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南宋诗学“中兴”的书画元素(2)

http://www.newdu.com 2018-09-30 《文学与文化》 张毅 参加讨论

    陆游的题画诗创作融入了较多的现实生活感受,在对画景的描述和画意的体会中,带有更多作者情感和个性的色彩。如北宋名画家李公麟根据世间传唱的王维“阳关三叠”的诗意,画了一幅《阳关图》,对诗人伤离别的悲怆情感作了淡化处理。但陆游在《题阳关图》里说:“谁画阳关赠别诗?断肠如在渭桥时。荒城孤驿梦千里,远水斜阳天四垂。青史功名常蹭蹬,白头襟抱足乖离。山河未复胡尘暗,一寸孤愁只自知。”(21)不仅在诗里强化了亲朋之间里离别时的断肠之痛,而且将这种离别的悲痛置于南宋那种山河破碎的现实中加以体会,蕴含着非常强烈的爱国情怀。日有所思,夜则会有所想,在陆游的诗里有不少记梦之作,其《夜梦与数客观画有八幅龙湫图特奇客请予作诗其上书数十字而觉不复能记明旦乃追补之亦髣髴梦中意也》云:
    高堂阅画娱嘉宾,巨幅小卷纵横陈。其间一图最杰作,命意落笔惊倒人。奇峰峭立插地轴,飞瀑崩泻垂天绅。寿藤老木幻荒怪,深潭危栈愁鬼神。忽然白昼起雷电,始觉异物蟠渊沦。阴云四兴诛老魃,甘树连夕苏疲民。岂惟陂泽苗尽立,已活亿万介与鳞。文章与画共一法,腕力要可回千钧。锱铢不到便悬隔,用意虽尽终苦辛。君看此图凡几笔,一一圜劲如秋尊。乃知世间有绝艺,天造草昧参经纶。吾言未竟且复止,剩发幽奥天公嗔。(22)
    这是一首梦中题画之作,通过对一幅堪称杰作的图画作品的印象描述,从中体会其命意和用笔的精妙,由此得出“文章与画共一法”的结论。陆游还在对杜诗和杜甫画像的评论中,指出诗和画都重在表现作者的胸怀和神情。他在《读杜诗》中说:“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23)认为不能简单地只把杜甫当作诗人看待。他在题画诗《草堂拜少陵遗像》里说:“清江抱孤村,杜子昔所馆。虚堂尘不扫,小径门可款。公诗岂纸上,遗句处处满。人皆欲拾取,志大才苦短。计公客此时,一饱得亦罕。阨穷端有自,宁独坐房琯?至今壁间像,朱绶意萧散。长安貂蝉多,死去谁复算?”(24)慨叹一代诗圣的贫贱身世,由杜甫在战乱中的遭遇,联系到自己的坎坷人生,对士人怀才不遇的命运更是感慨良多。陆游主张绘画必须传神,如果是人物画,必须画出其特有的个性风神和人生态度。他晚年有多首题写自己肖像而以“传神”命名的诗,如《题传神》云:“雪鬓萧然两颊红,人间随处见神通。半醒半醉常终日,非士非农一老翁。枥骥虽存千里志,云鹏已息九天风。巉巉骨法吾能相,难著凌烟剑佩中。”(2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理想,与现实中赋闲在家的非士非农之老翁神态形成对照。他在《自题传神》里说:“识字深村叟,加巾下版僧。担挑双草屦,壁倚一乌藤。得酒犹能醉,逢山未怯登。莫论明日事,死至亦腾腾。”(26)尽管有点消沉,但在生活中依然保持乐观态度。其《赠传神水鉴》谓:“写照今谁下笔亲,喜君分得卧云身。口中无齿难藏老,颊上加毛自有神。误遣汗青成国史,未妨著白号山人。他时更欲求奇迹,画我溪头把钓缗。”(27)陆游以身报国的豪情至老不衰,尽管其晚年的生活如同隐居的山人和钩叟,但一直希望能以丹心照汗青。他晚年的这些自题肖像之作,是其情怀和人格的“传神”写照,诗与画的交融达到了如盐入水的境界。
    陆游肝肠如火的别样情怀,在他的论书诗里亦得到充分的体现,达到了痛快淋漓的地步。其《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云:“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28)醉中作草,这是唐代怀素等草书大家开辟的书写风格,陆游的狂草创作则更进了一步,将其与战士的情怀联系在一起,以酒为旗鼓,以笔为飞刀、长矛,誓与逆虏一决胜负。他在《草书歌》里说:
