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方言学 >

汉语方言的“动词重叠式+补语”结构(6)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汉语学报》(武汉)2013年 汪国胜 付欣晴 参加讨论

    2.3吴语动词重叠式(包括V和V)后面一般是不能带数量补语的,这点与闽语形成了鲜明对比。
    共同语中来源于“V—V”的V因为自身已带有量的特征,所以它和数量成分不相容,不能与数量补语共现。在这一点上,吴语大部分方言和共同语是一致的,而且,其V也不能与数量补语共现。
    历史文献中我们未能发现“V—V”带数量补语的材料,但在近代作品中却找到了“VV+数量补语”的语料,据崔山佳(2011)考察,明清小说中有单音节动词重叠式VV带数量补语的例子,转引如下:
    (7)到了家里,闷闷了一回,想道:“若是应承了叔父所言,怎生撇得文姬父母恩情……”(《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明代,作者凌濛初,浙江人。另卷三十有“昏昏了几日”)
    (8)咱这一来,眼看就磨磨了七个月,回去就快着走,也得四五个月……(《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六回,作者可能是山东人。另第一百回有“混混了两日”)
    (9)长庆媳妇叨叨了一回。(《品花宝鉴》第四十二回,清代中期,作者陈森,江苏常州人)
    (10)贤臣闻听,哼哼了几声,扭项望陶公说话,口尊:“陶大人,此妇大人不用带去,内有隐情……”(《施公案》第七十七回,作者籍贯不详)
    (11)想想一回,无奈衣服又穿得单薄,口口经春,只有几层粗布,连风也遮不住,哪里能够敌强御暴?(《海烈妇百炼真传》第八回,作者籍贯不详)
    上述例句中的动词重叠式显然当分析为表示动作持续、反复的V,而且这些作品的作者有吴语区的,也有来自北方方言区的,所以我们推断最迟在明清时期V还是能带数量补语的,但随着V在官话区的消失,现代作品中我们再难找到这种用例。
    为什么V受到同形结构V的类化影响,曾经能带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可是这种影响却未能波及数量补语?前文已述,V来源于“V—V”,“V—V”能与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组合,是由于“—V”表动量的语义和做补语的性质逐渐弱化,再加上V的类化影响;但是,“—V”的这种数量结构形式使它对跟数量补语组合始终排斥,这是“V—V”不能带数量补语的主要原因,而这也直接导致了V与数量补语的不相容。
    由此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吴语V一直与V共存,但现在V也丧失了带数量补语的功能。前例中我们看到至迟在明清时吴语V还是可以带数量补语的,但并不普遍,我们找到的用例也是寥寥无几,这一时期同时也是V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一种语法结构的前途往往会受到语法系统中其他相关要素的制约和影响,由于方言中V逐渐取代V,成为动词重叠式的主流用法,使得本未成熟稳定的“V+数量补语”结构最终在吴语中消失,这也符合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
    可见,表示动作持续、反复的V在语言史上应该是可以带三类补语的,但吴语方言系统中不同表义作用的同形形式长期共存的状态,使得V受到同形结构类化影响,最终丧失了与数量补语组合的功能。而闽语(主要指闽南语)最迟到唐末五代,其方言系统已基本定型,加上地处东南之隅,与中原地区相距遥远,明清时期发生在中原地带的语言变化没有能够对它造成明显的影响,所以大部分闽语中只有动词重叠式V,没有V,而且V带三类补语的功能都非常发达、稳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