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忆:“谟涅摩辛涅就是生活中她的模样” 《挽歌集》中占最多篇幅的是有关亡妻的回忆,它实际上很好地例证了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提出的“内在化”和“真实的哀悼”的思想。德里达在《多义的记忆》一文中反复提到记忆女神谟涅摩辛涅(Mnemosyne)并从精神分析角度这样解释哀悼:“他者一死,我们必然与记忆为伴,故必然趋向内在化,因为他者在我们之外已无所存在。……记忆与内在化,自弗洛伊德起人们就这样描述‘正常的’‘哀悼的工作’。……内在化运动在我们心里保存下他者的生命、思想、肌体、声音、目光或心灵……它们只是一些零星的、分散的、残缺的碎片,是已经离去的他者的一些‘部分’,而这些‘部分’转而成为我们的一些部分,内含于‘我们’,附入一个仿佛突然变得比我们更大、更古老的记忆……它(记忆)在开放的、却是黑夜的空间里,在广场最亮处显示他者。”(13)逝者在生者心中以符号和意象在记忆里重生,根据德里达的观点,这就是忠诚最好的标志。(14)德里达在同一篇文章中还提出了“真实的哀悼”的思想。他说:“如果哀悼被命名为‘回荡着古老喘吁的永恒灵堂’,那么这一夸大的恐惧事实上表露了向往永恒和像声音、歌声这种短暂和谐的意识。真实的‘哀悼’则较少幻想。它做不了更多的事,它仅仅关注不理解和罗列一些非拟人化的、非哀歌的、非庆典的、非抒情的、非诗歌的形式,亦即语言能力之平淡的、确切说是历史的形式。”(15)道格拉斯·邓恩的《挽歌集》即是用“语言能力之平淡的、历史的形式”忠实记录“肌体,声音,心灵”的“真实的哀悼”。 诗集中的第一首诗名为《重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幸福及其他故事〉》(“Re-Reading Katherine Mansfield’s Bliss and Other Stories”,以下简称《重读》)。阅读是悲悼文学中常用的写作技巧。乔叟的《公爵夫人之书》(The Book of the Duchess,c.1370)开篇即描写遭受失眠痛苦的叙述者百无聊赖中阅读了一个出自奥维德《变形记》的关于爱与失去的故事。近代W.H.奥登为叶芝写的挽歌中也有几个章节是对叶芝诗歌的重读。但与这些作品不同的是,邓恩“重读”的不是诗篇,而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集。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以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著称,她的许多优秀短篇经常以一个有意义的瞬间无法言说的洞察为高潮。以《花园茶会》为例,小说中女主人的女儿萝拉听说当地一位工人意外死亡,于是带着一篮子食物去慰问死者的妻子。她看到了死尸,回来后哭着对哥哥说:“‘人生是不是——’她期期艾艾,‘人生是不是——’但是人生是什么,她没法说明白。”(16)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下,“重读”开启了邓恩的诗集。诗中直接点明了这本重读的书与夫妻两人之间的关系:“我轻轻翻阅过/我们所有的岁月,我的爱,依然爱你。”(17)现在,诗人与亡妻共同度过的岁月就像一本书,“重读”就是诗人要重新打开一本已合上的书,一本像曼斯菲尔德的小说那样记录生活、记录爱与失去的书。过去本身已然是一个文学世界,隐秘美好如花园一般,那么现在的书写就只是真实记录过去,拒绝文学化虚构。 在《故事》(“The Stories”)一诗中,邓恩更是直截了当地阐明了自己的创作观点。诗篇的开始,他想象自己是“遥远的帝国前哨”和“无人造访的岛屿”上久远而又充满异域情调的悲情故事里的主人公,随后自我谴责道:“我的痛苦被审美谋杀了。/悲伤何以如此模样?我厌恶自己尖锐、自负的智慧,/这被故事艺术化了的轻浮痛苦。/为何要书写得朴素?/心碎是我现在的状态——/用针刺破羞赧诗歌的泡沫,/谟涅摩辛涅就是生活中她的模样。”(pp.56-57)对邓恩来说,对爱妻最好的纪念就是忠实地记录记忆中她的模样,拒绝虚构,拒绝故事化,这就是真实哀悼的艺术。 在以法国为背景、被作者称为“感性回忆”的《蒂尔萨克》(“Tursac”)一诗中,诗人假借莱斯利的话再一次传达了自己的写作理念。