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如果第一行不能音乐般展开”——希尼诗歌创作思想管窥(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东吴学术》2013年第6期 朱玉 参加讨论

    三、音乐与“自我遗忘”
    希尼在谈到创作经验时指出,“抒情性写作的一个简单要求——甚至定义——就是自我遗忘(self-forgetfulness)”(Interviews:88)。这不同于现代主义诗歌“非个人化”(depersonalization)的理念,而是要使有意识的写作让位于直觉的释放——“每一首真正的诗歌都是这样诞生的,自我意识在发现词语的欢乐中让位于自我遗忘。”(Interviews:218)希尼还谈到自己越来越喜欢在电脑上写作,喜欢漫无目的地盯着屏幕,往往还没有意识到,手就已经在键盘上摸索了,“无疑,凝视屏幕帮我进入自我遗忘的状态”(Interviews:468)。希尼所说的这种“自我遗忘”状态实际上也就是诗人泯去意识而潜入到一种近乎无意识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诗人变成接收全世界语声的天线,一个表达自己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的媒介”(Finders:197,希尼援引波兰诗人Anna Swir的话)。
    而音乐最适于引人进入自我遗忘的境界。尼采将音乐同酒神联系起来,也正是因为音乐能使人进入沉醉的乃至癫狂的状态,从而启动非理性能量,以贴近无形的精神。在谈到诗歌的音乐性时,希尼经常使用“催眠”、“梦游者”等词语,说明音乐能催人进入无我之境。他还认为,一位诗人的音乐气质不是来自他心智中那些“识字的部分”(literate parts),而是来自他心灵中那些“无知的部分”(illiterate parts);这种音乐性不是来自他的“智性行囊”(intellectual baggage),而是来自他的“本能压载”(instinctual ballast)。诗歌中的噪音、乐音等都是自动冒出来的,“所有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行为”(Preoccupations:62)。希尼还将写诗比作倾听,倾听潜藏在意识深处的“最初声音”(70),并借用华兹华斯的话指出,写诗是一种“明智的被动”(wise passiveness),是“听从于心灵中央涌动的能量”,而非受制于心灵外围事物的“主动追求”(73)。
    当希尼说“如果第一行不能音乐般展开,一首诗就无从开始”的时候,首行的音乐性也是开启无意识状态的序曲,它要求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泯没自我意识,使意愿让位于想象,使理念与思辨让位于“自发奔涌的情感”(华兹华斯)。诗人跟随词语的声音和节奏的流动,记录下惠临的诗句。因为,正如艾略特和史蒂文斯所言,诗歌的音乐性是潜伏在更深的意识层面之下的,是难以定义或者拒绝定义的,然而却能触及隐秘的宝藏。在《向艾略特学习》一文中,希尼谈到艾略特给他的启示,指的是前面谈到的“听觉想象”。从艾略特那里,希尼学会正确地倾听。希尼指出,艾略特是一位靠直觉来写作的诗人,他信任“黑暗的胚胎”(dark embryo),那里面孕育着“无意识的能量”(Finders:39)。对希尼而言,诗歌创作就是“寻找声音”的过程,凭借这种声音,诗人得以挖掘那些“潜藏的能量”(17)。在《私有的赫利孔山》(Personal Helicon)一诗中,诗人就是沿着井底的回声去探索那幽暗的深处:
    其他的井都有回声,传回你的呼唤,伴着新的、洁净的音乐。有一口井令人害怕,那里的羊齿蕨和高高的指顶花中,一只老鼠窜越我的倒影。
    如今,去窥探根须深处,用手指触摸泥泞,去注视井水,如大眼睛的纳西索斯,有损成人的尊严。我写诗(rhyme)为了看清自己,为了让黑暗发出回声。(Opened Ground:14)
    在诗的结尾,希尼将童年在井边的游戏与诗歌创作联系起来。诗人没有直接用“写诗”这类单词,而是用“thyme”(押韵)来代指写诗,更突显了音乐性与诗歌的等同。倾听回声,探测表层以下的秘密,一如诗歌借助音乐性去触及超然象外的精神本质。顺便提及的是,在英语中,“探测”(sounding)一词本身就包含“声音”(sound)。音乐促成自我遗忘,自我遗忘是创作层面的,其效果往往能帮助诗人更深层地认识自我,因为音乐更贴近精神。一位诗人的节奏与音调都体现着其个人的气质禀赋。
    前面提到,希尼将写诗比作倾听。在希尼成长为一位诗人的过程中,倾听行为也起到启蒙的作用。在诺贝尔奖获奖致辞中,希尼通过一系列倾听活动追溯了诗人心灵的成长。他忆起幼年在德里郡的夜晚,与卧室一墙之隔的马厩里经常传来马儿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与厨房里大人们的聊天声交织在一起:还有雨打在树上的声音,天花板上老鼠们的声音,以及蒸汽火车从屋后驶过时发出的隆隆声。以上一组声音主要是自然的,或者说,与文化相对的,“非历史的”(ahistorical)。诗人将年幼敏感的自己比作厨房水桶里装着的饮用水,每当火车驶过、大地震动时,水面总是在极度的沉默中泛起阵阵涟漪。诗人将当时被动“吸纳”声音的状态称之为“冬眠期”(Opened Ground:415),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却在儿时播下诗人的种子。上述声音也让人想到史蒂文斯在《诗歌中的非理性因素》中说起的猫儿在屋顶的踱步,其节奏成为诗人写作的“先在文本”(pretext,且用其字面意思)。(1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