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宋诗是两种各具特色的诗歌范式,但是在金元明各代,特别是在明代,诗坛以尊唐为主,宋诗被边缘化,久之则弊端丛生。于是从清初开始,人们重新认识宋诗价值,宋诗范式开...
我认为中国儿童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突出的标志是:新人辈出,创作严谨,起点较高;中国的儿童文学与世界的儿童文学开始有了更多的交流。我们不再妄自菲薄,我们有文...
纵观近五年的儿童文学短篇作品,作家们或深入内心去寻找童年诗学,为孩子建构本真世界;或从地域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里,让中国孩子的童年精神茁壮生长,富有使命与担当。中国...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整个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进入了新的阶段。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普及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如果一部现实主义文艺作品,不能创造出让人印象深刻的典型人物,或者所反映的生活事件不能获得深刻的典型意义,就很难达到应有的艺术高度。当代文艺创作应当按照习总书记重要...
以出生代际来分类,已经成了我们当下认识文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眼下,包括我所任职的《人民文学》在内,各大文学期刊设专栏集中推出90后作品,似乎在昭示着他们正式在文坛得到...
章学诚《文史通义》有一名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不离器,犹影不离形……夫天下岂有离器言道、离形存影者哉?”美学界确乎存在“离器言道、离形存影”...
主持人语何平 作为大学里的文学教师,盖建平设定和文学关联的三种身份——文学读者、研究者和教师,这使得“文学本体”充满了自觉的探索意味。和普通文学读者不同,有着研究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文学经典的价值历久弥新,亘古长存。近年来,当代文学是否产生了经典作品、如何确立文学经典的标准等,成为文学研究界关注的热点话题。6月3—4日,山东...
内容摘要: 在中国革命的叙事谱系中,朱自清被视为民族的脊梁,成为革命谱系在文化战线的代表性人物;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叙事中,朱自清被视为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成为五...
中国先秦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与上古时期的知识、观念、制度密切关联。本期专题围绕文本作者、职事方式和文献行为而形成的独特研究领域,从原史出发,考察文献形成的机制与方式...
我们认为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目前大略而言有如下特点:一是与民族语言多样性密切相关的文学的多样性;二是口头文学极为发达;三是专业人员缺乏;四是资料学建设任重道远;五是若以民族...
近几年,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蓬勃兴起。弹古琴、赏书法、学绘画等,不再是文人雅士的独特趣味,而成为越来越多老百姓的共同追求。这种追求与功利无关,而是希望在艺术的熏陶中...
制造阅读幻觉是小说真正的难度 小说是一种制造阅读幻觉的文体。一个并不存在的人物或者故事,经过文字魔法般地编织后,让读者陷入阅读幻觉当中,无可争辩地相信它真实可信。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
主持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对话人:南 帆(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何 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唐小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王春林(...
本报2月20日在头版、二版刊登了记者采访复旦大学《诗铎》丛刊执行主编、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胡中行先生的特稿《让古典诗词深入国人血脉》。报道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中国精神 “文学书写之中,无论是历史主义还是功利主义,都游离在有效的历史书写之外,前者舍本逐末,后者泛滥无涯。因而我们必须保卫历史,保卫它的完整性...
“网络文学的精品哪儿去了?”2月23日,在移动阅读终端掌阅科技的一场作家签约仪式上,掌阅副总裁游亭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了签约更多优秀作家,游亭近来一直在浏览各大文学网...
所谓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一方面是不断走向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祛魅”、理性化与科层制,另一方面是情感的塑造与伦理的重构。面对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