    倾家酿酒三千石,闲愁万斛酒不敌。今朝醉眼烂岩电,提笔四顾天地窄。忽然挥扫不自知,风云入怀天借力。神龙战野昏雾腥,奇鬼摧山太阴黑。此时驱尽胸中愁。槌床大叫狂堕帻。吴笺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29)
    这种抒写胸中豪气、壮气而提笔如提刀的“草书”歌,在陆游的《剑南诗稿》里有好多首,甚至连诗题都是一样的。战士自有战士的豪情,书家还有书家的气势。陆游在《醉中作行草数纸》里说:
    还家痛饮洗尘土,醉帖淋漓寄豪举;石池墨渖如海宽,玄云下垂黑蛟舞。太阴鬼神挟风雨,夜半马陵飞万弩。堂堂笔阵从天下,气压唐人折钗股。丈夫本意陋千古,残虏何足膏碪斧;驿书驰报儿单于,直用毛锥惊杀汝!(30)
    在以酒洗去征尘后,战斗的豪情依然不减,承醉提笔挥毫,在文艺创作中重新体验神挟风雨、气镇残虏的雄心壮志。即使是晚年远离战场,一人寂寞独处,也能在提笔之际风生水起,以“跌宕奔腾”的狂放线条,起雷鸣于无声之处。陆游在《晨起颇寒饮少酒作草书数幅》里说:“衣食无多悉自营,今年真个是归耕。屏居大泽群嚣息,乍得清寒百体轻。桥北潦收波浅绿,棣西霜近叶微。一杯弄笔元无法,自爱龙蛇入卷声。”(31)写归耕后饮酒作草书的心态,虽然已无军中酣宴时的那种激动和兴奋,但依然喜爱草书线条如龙飞蛇走的气势和声响。其《草书歌》云:“吾庐宛在水中沚,车马喧嚣那到耳。一堂翛然卧虚旷,蝉声未断虫声起。有时寓意笔砚间,跌宕奔腾作诙诡。徂徕松尽玉池墨,云梦泽干蟾滴水。心空万象提寸毫,睥睨醉僧窥长史。联翩昏鸦斜著壁,郁屈瘦蛟蟠入纸。神驰意造起雷雨,坐觉乾坤真一洗。小儿劝我当自珍,勿为门生书棐几。”(32)乡下的居所很安静,独处的环境很虚旷,蝉鸣已代替弩响,但作者挥笔作草时,依然有心空万象的胸怀和睥睨一切的豪情,依然能在神驰意造中笔起风雷而气高天下。
    陆游的论书诗里回荡着爱国激情,他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诗歌留存的数量在宋代首屈一指;他的书法作品也别具一格,尤其是他的行草书,以劲逸稚拙的体态和神驰意造的气格享誉书坛。他在《暇日弄笔戏书》里说:“草书学张颠,行书学杨风。平生江湖心,聊寄笔砚中。”张旭草书的奇逸笔势,杨凝式行书的结体,对陆游的书法影响很大。他还虚心学习前贤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书家的作品。除摩崖题名和碑记外,陆游现存的书迹主要是笔札和自书诗卷。他的传世名作《怀成都十韵诗》,以行书为主而加入章草的成分,用笔灵动而不失厚重,章法上字字独立,但通篇气势贯通。他的《自书诗卷》,用磅礴气势连结行书与草书,落笔时势从天落,如银河泻地,着纸时若蛟龙入海,纵逸洒脱而有自家风神。他在《四日夜鸡未鸣起作》里说:“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虽云堕怪奇,要胜常悯默。一朝此翁死,千金求不得。”(33)其《睡起作帖数行》云:“古来翰墨事,著意更可鄙。跌宕三十年,一日造此理。不知笔在手,而况字落纸。三叫投纱巾,作歌识吾喜。”(34)陆游行草书气高天下的劲健和厚重,与其豪放悲壮的情怀和坚定自信是分不开的。
