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国际文学中环境怀旧的三种类型(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海学刊》2015年第4期 [美]斯科特·斯 参加讨论

    帕慕克把怀旧的忧郁与伊斯坦布尔紧密相连,程度之深使他用土耳其语里的特定术语“hüzün(呼愁)”来表达这种情感状态。他以如下的方式来书写这种本土的、当地的忧郁形式:
    我们可以称这种混乱的、模糊的状态为忧郁,或者可能我们应该叫它的土耳其名字,hüzün,它意味着一种公共的而非私人的忧郁。hüzün并不带给我们明晰,相反还遮掩现实,它带给我们以安慰,恰似冬日茶壶里喷出的水蒸汽在窗户上冷却结成的水珠模糊了风景。布满蒸汽的窗户使我感到忧郁,但我仍喜欢起床走到这些窗户前,用手指在上面描字。当我在布满水蒸汽的窗户上写写画画之时,我内在的忧郁就烟消云散了,而我也得以放松;完成之后,我可以用手背抹去所有这一切,远眺窗外。
    但景象本身有其自己的忧郁。的确,应该对这种感觉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伊斯坦布尔城以这种感觉作为其命运。(第89页)
    这是一种“公共的”而非私人的情感状态。基于这个事实,可以得出这么一个观点:这种感觉属于这个城市本身,而不仅仅属于人类居民。随着帕慕克进一步揭开他与伊斯坦布尔个人关系的情感复杂性,我们意识到,地点怀旧不可避免地把锻造我们自我观念的物质场所(或者说“环境”,若你喜欢那样称呼的话)的身份与对我们自身人类身份的评价结合在一起。在书的结尾时,作者意识到“关于该城的本质,我们所说的一切都更多地是讲述我们自己的生活和我们自己的精神状态。除了我们自己,城市没有中心"(第349页)。当然,如果我们把“怀旧”定义为与人类意识相关联的一种情感体验,这也讲得通。无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从集体层面,我们都能感觉到任一情况的邂逅或损失所引发的愉悦与悲伤的混杂状态。但某些现象、某些类型的体验或场所在引发复杂的、我们称之为“怀旧"的情感结合方面可能会特别有力。帕慕克对于伊斯坦布尔的回忆将这表述得尤为优美。
    接下来,我将转向境况怀旧,并特别关注这样一个看法:对一些作家而言,人类的本性从根本上讲就埋置于怀旧情感成型的过程中——即重返故地或旧景的欲望。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荣誉获得者,法国作家J.M.G.勒克莱齐奥(J.M.G.Le C1ézio)在表达人类体验的这个方面就显得特别富有成效。勒克莱齐奥出生于法国尼斯,在非洲毛里求斯岛上长大,他现在将他的时光分为法国南部时期、毛里求斯时期以及(美国)新墨西哥时期。他于2008年获得诺贝尔奖。作为一位多民族/国籍作家(你甚至可以说他是位“迁徙性"作家),勒克莱齐奥尤其有资格书写和探究深度不安或者说渴望的状况,这是环境怀旧的另一面。依我的理解,境况怀旧既是前瞻的,又是后顾的——这是一种体验新鲜和重新体验过去的冲动。
    或许勒克莱齐奥对于怀旧的最为典型的书写出现在他1985年题为Le Chercheur d′or(英语为The Prospector)《探矿者》的小说中。这部小说的英文标题拓宽和泛化了原先法语版的淘金涵义,它暗含着对于某物的不安的追寻,但诉求的对象物却未指明。小说正文是以唤起记忆的第一人称来写的,它描写了一个敏感的灵魂屈服于内在的人类好奇心,离家出走,却发觉自己总是被前拉后扯。在小说的后面部分,第一人称叙述者丢下他本乡的恋人欧玛(Ouma),但后来不经意间又重返她所在的村庄,这时第一人称叙述者巨大的无家可归感达到极点。
