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语言现象比我们这里描写的还要复杂。如“对、错”做补语的动结式“V+对/错”便也有因论元结构多重性而产生动结式整合结果多能性的情况: “对、错”既可以像(32)那样指向实体,也可以像(33)那样指向事件。当我们将这两种情况合在一起时,表面上看就呈现出这样的句法分布: 这就在分布上跟“学会”的句法表现相同了。然而,两者的底层论元结构关系差异很大。 除了“V+对/错”类外,如果我们进一步拓展到带“得”式动补结构(施春宏,2008a:133-142)、时量成分做补语(施春宏,2007)等,还会有新的情况出现,此不赘述。 至此,我们需要同样做出的说明是,即便是受到句法之外相关因素的影响,也仍然没有违背大的构造原则,不同约束条件的互动作用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句法分布常常是在多重界面特征相互作用下的具体表现,这仍然体现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关于动结式生成机制的研究,除了系统刻画动结式在相关句式群中的不对称分布外,还要在原则和规则的互动关系中说明它为什么能在这样一些句式中出现,而不能在那样一些句式中出现,从而揭示所谓的“例外”的根本性质及其生成机制,进而系统刻画动结式在相关句式群中分布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语言现象中的所谓“例外”在分析模型中的“例内化”,是展示分析模型描写能力和解释能力的重要标志。 五 动结式分布不对称现象多层界面特征的互动层级 上面刻画了动结式句法分布的若干不对称现象,并指出这种不对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受到不同界面特征的制约,不同类型的动结式受到的制约因素并不相同。同时还指出,如果分析清楚了某个或某类动结式构造过程中所受到的具体制约条件,那么其构造规则和分布表现仍然合乎大的构造原则。我们重点探讨了语义、句法、韵律、语用四个方面的界面特征,尤其是对语义特征的分析,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如动结式高层语义关系(致使性问题)和底层语义关系(施受性问题)、使因事件和使果事件之间的语义关系(如是否具有规约性语义关系)、V和R所支配的论元之间的同指异指关系、V所支配的客体论元在整个致使事件中是否具有直接致使性等等。而这些不同的语义关系,在动结式及相关句式的形成过程中,其作用的层面并不一致;同样,不同类型的动结式,所能容纳的语义关系也不一致。而且,即便语义、句法上允许的动结式,如果不合乎韵律上的要求,仍然不能得到有效输出。另外,现实经验、语用场景的认知差异也影响句法表达的现实性,语义、句法、韵律上都合适的表达,也未必能在现实交际中出现。 这里再重点说一下对概念/语义促动和句法表达之间关系的分析策略问题。基于认知/功能语言学的句法生成机制分析,比较注重概念/语义结构对句法结构形成的促动作用。如宋文辉(2004b)在讨论动结式在几个句式(核心句、重动句、“把”字句、“被”字句、话题句)中的分布限制时指出,“其分布规律是动结式的概念结构的差别所驱动的”,“仅仅从动结式的动词和补语的论元以及补语的语义指向出发的还原主义研究取向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自下而上的还原主义分析显然是不充分的。但同样,仅仅是自上而下的整体主义分析也是不充分的。如若只从概念驱动句法出发,就很难说明“读书读累了”这样的重动结构为什么在宋代之前及英语中不能出现,而“读书(to read)+累(be tired)”这样的概念结构却是可以跨时空的;同样也不好说明“他擦净了桌子”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接受,而相应的英语表达只能是“He wipedthe table clean”这样的隔开式。形式取向的分析多还原,功能取向的分析多整体;还原分析多侧重可能性,整体分析多侧重现实性。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做到更加充分的描写和解释,因为语言现象的形成和使用是受到多重界面特征相互制约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