诞辰120周年。回顾中国现代美学的百年历程,如何在继承老一辈学者思想遗产的基础上,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之路,成为中国当...

  • [学术争鸣] 牛学智:“典型论”非但不过时,而且仍需强化 2017-10-17

    “典型人物”最先出自文学领域,后来扩展到了艺术的各个领域,是艺术创作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创作方式。“典型人物”作为一种理论观点,凝结了历代先贤大智的结晶,像亚里士多德...

  • [学术争鸣] 在优化“美”的创造和提升审美效能中实现“文质兼美” 2017-10-17

    文质兼美,不仅是艺术美学的最高水准和最佳境界,而且是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的完型与极致。不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也不论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要是朝着这个方向进取,按照...

  • [文学视点] 玛丽安·摩尔诗歌中的中国文化意象 2017-10-17

    内容摘要: 美国现代诗人玛丽安·摩尔的诗歌借鉴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审美特性,由此扩展了美国现代诗歌的艺术疆域;其所建构的诸多意象弥合了中美文化间的差异,以中国诗文书画互...

  • [学术争鸣] 网络文学应警惕唯技术化怪圈 2017-10-17

    近年来,网络小说涉嫌抄袭的情况屡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据报道,电视剧《花千骨》原著被指涉嫌抄袭4部网络小说;著名作家金庸也将作家江南告上法庭,认为江南早期网络小说大量...

  • [文学视点] 海亚姆《鲁拜集》的生成与传播 2017-10-17

    内容提要: 中古时期,波斯作为诗国,其诗歌艺术成就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对世界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海亚姆的《鲁拜集》为例,探讨波斯诗歌的经典生成,以及在中国...

  • [学术争鸣] 曹霞:激赏有态度的文学批评 2017-10-17

    我一直期待这样一种文学批评:不虚美,不隐恶,有态度,有力量,以求真的态度介入文本,以生命的热力编织逻辑。这看似不难,实为不易。当下文学批评的浮躁有目共睹,批评的圈...

  • [学术争鸣] 回望传统的文学实践——对新世纪文学的一种观察 2017-10-17

    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辞: 郭冰茹的《赵树理的话本实践与“民族形式”探索》,讨论了现代小说文体变革与叙事传统的关系,指出了赵树理创作中存在的主观动机上的积极性...

  • [学术争鸣] 丛治辰:从新文学的起点返观新世纪文学 2017-10-17

    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辞: 丛治辰的《上海作为一种方法——论〈繁花〉》,论述了长篇小说《繁花》构筑“纸上的上海”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分析了它作为一种方法,蕴含...

  • [文学视点] 喜迎盛会,军事文学“再出发” 2017-10-17

    在全国人民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解放军报》“长征副刊”迎来了出刊4000期的喜庆日子。9月20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刊出纪念特刊,既有回顾文章,也有名家寄语,...

  • [文坛聚焦] 新诗百年:如何接受,怎样评价? 2017-10-17

    从1917年《新青年》杂志刊出胡适的8首白话诗算起,中国现代新诗到今年已经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百年来新诗的历史怎样梳理又怎样评价,在创作手法、思想内涵和传播接受上有...

  • [文坛聚焦] 李萍:以时代之笔书写中国故事 2017-10-17

    【核心提示】文艺工作者要扎根生活的土壤,创作出反映当代中国人情感诉求的优秀作品。这既是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也是文艺永恒不变的魂。因此,当代文艺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

  • [文学视点] 儿童文学创作五年:精彩·丰富·本色 2017-10-17

    在2014年10月15日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曹文轩和我有幸列席。习总书记在接见与会代表时,对我们说到儿童文学很重要,《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