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古佛典中“父亲”称谓的表现形式 (5)佛住舍卫城,尔时六群比丘展转作俗人相唤阿翁、阿母、阿兄、阿弟……佛言:“从今日后,应如是共语问讯:共翁语时,不得唤言阿翁、阿爷、摩诃罗,应言婆路醯多。”(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祇律》卷35,T22:510b-c) 爷:宋元明藏作“郎”。翁,宋元明藏作“公”。“阿翁”“阿公”,佛典均少见,且“阿公”不用于亲属称谓,因而此处应作“阿翁”为是。 (6)王语彼人:“二俱不是,卿父已死,以檀腻羁,与汝作公。”其人白王:“父已死了,我终不用此婆罗门以为父也。”(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译《贤愚经》卷11,T4:429a) (7)尔时,贵族释摩男者,瞿夷之父也,与诸豪右,以偈叹曰:“有子有财思惟波波,我自非我何有子财。”(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琉璃王经》,T14:784a) (8)时毕钵罗耶那童子,白父母言:“波波摩摩!我心不乐娶妻畜妇,我意愿乐欲修梵行。”(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45,T3:862b) “波波”与“摩摩”连文,只见于隋阇那崛多所译《佛本行集经》卷45,共出现5次。 耶(爷)、阿耶(爷) (9)时彼童子以手掬水,即奉其父,口作是言:“爷若不信,愿尝此水。”(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58,T3:920b) (10)尔时,童子摩尼娄陀诣父母边,白言:“爷娘!我欲舍家于如来边求请出家,愿垂许我于如来边而出家也。”(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58,T3:921a) (11)复经少时,父子相与共到树下。让父先上,儿便唤言:“阿耶,可飞。”父即欲飞,堕岩石上,身体粉碎。(梁僧曼宝唱等集《经律异相》卷44,T53:231c,出《杂譬喻经》) 耶,宋元明藏作“爷”。 (12)见其四个所爱之女,各举两手,大声号哭,作如是言:“呜呼,呜呼!阿耶,阿耶!”(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26,T3:775b20) 耶,元明藏作“爷”,圣语藏本作“邪”。 (13)时意憙女白父王言:“善哉,阿耶!女今身资无所乏少,唯欲启白阿耶一言,唯愿父王听女咨谏。”(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43,T3:854a) 耶,元明藏本作“爷”。 (14)时瞿多弥见父如是默然而坐,至其父边而作是言:“阿爷今者何故不乐,忧愁而坐?”(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13,T3:714a) 《佛本行集经》“阿爷”9见,宋本均作“耶”;“阿耶”5见。 (15)悦意往诣父王边,长跪白言:“阿爷,若见善财,欲作何事?”(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14,T24:64a)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