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论道格拉斯·邓恩《挽歌集》的悲悼艺术(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 张海霞 参加讨论

    二、抚慰:“我要重新定义所谓的‘陌生人’”
    《挽歌集》从回忆往事、感怀现状入手,朴素、平实的诗风中深寓着刻骨怀念和自我悲伤的意绪。一怀悲思的铺排和陈说能够有力地渲染悲怆气愤,引发读者的同情甚至共鸣,但这部诗集的价值并不只在于一己之痛的真实抒发,还在于其透过一己之痛或隐或显地表达的爱与失去的普世体验——那亘古的“丧失”。
    这一悲悼思想在《低地读帕斯卡》(“Reading Pascal in the Lowland”)中有最清楚的体现。七月的某个夜晚,诗人独坐品读一本哲学著作,偶然与一个坐在轮椅里的小男孩的父亲有简短交谈。这个小男孩患有白血病,父亲痛苦地告诉诗人他的儿子只剩几个月的生命。诗篇的末尾,诗人描写自己爬上“一座全景山”,俯瞰山下的“小镇,河口,小桥,/一座座房屋,教堂,平淡无奇的街道”(p.45)。对他人的描写(此处是即将失去爱子的父亲)以及随后蒙太奇般的场景铺陈(特别是“街道”一词的修饰语“平淡无奇”)就是要还原死亡和悲悼本来的面目:这是平凡的俗世注定要发生的平凡事,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遭遇和经历死亡。如此一来,这首诗便使死亡和悲悼超越了一己之痛而具有了普世性。正如为“披头士”乐队成员约翰·列侬所作的挽歌《达科他》(“The Dakota”)中所写:“悲伤/不可复制,但它/周而复始;没有什么/比它更加原初。”(20)
    诗人邓恩和他的妻子毫无疑问是诗集的主人公,但如同上文提到的《低地读帕斯卡》,一些陌生的偶遇者以及众多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朋友,熟人,政府工作人员亦充斥在诗集中,诗人通过对他人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普世之生命和死亡的理解。在《故事》中,诗人思忖自己与众人的联系:“男人和女人,/他们,总有一天,会经历和我一样的情感。”(p.58)在《安排丧事》(“Arrangements”)中,诗人去给莱斯利办理死亡登记,却跌跌撞撞“走错了门”,误入一场婚礼宴会,离开后他思忖“他们一定没看见我……/他们一定不知我来此作甚,或为何来此……/我要重新定义所谓的‘陌生人’。/死亡,也,一定曾拜访过我们的婚礼”。登记所里,“一个领着十几岁孩子的妇女坐在桌旁。/她把医生给的诊断书递给办事员。/‘是心脏病吗?’她问道。/她不明白,这个失去了丈夫的女人。或许我们都不明白……/我们之间连接着一根纽带,一根可怕的纽带/曾经美好的愿望在我们之间齐声痛哭”。(pp.16-17)
    这样超越一己之痛的哀悼也曾出现在丁尼生为悼念好友哈勒姆所写的《悼念集》(In Memoriam)中。传统挽歌的中心思想是逝者获得永生,强调“它没有死”,如《黎西达斯》:“别再悲叹,伤心的牧人,别再悲叹,/你们哀悼的黎西达斯没有死。”(21)但丁尼生在《悼念集》的第VI章提出了与传统挽歌相异的观点:“失去对于人类是常见的”(22),并在第XIII章把自己与失去亲人的父亲、母亲、女孩、鳏夫联系在一起。这种失去因平凡且常见而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悲鸣,因为丁尼生并没有吁求人们去悲悼哈勒姆个人的死亡,而是把这种悲伤上升为人类整体悲伤情感的代表。所以,在哈勒姆死去两周年纪念日,丁尼生只是在暗淡黎明中痛苦思念亲人的大多数人之一:“你温馨的气息勾醒往事,/叫温暖大地上千万居民/回忆起婚礼或人的诞生,/但也使更多的人想起死。/在昏昏沉睡的两极之间,/这些不认识我的人无论/在哪里,今天也算我亲人,/因为都同我一起悼念。”(23)邓恩在《挽歌集》中正是承继了这一观点:正视死亡,同时,挽歌不应仅仅哀悼某一个死去的人,而是要为亲人的早逝、为未来得及兑现的承诺,最终为了死亡本身而哀悼。
    在传统挽歌中,诗人惯常用情感谬误的修辞手法渲染悲伤情绪。但是在《挽歌集》中,自然界并未因为诗人对死者的悲伤而改变,这种对死亡的正视更能使读者的心灵产生震颤,唤醒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和体认。《白桦树》(“The Birch Tree”)一诗中,二楼的窗框与窗外的白桦树形成一幅天然的中国画,这是热爱艺术的莱斯利生前喜欢的造型,但她再也没有机会目睹。自然界的美丽可以轮回,莱斯利却一去不复返了。(p.22)这正如南北朝时期的沈约在他的《悼亡诗》中所写:“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24)去年的秋月,今秋依然明亮;今春的芳草,明春还要芬芳,这是大自然的永恒。人生与自然相比,渺小而又短暂,生命实在是过于脆弱。《低地读帕斯卡》中的那位父亲“饱受痛苦和不祥预感。/他看出时间的有限,问‘为什么?’/自然却沉默无言”(p.45)。这个对人世的悲欢离合“沉默无言的自然”,也似在有意与传统挽歌中为逝者悲歌、吸纳逝者参与轮回的大自然唱反调,而《挽歌集》中的抚慰则体现为正视那亘古的丧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