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言意与性情之诗学关系(3)

http://www.newdu.com 2019-01-09 《江淮论坛》 刘运好 吴强 参加讨论

    三、审美:言意与性情的诗学影响
    言意论既包蕴着性情论的理论内涵,又通过影响文学对性情的抒写而对诗学产生深刻影响。性情是文学构成的审美核心,所以明清理论家大力倡导渊源于佛教的“性灵”说;语言是文学表达的基本载体,所以先秦子书的“辞达”“正名”说为后人所普遍接受。言意论正是通过语言抒写玄学化的性情,而促进了魏晋文学向哲理化、精美化、意象化的转变,形成了不同于两汉的诗学审美形态,因此也使言意与性情在诗学影响上构成了逻辑联系上的共生性。
    第一,言意之辨促进了文学抒写性情向哲理化的转变。言意之辨产生之后,不仅“锺傅之言才性”,与性情论产生了直接联系,而且欧阳健《言尽意论》强调“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辩物,则鉴识不显。鉴识显而名品殊”,语言成为义理和物象的标识符号,故因言得理,因名得物。如此,语言则成为衔接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无形纽带,主体可以藉语言淋漓尽致地抒写“性情”。因此,缘情而浸透理趣,成为魏晋文学的突出特点——实际上也为宋诗的诞生敞开了门户。早在建安时期,不仅出现了曹操《龟虽寿》这类说理篇章,曹丕兄弟也创作了大量的说理诗赋,如丕之《戒盈赋》、植之《玄畅赋》等。
    玄学盛行之后,追求诗赋的说理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习尚,玄言诗是其代表。然而,真正达到理趣的审美境界,则以嵇康和陶渊明为典型,二人将玄理阐发和抒写性情有机交融,呈现出勃勃的诗歌化境。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即在抒情写景中浸润深刻的玄理,如诗之最后一章曰: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18]
    取景明净晶莹,诗境通脱玄远,说理典雅情真,虽言理而有奇趣。而陶渊明《饮酒诗》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亦将玄学的理趣融入抒情写景之中,则几乎达到了情理圆融的审美极致。但也毋庸讳言,相当多的玄言诗则以诗为体式直接抒写哲理,如卢谌《赠刘琨诗》曰:“谁谓言精,致在赏意。不见得鱼,亦忘厥饵。”[19]以诗的形式、截取庄子哲学,表达语言和意义的工具和目的的关系,如有韵之箴言,意境枯槁,味同嚼蜡。
    自觉以言意之辨为哲学内涵而表达隐约的性情,则以庾子嵩《意赋》为代表:
    至理归于混一兮,荣辱固亦同贯。存亡既已均齐兮,正尽死复何叹……且安有寿之与夭兮,或者情横多恋。宗统竟初不别兮,大德亡其情愿。蠢动皆神之所为兮,痴圣惟质所建。真人都遣秽累兮,性茫荡而无岸。纵躯于辽阔之庭兮,委体乎寂寥之馆……兀与自然并体兮,融液忽而四散。[20]
    子嵩“正在有意无意之间”,“作《意赋》以寄怀”(《世说新语·文学》)。从“大德亡其情愿”“蠢动皆神之所为”“性茫荡而无岸”等句看,《意赋》似乎主张神、情、性三位一体,都可能因为受到世俗影响而产生心理欲望。这与《易传》所论之神,玄学所论之性情迥异其趣。然而作者并未直接抒写情性,而是以阐释庄子荣辱同贯、生死齐一的思想,强调纵身大化、体性静寂、与自然同体的心性哲学为主体,在哲理阐发中寄托自己别样的情怀。束皙《读书赋》、孙绰《游天台赋》乃至于谢灵运《山居赋》等,则又是在抒写情性中渗透了深刻的玄理。由于这些辞赋以善于创造“理趣”见长,即使是说理也理贯象中,同样具有诗意的审美境界。
    第二,言意之辨促进了文学抒写性情向精美化的转变。《论语》强调“辞达”,“修辞以立其诚”,一直成为语言表达的基本准则。然而,语言符号的意义是由民族文化、民族心理以及生存方式、生存环境积淀而形成的共识性意义,而主体抒写的性情则是由特定心理、特定情境应感而生的情感。如果既要表达主体性的心理情感,又要产生普世性的共识效应,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寻求二者的契合点。所以建安文人特别追求语言表达之“巧”。所谓“巧”,就是言简意赅。徐干《中论·核辩》曰:“言有拙而辩者焉,有巧而不辩者焉。”“巧而不辩”,不是不辩,而是“辩之言必约以至,不烦而谕,疾徐应节,不犯礼教,足以相称,乐尽人之辞,善致人之志,使论者各尽得其愿,而与之得解。其称也无其名,其理也不独显,若此则可谓辩。”[21]徐干明确指出,言简意明,追求“尽人之辞”“致人之志”的共识性审美效应,使主体完整地表达其思想,他人又能够明确地理解,是语言之“巧”的基本审美准则。所谓“终日言而非我言”,即虽为我言却又为他人心中之欲言,则是共识性审美效应的最高境界。
