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论当代语言接触与外来词(5)

http://www.newdu.com 2018-05-24 华语桥 史有为 参加讨论

    (三) 政治和经济的特点。这方面可以归结为三者:是自高自大的政治还是知己知彼的政治;是封闭自足的经济还是开放进取的经济;是强权侵夺的政策还是平等睦邻的政策。
    1. 中国有过辉煌的历史,有过发达的经济、文化,但是在清代中后期却开始闭关锁国,政治是封建的夜郎自大的政治,经济是小农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它在洋枪洋炮下被迫同西方打交道时居然还以天朝上国和世界中心自居,并配合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这种政治经济基础,这种政策态度,在列强面前是必然要失败的,而且也不得不被迫开放市场,不得不学习西方的。但是那样的开放和学习显然大不同于日本的明治维新。1949年后的中国开始时又走了一条有点近似的路,它跟大部分世界断绝了交往,只同苏联、东欧联系;它维持着自给自足的经济;它不断地在内部折腾而不管世界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外面的新概念对于自己当然并不是必需的,也无须引进。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外来词在1949-1978年当然就引进得很少。只有在1978以后,中国迫切感到需要世界,感到不改革开放就没有出路时,世界对中国才是真正的重要,国际间的交流才有可能真正展开。只有在这时,外国语和外来概念对中国的发展也才是真正的必要。
    2. 我们不能忽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还有另一个方面:即国与国之间需要在平等和正常动机下进行交流,如果希望强迫或诱使某一方改变政治或军事的局面,以利控制对方,那么正常的国际交流就是不可能的。机体的拒斥反应会把交流/接触的大门重新关上,甚至会导致世界的动荡或动乱。
    四  面对新世纪、新科技的语言接触
    (一) 语言的不平等和接触的不公平。语言接触有时候是不平等、不公平的,通常只能由一方用另一方的语言交流。如果这种交流是当面的,人们还可以随时变换符号系统,时而用A语言时而用B语言,稍微可以作些平衡。然而,在现在的计算机及其网络上,人们就没有这种便利,也很少有这种可能。因为,世界上许多非英语国家都在普及性地学习英语,但是美国人却不大喜欢学习别的民族语文,尤其是东方的语文[注5];非英语的文献资料,美国人可能大部分看不懂。这种一头斜的情况在当前是个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是如果未来东方在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全面赶上甚至超过英语世界时,有没有可能改变呢?也许在那时,东西方的语言学习会更平衡些,也许人们会设计出计算机自由互换语码的软件,会彻底解决自然语言的机器翻译课题。如果这样,人类的语言就会真正平等吗?国际交流/接触就会公平吗?到那时,不同语言的学习是否又将局限在少数人那里?人是否又将被机器所控制,成为机器的奴隶?外来词又将会怎样发展呢?这倒是十分有趣的。
    (二) 给未来提出的问题。
    1. 以上三项因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推动的。它们都超出技术和工具的层面,而进入广义文化的层面。它们同计算机及其网络之间有着互相联系和互相推动、互相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实质上是人和物的关系。究竟是人制约物,还是物制约人,这个古老命题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解决的,但是,语言接触和外来词却肯定将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
    2. 面临计算机的世界网络,我们又会看到政治影响接触/交流的新的问题:某些发展中国家,当他们的政府觉得internet中有的部分不友好或对自己的价值观有威胁,其政府就采取封锁、过滤等等办法。这说明,即使有了这样全新的工具,人类的交流/接触也非一切问题都已解决。世界将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烦恼。工具并非万能。《老子》云:“福兮,祸之所伏”。中国的俗话也说:有一利总有一弊。这正是今天要特别关注的。
    3. 新的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交流方式没有也不可能取代传统的交流方式,这两种交流或接触方式都将存在下去,在我们充分注意到前者时,千万不要忘掉或忽视了后者,因为传统的接触/交流始终是人类接触/交流的基础,也是新形式接触/交流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协调者。人类未来的接触/交流不能不在这两种方式作用下发展下去。那么,我们又将如何去促进这种接触或交流呢?
    4. 现时的语言接触模式以及国际交流是不完全理想的。它一般是建立在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的基础上的。前者可以不需要学习后者,而后者却必须要学习前者,甚至放弃后者。世界真正信奉民主和文化多元的话,我们就该认真考虑一下,未来应该怎么办?计算机及其网络是一管双向冲击的武器,它一方面将促进接触和交流,另一方面也将提出语言交流双向化的课题,促使语言流动和交流的更加合理。在这个光电子时代,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是否有理由期待未来应该出现全新的语言和文化交流呢?这个全新的交流模式是什么样的?它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附言】 本文主要内容曾在神户大学报告。1998年7月25日又应邀于明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科开设纪念报告会上讲演,并应本纪要编委会约请,发表补充修改稿。讲演时蒙加藤晴子先生现场翻译,谨致谢忱。1998.10.1/99.3.10作者谨记
    [注]:
    (1) 据词典作者说明,这25000条,他是从6万多条中筛选出来的。因此实际上当时的日语外来语将大大超出此数。如以6万条计算,则外来词比率将超过20%,无疑是逐年激增。
    (2) 一位学中文的研究生告诉笔者说,看日文的计算机说明书很累,常常看不懂,有时候她干脆看中文的说明书,这样反而容易懂些。这说明以意译为主的中文也有其优点,并说明意译和音译同是一种语言必不可少、互相补充的两种促进接触的手段。
    (3) 参看史有为《关于“世界通字”的构想》(1997)。
    (4) 这里说的是一般音节,不包括占少数的某些音节。事实上,汉语的一般音节相当于英语和日语中的占少数的长音节,而汉语中占少数的轻声音节才相当于英语和日语中占多数的一般音节。也由于此种原因,所以汉语的语速较英语和日语要慢,并对接受多音节外来词产生着负面作用。
    (5) 有人认为某国人不学习某语文是由于学术传统所致,他们可能学习另一种语文。这对于许多欧洲国家来说,也许具有解释力,但是对于美国却未必。美国人中有的可能出于学术传统,但相当多的却不是,而是出于英语的准世界语言的地位。他们以为,世界都在学习英语,英语已经是世界语言,因此就可以自满自得,不必学习外语了。而美国的统治者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是否存在有人曾批评的语言霸权主义或语言帝国主义呢?
    参考文献
    F.Masini(1993):《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英文版,1993,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中文版,黄河清译,1997,汉语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石绵敏雄(1978):《外来语はどのように使われているか》,《现代日本语の单语と文字》(1978,汐文社)
    史 有为(1991):《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吉林教育出版社)
    ─── (1995):《语文对接论纲(上/下)》,《语文建设通讯》48/49期,香港
    ─── (1997):《关于“世界通字”的构想》,《语文建设通讯》51期,香港
    矢崎源九郎(1964):《日本の外来语》(岩波书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