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特区跟经济特区情形极为相似。语言特区反映了人类与生俱来追求新奇的心理,亦即语言特区以标新立异为基本特征(参3.4 节论述)。[4]这一性质使得它与语言习得和语言接触一样,都是促使语言创新演变的重要源泉,其具体运作机制如下: 首先,语言特区可以产生跟常规语言规则不同的特殊现象和特殊用法。二者关系可以图示如下[5]: 跟一般的语言运用平台相比,语言特区最直观的特殊之处即涌现出大量新的语言形式,比如网络中流行的火星文、各种怪异的网名和新奇的流行语(流行语之所以“新奇”大都是因为不合常规)等等。这些形式有的是偏离了惯常语言规则,有的是直接违反,进而形成某些带区域性的特殊语言规则(如图1的所有空白区域A)。比方说,一般的被字句“被”后的成分必须是及物动词(如“被打”),而由网络兴起的非典型被动式“被XX”,其“XX”位置却能被及物动词以外的成分填补(如“被就业”,具体参3.3节)。同时,跟实验成功行之有效的特殊经济政策会被复制到中国主体部分一样,语言特区的部分创新现象和规律(图1虚线圆与小实线圆形成的圆环)也可以扩散到主流语言生活,在语言特区以外接受和使用。如果这些新的规律在主流语言运用领域中存留下来,它们就由语言特区的特殊规律质变为一般性的语言规则,最后的结果就是常规规则(图1阴影B区域的扩大)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引发语言演变。 一个有意思的旁证来自处置式把字句的演变。[6]冯胜利(2000:311-335)认为,把字句正是目的句受唐代诗文(语言特区的类型之一,见下文第 3 节)影响的产物:虽然目的句 V1OV2句法结构与把字句一致,但它的焦点重音却位于宾语O上(如“把卷重音看”),与把字句重音在句尾 V2上的特征并不相对应(如“把饭吃重音”)。亦即一般语境下的目的句还不足以演变出把字句。此时,诗歌所独有的诗律特征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迫使目的句的重音结构突破原本的常态,发生转移(如下面诗句1、2的重音位置就不再是宾语“卷”和“茱萸”)。这一情形恰好就满足了把字句句尾重音的特征![7]至此,一切条件应有尽有,伴随着“把”的虚化,处置式把字句便在唐诗中应运而生(如例3、4)。而这种新生的把字句格式一旦得到巩固,它们就能快速脱离诗句、应用到口语和散文中,比如近似口语的唐代变文(例 5)和宋代语录体散文(例6),逐渐进入语言主流。可以说,没有唐代诗歌,汉语根本就不会产生如此重要的处置式把字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