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其他分支学科 >

谢晓明 左双菊:显著事件的认知分化及其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以“期期”的演化为例(6)


    二、认知分化与“期期”的词汇化
    (一)“期期”的认知分化
    明末清初的时候,人们对《史记》记载周昌和刘邦抗辩这一显著事件中所出现的言语形式“期期”的认知结果开始出现分化。
    第一种认知结果:把“期期”看成是一个单纯用于表示口吃的拟声词语。“期期”通过对《史记》记载的“昌为人吃”这一显著事件的不断重复引述而得到强化,一部分使用者逐渐忽略了“期”原本作为副词所具有的语义和功能,将其叠用形式“期期”看成是一个纯粹表示口吃的拟声词。具体表现在:
    (1)“期期”的适用对象不再限于周昌,而是扩散到所有患有口吃疾病的人群。例如:
    19)既媒氏至,坐中忽火姊裳,其妹期期曰:“姊而裳火矣!”姊目摄妹亦期期言曰:“父属汝勿言,胡又言耶!”二女之吃卒末掩,媒氏谢去。(刘元卿《贤弈编》)
    20)戴东原云:“凡人口谈倾倒一席,身后书传,或反不如期期不能自达之人。”(章学诚《文史通义》)
    21)慈安本属意恭王之子,欲于会议发表己意,然讷于口,期期未可也。(《十叶野闻》)
    (2)“期期”开始与另一单纯因口吃而造成的叠音形式“艾艾”连用,一起用来表示口吃。例如:
    22)偏偏的这个当儿,宋子英的舌头也不听他的呼唤起来,期期艾艾的说了一句,倒缩住了半句。(《九尾龟》)
    第二种认知结果:将“期期”看成是一个表示强调语气的副词。受近代汉语双音节叠音副词增多趋势的类化影响,一部分使用者逐渐把“期期”也看成是一个叠音形式的语气副词。副词“期”在近代汉语里已经基本不再使用,但是“期期”这种叠用形式却因《史记》的记录和传播,得以保留下来,成为了一种语用化石现象。受近代汉语单音副词叠用词汇化现象的影响,“期期”这种叠用形式也被看作是由语气副词“期”叠用而来的一个叠音语气副词。与“偏偏”、“稍稍”、“白白”等其他一些双音节叠音副词不同的是,“期期”并没有经历一个比较清晰的词汇化过程,而是使用者受其他叠音副词影响直接类化而来的结果。清末民初的时候,汉语里开始出现了这样一些用例:
    23)谁知宁陕镇兵,停饷两月,镇将不善驾驭,各军渐渐有了叛志。这些官绅眷属,来劝夫人逃难。夫人期期不可,不到几时,居然戕营官,掠富户,只有总镇旧署,未损一草一木。(《清朝三百年艳史演义》)
    24)张翁寻见床后大柜,即呼从人启视。金姑张皇失措,期期不可。张翁道:“不管他,尔等抬回去便了。”(《清朝三百年艳史演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