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似/把如”的词义与理据(1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3:11:08 《语言研究》2014年第34卷 汪维辉 参加讨论
(11)此例转引自袁宾等(1997:6)。 (12)张相(1953:258)云:“撺顿与撺掇同,此言争如去撺掇着我那意中人归来也。” (13)钟兆华(1990:153注[141])引此例,作“不(如)出衙门觅个身亡却是了”,王学奇、王静竹(2002:23)同。 (14)参看张相(1953:260)。 (15)指让莺莺与张生以兄妹相称。 (16)《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即使(即便)”条第一个义项是:“表示假设兼让步;就是。”(289页) (17)《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与其”条:“表示在比较之后不选择某事而选择另一事。”(637页) (18)笔者曾推测是否因为在某些方言中“把”与“不”音近因而人们将“把似/把如”误用作了“不似/不如”,但是目前找不到证据来证明这种猜测。 (19)参看入矢义高(1954/1997)、张永言(1960/1999)、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前言》等。 (20)中华书局1980年第一版,1986年增订本,2005年第二次增订本。 (21)入矢义高先生(1954/1997)和张永言先生(1960/1999)早已提出了这一研究课题,而且有不少示例和一些具体的思路,为我们指点了门径。 参考文献:[1]邓广铭2007《稼轩词编年笺注》(定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高文达主编1992《近代汉语词典》,知识出版社。 [3]顾学颉、王学奇1983《元曲释词》(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黄丽贞1982《金元北曲语汇之研究》(第三版),(台湾)“商务印书馆”。 [5]黄丽贞1997《金元北曲词语汇释》,(台湾)“国家出版社”。 [6]蓝立蓂1993《关汉卿戏曲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 [7]蓝立蓂2006《汇校详注关汉卿集》,中华书局。 [8]李崇兴、黄树先、邵则遂1998《元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9]廖珣英2007《〈全宋词〉语言词典》,中华书局。 [10]凌景埏校注1962《董解元西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1]凌景埏、谢伯阳1988《诸宫调两种》,齐鲁书社。 [12]龙潜庵1985《宋元语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3]刘宗彬、康泰、黄桃红笺注1998[南宋]刘辰翁《须溪词》,江西高校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清华简《保训》“中”字再辨
- 下一篇:类说记号对古文字结构的繁化作用及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