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文坛聚焦] 以“中国姿态”走出去 2017-10-17

    主持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对话人: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朝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 郭宝亮(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文坛聚焦] 现实主义是一种精神品格 2017-10-17

    ●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性不仅仅是细节描写的真实,恩格斯还特别强调真实地描写现实关系,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真实地把握和描写推动现实生活发展的历史潮流 ●社会...

  • [文坛聚焦] 党圣元:论文学史本体 2017-10-17

    内容提要: 当下的中国文学史书写,在理论观念和方法论方面遇到了一定的瓶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对于文学史本体问题的认知缺乏,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充分理论形态...

  • [文坛聚焦] 李永杰:阐扬文学地理学的中国风格 2017-10-17

    近年来,构建“中国学派”、提升中国学术在世界学术舞台的话语权,成为学界共同努力的方向。作为正在建设和成长中的文学地理学,扎根于中国数千年的文学研究传统,其学术体系...

  • [文坛聚焦] 构建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 2017-10-17

    文学理论是从理论的高度阐发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它探讨关于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方法,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当前,如何构建中国文...

  • [学术争鸣] 许苗苗:网络文学应具备精神力量 2017-10-17

    网络文学不仅自身已发展成为一片沃土,也滋养了影视、游戏改编和周边产品,并通过实践展示出媒介融合环境下粉丝经济的威力。对待网络文学不应继续采取鼓励新生事物或看待纯娱...

  • [学术争鸣] 名家也不能一味拔高——从陶渊明的两篇游戏之作谈起 2017-10-17

    同所有的大诗人一样,陶渊明写过许多好诗杰作,也偶有游戏之作,但往往不太成功,甚至堪称败笔。请试举同酒有关的二例以明之。 其一,《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坐...

  • [学术争鸣] 范剑鸣:百年新诗还要往前走 2017-10-17

    从某种角度讲,无论是新体诗还是旧体诗,都使用的是汉语,不论使用哪种体式都可以营造诗意,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塑造诗性。但旧诗的忠实粉丝,对新诗的指摘主要会有这么几种观...

  • [文坛聚焦] 促进当代中国文艺批评健康发展 2017-10-17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文艺批评与理论研究的灵魂和指导思想,也是繁荣和发展我国文艺事业的根本保证。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学科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与当前社会现...

  • [学术争鸣] 王哲珠:史传文学的开阔性 2017-10-17

    不管是以《左传》《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文学作品,还是继承史传文学传统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阅读之后,我脑中总会留下一群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几乎每个人都...

  • [文坛聚焦] 文学批评要跳出“审美至上”陷阱 2017-10-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价值逐渐被视为文学批评的第一要务,并成为纯文学批评观的核心理念,“文学的主体性”、“文学向内转”等理论是这一观念的表征。在“西学热”影响下形成...

  • [文坛聚焦] 文艺精品:精神引领与文化传承 2017-10-17

    创作文艺精品既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也是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文艺发展呼唤精品,最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当前文艺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不良现...

  • [文坛聚焦] 高建平:论文学理论的性质 2017-10-17

    讨论什么是文学理论,似乎可以从一个最简单,最直观的做法开始:让我们首先看看那些被当作文学理论的既有文字材料,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如果我们找一本文学理论资料集,就会发...

  • [文坛聚焦] 唐代文化转型与关中文学演进 2017-10-17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作为社会变化诸多要素中最为敏感的风向标,不仅接受文化转型所产生的影响,而且还以具体活动和实践参与到文化转...

  • [学术争鸣] 爱玲:重新建构文学的整体性 2017-10-17

    陈忠实先生曾经说过,我注重从思想上打开自己。回溯小说源头之一的《史记》,我思考了其间几种传统精神,希望能够激活当下潜在的创作思想与精神,从碎片化的世界中,从当下未...

  • [学术争鸣] 这个被普鲁斯特尖锐批驳的人我们了解得太少读《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 2017-10-17

    《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范希衡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提起法国文艺批评代表人物圣勃夫,无论是文艺批评学者,还是一般的读者,也许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他的著作,而是普鲁斯特的《驳圣...

  • [学术争鸣] 李壮:文学评论要拒绝“套路”“黑话” 2017-10-17

    文学评论里的“春秋笔法”,看似皆大欢喜,其实却是对读者和作者的双重不负责。虚假的赞美会令真诚的赞美蒙羞、轻妄的判断会使认真的判断失效。 讲得更直接一些,这类文章其实...

  • [文坛聚焦] 夏秀:20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文学批评论争 2017-10-17

    自19世纪末起,大量西方理论传入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新文学创作。进入20世纪以来,文学批评领域开始集中从理论角度思考如何运用西方理论发展中国文学,20年代至40年代...

  • [学术争鸣] 警惕“自媒体江湖”侵蚀语文 2017-10-17

    如果我们认为高质量的阅读是有意义的,认定扎根于文化基因的基本语法、表达逻辑、文字美感值得追求,每个人就都应该对文字多一些敬畏。 据媒体报道,如今野蛮生长的自媒体生态...

  • [学术争鸣] 揭秘《人民的名义》为何火爆?听听学者如何解读 2017-10-17

    《人民的名义》为风清气正的中国登高疾呼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获得观众好评如潮。记者就文艺作品的时代特征与反腐话题采访了部分学者。 艺术反映反腐败斗争成果 延...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