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汉语四字格成语生成的认知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外国语言文学》 张懂 参加讨论

        3.汉语四字格成语生成的认知机制及生成模式
        3.1汉语四字格成语生成的认知机制
        有了生成基础和生成动因,还需要通过特定的认知操作或认知机制,才能生成成语。我们认为:汉语四字格成语生成的认知机制主要有:隐喻机制、转喻机制及二者的联合作用。
        3.1.1 隐喻机制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是人类重要的范畴化和概念化方式之一;隐喻的本质是用一事物来理解或经历另一事物;我们的思维、语言和日常行动都是建筑在隐喻之上的;隐喻映射发生在两个不同点概念域中,是从来源域到目标域系统地映射;隐喻发生的基础是感知概念的相似性(similarity)[15] 1-7。我们认识新事物或表达新概念时,总是习惯用已知事物或概念去理解未知事物或概念、用熟悉事物去理解陌生事物、用具体事物理解抽象事物等等,这符合人的认知规律。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16]102。                                            
    例如:“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一》,来源于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生成者实际想要表达的概念意思是“仰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其他人”。人类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比动物之间要复杂、抽象的多,为了概念化这一抽象的目标域,生成者选用了动物及动物间的关系作为源域,用“狐狸靠着老虎的威风吓退百兽”来隐喻性表达“人靠着别人的势力来恐吓其他人”,以此来达到理解和经历目标域的目的。类似的还有“井底之蛙”。隐喻映射的基础是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性。生成者欲表达“见闻狭窄、眼光短浅的人”,用“生活在井底的青蛙”作为来源语来表达目标概念,二者具有“活动范围小、见识少、视野狭窄” 等相似属性,因此,这一成语的生成是基于隐喻机制的。
        3.1.2 转喻机制
    Langacker将转喻看成是参照点现象,一个凸显的概念实体作为认知参照点,为理解另一个相对不凸显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17]1-38。Radden和Kovecses进一步指出,转喻是一个认知操作过程,在这一认知过程中,一个概念实体在同一个ICM或同一个概念域内,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18]。一个物体、一个事件、一个概念有很多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的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16]116。综上,我们认为:转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转喻指的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式或认知域矩阵中,一个概念实体(喻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本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转喻发生的基础是感知概念上的邻近性(contiguity)。
    例如:“明眸皓齿”,出自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诗人想表达的目标概念是“漂亮的女人”,而目标概念的显著特征是“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所以,基于“部分代整体”(PART FOR WHOLE)的转喻模型,诗人将欲表达的目标概念“美女”用其凸显特征“明眸皓齿”作为认知参照点来概念化。类似的还有:“中原板荡”(出自《大雅·板序》《荡序》)其所指意义为:“天下动荡不安或时局危急”。古时中国版图以中原为主,基于此经验和转喻操作,该成语的生成者用“中原”指代“天下”,因此,创造了 “中原板荡”这一成语。
        3.1.3 隐喻、转喻联合作用
       有些四字格成语的生成可能同时需要用到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机制,这类成语一般在生成过程中,经历了相对复杂的认知操作,因此其意义相对较为晦涩。
    例如:“弄璋之喜”表达的是 “庆祝生男孩之喜”这一概念。该成语的形成是受制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模式的:古时中华民族有传统的“尚玉”文化,古时有君子“玉不离身”的说法。因此,古人从小就把璋(一种玉器)给男孩玩,是希望他将来有美玉一样,纯洁高尚的品格,用“玉的纯洁无暇”来隐喻性地表达“男孩(将来)的高尚品格”。同时,关于“男孩”的框架内有诸多概念元素,比如:生理特征、生活习惯、穿着、品格等等。说话人想凸显出其“高尚的品德”这一属性,故用“璋”转指“男孩”,属于在“男孩”这一认知框架内,以所属特征带领主(ATTRIBUTES FOR OWNERS)的转喻模式。同理的还有“泾渭分明”,生成者欲表达“人具有的是非分明的正直品格”这一概念,但这一概念相对抽象,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来概念化和表达。基于人们的经验基础和知识结构:泾河和渭河的水,一清一浊、互不相融。因此,将“泾渭之水的清浊互不相融”的这一客观属性映射到“人的品格”之上,用前者来概念化和理解后者,是通过隐喻机制起作用的。同时,以“泾”代替“泾河之水”、以“渭”替代“渭河之水”是基于转喻机制(PART FOR WHOLE)。因此,该类成语的生成是隐喻、转喻两种机制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