    我迷失在群山之中,周围是看起来差不多的石头和灌木丛……
    我身在何处?……
    当我意识到我在一个古老的玛那弗 (Manaf)营地废墟中度过了一夜时,我感动了。……这就是欧玛居住过的村庄的整个废墟吗?它们怎么啦?……我呆立在这一片废墟之中,信心全无。(第294~295页)
    讲述者所站立的废墟就是不安地“寻找"的人的生命遗迹。生命的每一步就意味着遗留某物——地点,人物,个人年轻的自我。显而易见,这就是有知觉的人生的基本结构,甚至一生待在同一个地方、保持同样的性格,也必然会有时间的位移和变化,也必然会与之前产生距离。但使勒克莱齐奥对于这种状况的表述与环境怀旧相关的是他从地理方位迷失的角度描绘人类状况的方式。“我是谁?"这个存在主义问题被替换为“我在哪儿?”。讲述者发觉自己孤身一人处于具有一致特征的景观中,无法辨识环境——注意不到突出的细节。他沮丧地发现,所有的搜寻最后都成了一场空。
    在小说的开头部分,叙述者朴素地体验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生活模式——直接的、接受性的参与感知实在。这是小说作者描绘小孩观照生活的方式:
    当我全身浸入河中时,我抓住大石头,让淡水从我身上流过,以洗去太阳和海水留下的灼伤。
    这就是我曾经拥有的全部,仅包括我所感和我所见:湛蓝的天空,大海在礁石上破碎的声音,淌过我皮肤的冰冷水流。(第8页)
    讲述者在当下物理时刻的“全身浸入”,尚未经过在一个人生过程中必定会发展成型的欲望的检测。人物存在的整体汇入他在某一特定时刻的“所感与所见"。在叙述作为教育小说种类的层面上,勒克莱齐奥让他的主角服从于人类欲望心理(在文本内被描述成探寻或搜寻),结果却体验了难以避免的悔恨(怀旧的一种形式)。由于无法让时间停滞,人物必须使自己经受情感激流的冲击,后者代表整个人类文化中为人熟知的停滞与变幻之间的推拉现象。
    早在孩提时代,主角就被灌输了不安的、难以满足的欲望,而且在表面上它被展现为一种金钱欲望——对于财富或“金银珠宝”的欲望。在作品前面部分的一个重要场景中,叙述者的父亲给他展示了一张特殊的地图,一种人生蓝图:
    我父亲站在那儿,说着话,他讲的大部分我都不太明白。他并不是真的在对我讲,我那时只是一个孩童,头发很长,脸蛋被晒得黑黑的,衣衫褴褛——因为在灌木丛和甘蔗地里跑来跑去。他在自言自语,眼睛发光,嗓音受深沉情感的压抑而略显低沉。他谈及他将要去探寻的这一巨额财宝,因为至少他知道它藏在哪儿;他已经发现了不知名的海盗藏宝的岛屿。他绝口不提海盗的名字,却老是呼唤他,不知名的海盗,就是我后来在他的纸上所看到的那个。今天这个名字似乎仍然比其他任何名字都更显得真实、更具有神秘感。
    他第一次给我讲起罗德里格斯岛,毛里求斯的一块属地,乘船要几天的时间。他在他书房的墙上钉了一张该岛的地图……
    我听父亲唠叨,但却充耳不闻,似乎他的声音来自于一个深沉的梦。(第51~52页)
    在这里父亲基本上是自说自话,而并非说给他儿子;这暗指成人自己发现了人类境况一个尚未解决——实际上不可能解决——的方面的过程。这种不安来自哪里?它又指向何处?带着这种渴望,带着这种不满的痛楚,我们人类如何学会生存?这个 “(北非海岸)海盗”(或海盗)“籍籍无名”,他的财宝是“神秘的”,而且不可捉摸。实际上,甚至这笔财宝可能仅指物质财宝这个想法本身也是一个误导。为了弄明白自身的本性——人性,小说主人公必须揣测出该秘密的位置,但物质地图却无法标注出它的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