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还原论(reductionism),往往都将它看成将整体还原为部分,尤其是其中的某个所谓的核心组构成分,认为部分之间通过简单“加和”运算就是整体。其实,这只是古典还原论的认识,现代科学和科学哲学意义上的还原论与此种还原观念已有根本区别(Holland 1998;Rothman 2002),它是将一个结构体还原为具有不同属性的组构成分以及成分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成分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还原分析体现出“结构依存性”(structural dependency)特征,即还原是在整体观照和限制之下的逐层还原。那种整体中涌现出来的特征,都有结构“关系”的基础。 如在分析“John sneezed the napkin off the table”这类所谓的论元增容现象时,并非将这种使移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简单地还原为其中的动词“sneeze”的句法语义特征,由此认为还原方法的无效;而是将使移构式的语义结构还原为由使因事件(causing event)和使果事件(caused event)组合而成的致使事件(causative event),然后进一步还原出每个事件中的概念结构及其关系,再进一步还原出各个组构成分;同时将句法结构也逐层还原出与语义结构相对应的成分及其关系。此时发现,在这种结构中,“sneeze”是能够表达使因事件而进入其中的,并没有也不需要发生词项论元结构的“增容”。也就是说,论元增容在此只是一种表象。 又如“副+名”中,将进入该构式中的名词的某种特征还原出来,从而说明“副-名”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而说明“副-名”组合和“副-形”组合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基于概念驱动的句法实现,只不过两者凸显的方式不一致。由此可见,现代科学和现代科学哲学意义上的还原并非只还原到成分,更关键的是还原出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更非只是还原到可见的成分,而是需要借助功能性成分、结构化关系的建构来揭示整体的构造机制;还并非是一次性还原到最基本的成分和关系,而是逐层还原,层层推进。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语音合成、生成语法分析、概念整合理论、生成词库论等等都得益于此。以整体为基础和以还原为手段在此并不矛盾。有些似乎不能还原的地方,基于现代还原论的基本理念则是,或许是我们认识上没到位、技术上没过关、分析上没深化所造成的。[13] 没有生成机制的结构化分析,所谓的“解释”只好更多地借助语言之外因素的类比观照,此时对特定语言系统中的配位方式的说明则难以系统化、结构化、规则化。而分析生成机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还原就难以概括有效的路径。如Goldberg(2006)在分析概括化的限制即部分能产性时,讨论了语言习得中的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也作过度泛化)问题,指出要限制过度概括,需满足语境的功能性需求: 如果更为具体的知识和概括的知识两者都能很好地满足语境的功能需求(functional demands of the context),那么在构式产出方面更为具体的知识总是比概括性知识优先发挥作用。这种理念是(习得者)限制过度概括的基础。(Goldberg 2006: 94) 基于此,Goldberg 提出“统计优先”(statistical preemption)和“表层概括假说”(surface generalization hypothesis)这两种策略来解释构式的部分能产性问题。这既是构式习得的策略,实际也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构式分析策略。然而,我们同时也要意识到,这两种策略都没有涉及对特定语言系统的结构本身的允准问题,即结构本身的生成问题没有进入到理论的视野中,而是将“构式”当作一种天赋的存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