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初才确立地位的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词为主,大量的双音词是由先秦汉语的词组逐渐凝固而成的。王宁先生说:“先秦文献语言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太直接、太强烈了,可以说,离开了文言词汇,现代汉语词汇简直没有办法深入理解”[12]。就拿与我们今天生活息息相关的“薪水”[13]一词来说,《现代汉语词典》里将“薪水”解释为“工资”,即“作为劳动报酬按期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或实物”。在今天的现代汉语里,出现在年薪、月薪、日薪、加薪、减薪、高薪、低薪、欠薪、讨薪、基薪等等词语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薪”原本是一种生火煮饭用的燃料,即“草柴”或“木柴”。成语“釡底抽薪”“卧薪尝胆”“抱薪救火”中的“薪”还保留着这个意义。那么,“薪”与“水”怎么会结合,而且意义还和“钱”联系在一起呢?“民以食为天”,在我国漫长的农耕社会里,生火做饭的燃料“薪”是人们每日必备的生活物资,所以古人有“负薪”的说法,如《礼记·曲礼》“某有负薪之忧”“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矣’”等。同时,“水”也是生存的必需品,和打柴一样,汲水也是普通人劳碌生活的组成部分。于是,后来“薪水”连用,意为“柴和水”或“采薪汲水”,借指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或必需条件。在清人小说中,“薪水”出现的语境已与“钱”相关。如:《镜花缘》:“取了两封银子,给骆龙以为贴补薪水之用”。俞樾《荣香宝丛钞·薪俸》:“按此知国初官员有给薪之例,故至今薪俸之名犹在人口,而近来各局委员有薪水之给,亦本此也”。而在英语中,“salary(薪水)”一词却与“salt(盐)”相关。“salary”源自拉丁语词sal(盐)。古代欧洲的制盐工艺十分复杂,人们要得到一点盐很困难,于是,盐在祭祀时成了敬神的上品。在生活中,盐被认为是特别珍贵的食品。1553年,欧洲严重缺盐,只好实行定量供应制。那时古罗马有条主干道叫“盐路”,就是从盐矿运盐到罗马的大道,沿途设有卫兵护送运盐的车队,以防不虞。这些士兵所得的薪饷就是食盐,罗马帝国有时还把盐当作官员们的薪俸。可见,词的产生与词义引申的差异,既有语言本身的原因,又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密切相关。 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中虽含有不少外来词,但研究表明,诸多的“外来词”流传至今的多是“旧瓶装新酒”的意译词。有一类所谓“回归借词”,是在日语中先用汉语文言词翻译西方语词,后又被中文译者采用,但也只不过是在原词形上增加一个引申义项而已,仍是同一核心意义的延展。比如“博士”一词,六国时即有“博士”职官,秦汉相承,唐、明、清亦设置,如“五经博士”“算学博士”“太常博士”等,后亦专指精通一艺之人,如“茶博士”,亦多称饱学之士或多才多艺之人。而“女博士”更是从中古起就是对有才学的女子的美称。宋代黄庭坚《豫章集十·赠李辅圣》诗:“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研管絃成古丘”。“博士”现指学位的最高一级,但其所含知识渊博、才能专精、技高一筹的意涵则一脉相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