    陆游不仅是“中兴”大诗人,也是南宋一流书法家,于书法艺术造诣颇深。他在《跋兰亭序》里说:“观《兰亭》当如禅宗勘辨,入门变了。若待渠开口,堪作什么。识者一开卷已见精粗,或者推求点画,参以耳鉴,瞒俗人则可,但恐王内史不肯耳。”(35)陆游对晋人法帖有非常精深的研究和到位的认识。其《跋乐毅论》云:“《乐毅论》横纵驰骋,不似小字;《瘗鹤铭》法度森严,不似大字。此后世作者所以不可仰望也。”(36)像苏轼一样气高天下的陆游,无论诗文还是字画,均被朱熹推为笔力劲健的表率。朱熹在《答巩仲至》的系列书信中说:“放翁诗书录寄,幸甚。此亦得其近书,笔力愈精健。”(37)“放翁笔力愈健。”(38)“放翁得近书,甚健,谩知之。”(39)“放翁老笔尤健,在今当推为第一流。”(40)在当时,陆游是被朱熹冠以“健笔”次数最多的大诗人兼书法家。
    在中兴四大家里,杨万里、范成大和尤袤的文艺观比较接近,追求自然清新、雅逸脱俗的兴味,与稍后的姜夔是同路人。他们在文艺创作和批评中注重情趣和韵味,或是将生活兴致与自然灵性融为一体,或是在雅淡的韵味中透露出清新的趣味,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表现生活小情趣和自然灵性的创作风格。
    杨万里的文学思想有与陆游相同的地方,但在情调和风格方面有明显区别。他早年的学诗过程与陆游一样,也经历了一个出入江西而于生活和自然里“悟入”的阶段。他在《江西宗派诗序》里说:“江西宗派诗者,诗江西也,人非皆江西也。人非皆江西,而诗曰江西者何?系之也。系之者何?以味不以形也。东坡云:‘江瑶柱似荔子。’又云:‘杜诗似太史公书。’不惟当时闻者呒然,阳应曰诺而已,今犹呒然也。非呒然者之罪也,舍风味而论形似,故应呒然也,形焉而已矣。高子勉不似二谢,二谢不似三洪,三洪不似徐师川,师川不似陈后山,而况似山谷乎?味焉而已矣。酸咸异和,山海异珍,而调胹之妙出乎一手也。似与不似,求之可也,遗之亦可也。”(41)杨万里改造了吕本中的“活法”说而标举“诗味”,以为学江西诗不能只效仿其形迹,而要从诗味上去领悟。其《诚斋荆溪集序》说:“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寤。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雠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盖诗人之病去体将有日矣。”(42)在日常生活里发现诗情,杨万里由此感受到师法自然的喜悦。他在论诗诗《和李天麟二首》中说:
    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衣钵无千古,丘山只一毛。句中池有草,字外目俱蒿。可口端何似?霜螯略带糟。
    句法天难秘,功夫子但加。参时且柏树,悟罢岂桃花?要共东西玉,其如南北涯?肯来谈个事,分坐白鸥沙。(43)
    所谓“透脱”指能够透过词、意领悟到诗的“味外之味”,是一种类似禅悟的具有创造性联想的美感直觉。杨万里在《送分宁主薄罗宏材秩满入京》里说:“要知诗客参江西,政是禅客参曹溪。不到南华与修水,如何传法更传衣?吾家亲党子罗子,只今四海习凿齿。花红玉白几百篇?塞破锦囊脱无底。”(44)诗味只能通过参悟领略,生活和自然中的美要靠直觉来把握,才能达到“透脱”的境界,才能无所依傍而自成一家。他在《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里说:“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45)此时已不再是诗人觅诗句,而是诗句寻诗人了。其《读张文潜诗》云:“晚爱肥仙诗自然,何曾绣绘更琱镌?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玄只听天。”(46)从生活中获取诗情而师法自然,才能达到真正“透脱”的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