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由静态性研究为主,逐步转向静态性研究与动态性研究协调发展 静态性研究包括三种:一是从共时角度,将汉外两种语言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如刘明章(1986)通过对比汉、朝语音后得出几组朝鲜语中没有而汉语特有的音,并指出声母zh、ch、sh、r是教学的重点,“似是而非”的音,如韵母ia、ie是教学的难点;二是将留学生的汉语发音同中国人的普通话发音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如石锋、廖荣容(1986)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中、美学生发汉语塞音时的异同;三是将相同级别、不同国家留学生的汉语发音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如朱川(1997)通过一系列的感知实验和声学实验,对比分析了英、日、韩不同母语留学生及新加坡华裔学生学习汉语的中介音类型特征。其中在声母一级难点中,英语母语学生在于舌尖、鼻边闪类声母,韩国语母语学生在于唇齿、舌尖和尖音类声母,日语母语学生则包括了唇齿、舌尖、鼻边闪、清浊和送气类声母,新加坡华裔学生则包括了唇齿、舌尖、鼻边闪和尖音类声母。 动态性研究包括两种:一是从历时角度,将同一国家、不同水平留学生的汉语发音进行纵向对比研究。如傅氏梅、张维佳(2004)通过测试,分析了初、中、高三个级别的越南留学生汉语声母感知和发音两个方面的偏误后得出:母语干扰对发音的影响大于对听觉的影响,汉语音系内各音素之间的干扰对听觉的影响大于对发音的影响;听觉偏误形式中,初级学生比高级学生更为复杂;高级学生对zh、ch、sh、q等声母的听觉偏误反而比中级还要高;发音上,初级学生受汉语音系内诸多特征的干扰更为明显;中高级学生受母语发音习惯的干扰较为突出。二是将同一组留学生不同阶段的汉语语音习得过程进行纵向对比研究,如谢小丽(2006)采用跟踪调查的方法,研究得出日本学习者汉语舌尖后音的发展途径为:zh、ch、sh与j、q、x的感知与发音完全混同→开始能感知为两个语音范畴,但发音不能区分→能感知为两个语音范畴,发音能区分,但有偏误发生→舌尖后音系统建立并走向成熟。 我们对所收集到的论文进行逐一查阅统计,结果显示:静态性的研究,从1977-1987年间的90.6%,下降到1998-2007年间的76.5%;动态性的研究从1977-1987年间的9.4%,上升到1998-2007年间的23.5%,静态性研究与动态性研究逐步趋于协调发展。 1.3.3由以音节内语音要素习得研究为主,逐步走向注重语流习得研究 音节内语音要素习得研究,指对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三大语音要素的习得研究,语流习得研究指对汉语语调、语气等大于音节语音内容的习得研究。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以音节内语音要素习得研究为主,声母方面,如陈植藩(1980)提出借助朝鲜语的汉字音,可以帮助母语为朝鲜语的汉语学习者分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和。韵母方面,如王彦承(1990)认为日本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时,元音最难掌握的是e[]、er[]和-i[]。声调研究的成果相对比较多,徐世荣(1980)、余霭芹(1986)等提出了声调教学及其改革方法,赵金铭(1988)认为应该打破汉语声调排列次序之定式,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并提出了声调训练的“声带控制法”。刘艺(1998)调查了日韩学生的汉语声调偏误,并将结果同美国学生的情况进行对比后得出:日韩学生的阳平和上声声调曲级非常接近;去声问题日韩学生同美国学生一致,偏误集中在调型而不是调域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