    随着言意之辨的产生,人们对文学语言的认知更为深人。在言尽意与言不尽意的双重影响下,既追求语言准确达意,又追求语言精美化的审美效果,成为一种理性的自觉。如杜预《春秋左氏序》曰:“若夫制作之文,所以彰往考来,情见乎辞。言高则旨远,辞约则意微。此理之常,非隐之也。”[22]认为《春秋》叙事在文辞中显现圣人之情,立言高简而意旨深远,文辞简约而义趣深微。所论虽就《春秋》而发,然与《周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4]311-312所表达的美学观念相同,都是强调以精美的言辞表达丰富的内容。这种文章美学观念,对两晋诗学产生了直接影响。夏侯湛《张平子碑》论述张衡赋曰:
    若夫巡狩诰颂,所以敷陈主德;《二京》《南都》,所以赞美畿辇者,与雅颂争流,英英乎其有味与?若又造事属辞,因物兴□,下笔流藻,潜思发义,文无择辞,言必华丽,自属文之士,未有如先生之善选言者也。[14]729
    张衡叙事连缀文辞,能因物兴感,下笔藻饰,又思深义明,表面上看似乎是文不择辞,自致华美,实际上恰恰是精心选择语言的审美臻境。选择最为准确且具有审美化的语言抒写性情,成为魏晋文学创作的重要标准。陆机《文赋》“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云云,则将审美化语言描绘得特别富有生命的灵韵。葛洪《抱朴子外篇·钧世》论古书的基本特点在于“精神布在乎方策,情见乎辞,指归可得”[23],则是扼要性总结。在情辞统一的审美原则下,无论是凸显语言之“巧”,还是凸显语言之“味”,都是诗赋语言趋于精美化的表现。陶渊明巧于斧斤,而平淡自然;吟咏性情,又不累于情,创造一种浑融玄远的诗境,则是其语言精美化的审美典范。
    第三,言意之辨还促进了文学抒写性情向意象化的转变。因为言意不具有唯一对应的关系,在文学表达中也常出现“文不逮意,意不称物”(《文赋》)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魏晋文人又由传统的象意关系生发开来,将“譬”引入诗学之中。所谓“譬”,就是因象而得意。鱼豢《王繁阮陈路传论》:“鲁连、邹阳之徒,援譬引类,以解缔结,诚彼时文辩之隽也。”[24]论辩文章,遇到纠结难解之时,仅仅运用论证性或描述性语言难以达意,就必须譬喻以类比,因象以喻理。“援譬”说虽源生于《诗》之比兴,成熟于王逸《楚辞章句》,而一旦置之于文学自觉的背景下,则成为语言审美意象化的转折点。
    言意之辨更进一步推进了语言审美意象化的转变。荀粲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幽微之理,非物象所能包举;系辞之言,非可达言外之意。文学从言不尽意到追求象外之意,因为主体情性的融贯,诗赋之“象”,就由状物之“物象”转变为写景之“意象”。从创作的角度说,就是比兴寄托。而重视比兴寄托,成为魏晋诗赋的审美趋向。如张华微时,作《鹪鹩赋》,乃因物寄兴,借鹪鹩自况,表现适性而乐、全身避祸的道家思想,“言有浅而可以托深,类有微而可以喻大”[14]601,是其基本的审美追求,在理论上继承王逸《楚辞章句》所表达的赋学观念,与《周易·系辞下》“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一脉相传,而又以道家思想加以改造,表现出由魏末世风所诱发的审美趋向的变化。因此,挚虞《文章流别论》又从意象和文辞两个方面论述其与写景、叙事、说理、抒情的关系:
    夫假象过大则与类相远,逸辞过壮则与事相违,辩言过理则与义相失,丽靡过美,则与情相悖……是以司马迁割相如之浮说,扬雄疾辞人之赋丽以淫也。[14]819
    诗赋意象过大,则背离现实之景;文辞过壮,则背离叙述之事;辩言过理,则背离义旨表达;丽辞过美,则背离性情抒写。其诗学意义就在于凸显运用恰当的言辞,借助审美的意象,寄托义理,抒写性情。这种审美的转变也是植根于对传统比兴的重新认知,成为从王逸楚辞诗学发展到刘勰比兴理论之间的一座桥梁。《文心雕龙·比兴》赞曰:“诗人比兴,触物圆览。物虽胡越,合则肝胆。拟容取心,断辞必敢。攒杂咏歌,如川之涣。”[25]所谓“肝胆”“取心”,也就是性情。强调圆照物象,以彰显诗人性情,正是刘勰对梁之前文学创作和诗学理论的总结。
    一方面,在言意之辨的影响下,文学抒写性情逐渐趋向于哲理化、精美化、意象化;另一方面,文学语言的这种审美属性的变化,无论在诗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推进了中国文学的审美化发展。中国文学的意象、意境理论的产生,固然与《周易》《庄子》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有关,但是如果没有玄学言意之辨、性情理论,以及佛教的意象、境界说,也是难以想象的。
    综上所论,玄学的性情论影响了魏晋诗学的审美内质,言意论则影响了魏晋诗学的审美形态。魏晋之所以形成了不同于两汉的诗歌美学,一方面是时代的文学自觉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接受了玄学性情论与言意论的沾溉。就这一点而言,玄学与诗学也有剪不断的血脉联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