邓恩把两人在法国的小屋称作“我们的/(文学化法语!)”,可随后似乎听到莱斯利“用嘲讽的口吻说:/‘依我写,勿按你读过的’”。(p.26)“”是“Thebaid”(安静偏僻的地方)一词的文学化表达方式,想象中,莱斯利会因此批评诗人的过于矫饰,建议甚或是命令他去除文学化,内观己心,忠实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依我写,勿按你读过的”。 于是诗人用松散的句法、平实的语言,忠实记录了对亡妻的绵长回忆和苦痛思念,诚如《夏夜》(“A Summer Night”)中所书:“在时间之外,/在记忆带来的感动上/我一边回想一边穿过暗淡的屋子。/我在楼梯上遇到了那些季节,还在/呼吸着它们的瑰丽,它们的四级热度,/一天的四道光阴。”(p.42)挽歌无法使亡者从死亡中苏醒,但凭借着诗行,诗人重新活过那些美好或不忍的时刻,使每一个诗行沾染上曾有的生命。比如,《动物》(“Creatures”)同《蒂尔萨克》一样,都是回忆两人甜蜜的法国之旅:在维泽尔河谷一个“最古老的/无人居住的”原始乡间,在“乐园般的静谧”中,邓恩和莱斯利如同亚当和夏娃,呵护着岩洞里的动物壁画并与它们和美相处。(p.33)诗人也痛苦地回望了妻子从病情确诊到去世的过程。《复诊》(“Second Opinion”)中:“还有哪一刻/会比那个年轻医生的费力解释更糟?/‘很大,而且还在长。’‘是?’‘恶性肿瘤。’/‘怎么会长在那里?她是个画家!’/他耸耸肩说:‘我也不知道。’/他告诉我它也许会扩散。‘扩散?’/我的躯体开始像她的孪生兄弟一样疼痛。”(p.12)《十三级台阶和三月十三日》(“Thirteen Steps and the Thirteenth of March”)回忆病重的莱斯利,坚强、乐观,保持着自尊和善良:“她轻描淡写着痛苦与死神作战——/‘我要努力’——/说着吞下几粒止痛药以保持清醒。/……‘她的房间充满快乐。她不害怕。’/约翰和斯图亚特把他们巡展的画/带来。虽是将死之人,/她对这些画一一做了评鉴,/直到生命的最后依然是艺术家和美术馆馆长。/一个绝对真诚的人。她列出清单,/把私有物品分赠他人。这使我心如刀绞。”(pp.13-14)《桑德拉的风铃》(“Sandra’s Mobile”)回忆莱斯利去世的时刻。朋友送给莱斯利一件海鸥风铃,“在她最后一晚,/尽量保持清醒的我,透过泪水、木头鸟和烛光/看到爱被加冕。/她没再醒过来。为了证明我们的爱/每只海鸥,每只海鸥,每只海鸥,都变成白鸽。”(p.21)鸽子在英文中常常象征着和平和圣灵,现在莱斯利安息了,这三声重叠的“每只海鸥”则像是基督教中的圣礼,暗示妻子已幻化为圣灵永驻丈夫心中。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18),这是西晋潘岳写给亡妻的不朽诗行。在邓恩的《挽歌集》中,旧物旧景也时时唤起诗人抚存感逝之悲,借助回忆,昔时情事又仿佛联翩而至,涌入诗人眼前,形成今夕比照的铺叙状写——以暖衬冷,以盛言衰,以双映单。《空荡的衣柜》(“Empty Wardrobes”)中,诗人想起莱斯利曾经“像拉赫玛尼诺夫(19)一样浪漫”,想起她的“职业女性套装”和“优雅的红裙”,想起某一次在巴黎他曾耍“大男子主义”,反对她购买一条中意的裙子。(p.29)《万花筒》(“Kaleidoscope”)中,邓恩幻想可以像从前那样看到她倚在床上:“也许会看到你倚着枕头读书,/你列的清单上写着裙子和礼服/好像在准备一次远足。”(p.20)《就餐》(“Dining”)中,鳏居的诗人在厨房里按照妻子用过的食谱做着熟悉的饭:“那份曾经的快乐/回来了,带着悲伤的面具,直到/我好似变成那个隐藏在我体内的女人——/熟悉沾有厨房污渍的每一页。”(p.27)此处的食谱,如同诗集开篇的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集,成为缺席与在场的复杂交集。物是人非,但爱人无时无刻不在心头。亡者所亲近过的旧物、旧音带给生者的,非但没有可能染上死亡的灰暗之影,反而洋溢着永不枯竭的温馨香泽,让人虽悲而神往,心酸而感亲切。传统挽歌在表现悲情时,往往不惜笔墨,大事渲染,但邓恩的诗篇都是白描,淡淡的笔墨,疏朗的韵致,却令人肝肠寸断。这就是邓恩的特殊之处:不刻意为文造情,也不是简单地为情造文,而是情动于中不得不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