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文字训诂学 >

“把似/把如”的词义与理据(12)


    综上所述,“把似/把如”五个义项间的关系可以归结如下:①当作;比作→②假如→③即使;就算→④与其→(转化)⑤不如;何如。 
    需要说明的是,②、③、④从假设到让步再到选择,三义之间差别很细微,因此有的例子看上去可以两解,比如: 
    50)出处男儿事。甚从前、说着渊明,放高头地。点检柴桑无剩粟,未肯低头为米。算此事、非难非易。三十年间如昨日,秀才瞒、撰到专城贵。饱共暖,已不翅。旁人问我归耶未。数痴年、平头六十,更须三岁。把似如今高一着,更好闻鸡禁市。总不似、长伸脚睡。六月荷风芗州路,北螺山、别是般滋味。今不去,视江水。(宋吴编修《贺新郎》) 
    此例解作“与其”或“即使,就算”似乎都通。廖珣英(2007:11)释作“如果;假如”,则未确,因为这里是让步,而非假设。 
    51)[刽做摩生颈介]老爷颈子嫩,不受苦。[生]咳!把似你试刀痕,俺颈玉无瑕,云阳市好一抹凌烟画。[众]老爷也曾杀人来?[生]哎也,俺曾施军令斩首如麻。(明汤显祖《邯郸记》第二十出[北刮地风]) 
    这是卢生在云阳市被处斩前的唱词,“把似”解作“假如”和“就算”似乎均可。刽子手摩摩卢生的脖子说:“老爷您脖子嫩,(一刀下去就斩断了,)不受苦。”卢生回答:“咳!假如/就算你试刀痕,我的脖子也是白玉无瑕。云阳市将有一幅好凌烟画(指凌烟阁上的功臣画像)。” 
    52)怎生腿瘸?师父也,把似你与我个完全尸首,怕做什么呢!(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 
    此例张相(1953:257)释作“假如”,并无不可;但似乎解作“即使;就算”更准确,因为在这里让步语气重于假设语气。剧情是:吕洞宾劝说阎王让岳寿借小李屠的尸首还魂,岳寿醒来后发现不是在自己家里,就借口要去城隍庙取回一魄魂灵,可是刚起身就跌倒了。李屠的父亲告诉他:“你一条腿瘸,你走不动。”岳寿很奇怪:“怎生腿瘸?”然后就对冥冥之中的师父吕洞宾说:“师父啊,就算你给我一个完整的尸首又怕什么呢!”意思是抱怨吕洞宾让他借尸还魂却没有借一个肢体完好的尸体,而是找了个一条腿瘸的李屠。 
    也许是因为有这种两可的例子存在,王学奇、王静竹(2002:24)干脆把这几个意思合并在一起,认为它们“皆用在开合呼应句的上句,显然均系拟设词,有与其、假如、若是等义”。我认为这样处理并不可取,因为大部分例子还是可以清楚区分的,如上文第一部分所举;不能因为少数例子可以两解而混淆了②、③、④诸义的区别。汉语的有些连词本来就可以兼表假设、让步和选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