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小说之镜:曹雪芹的风月宝鉴与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视觉工具(1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阿尔卑斯》 涂卫群 参加讨论

    [1] 指风月宝鉴。
    [2] 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II, Édition publiée sous la direction de Jean-Yves Tadié, Paris, Pléiade, Gallimard, 1988, p. 623. 除注明其他出处,本文《追寻》引文均根据伽里玛出版社1987‒1989七星文库本(四卷)译出,简称RTP。参见《盖尔芒特家那边》(以下简称《盖尔芒特》),潘丽珍、许渊冲译,译林出版社,1990年版,第322页。
    [3] 乐黛云在《中西诗学中的镜子隐喻》一文中,细致地探讨了中西镜喻的差别,并将其归结为中西思维方式和中西诗学着重点的不同。参见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101页。
    [4] 本文中《红楼梦》引文,凡未注明,均采用《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卷首有戚蓼生序,有正书局小字本。简称戚正本)文字,必要时参考《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简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邓遂夫校订,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简称甲戌校本;《八家评批红楼梦》,冯其庸纂校订定,陈其欣助纂,以程甲本为底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简称冯校本;《红楼梦》(《八十回石头记》),周汝昌汇校,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简称周校本。
    [5] 本文采用周克希独译的这部长篇小说的总译名和各卷译名,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6]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7] 大卫•霍克思(David Hawkes)的英译本注意到这句诗中“菱花”的双重含义,将其译为caltrop-glass (菱花镜), 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ume I (‘The Golden Days’), Penguin Books, 1973, p. 56. 李治华、雅克琳•阿蕾扎艺思(Li Tche-Houa et Jacqueline Alézaïs)的法译本则完全忽略了“菱花”的双重特指,将其译为la fleur(花),Le Rêve dans le pavillon rouge (I), Pléiade, Gallimard, Unesco, 1981, p. 20。
    [8] 参见冯校本(上),第7页,张新之对“英莲”的评点。
    [9] 甲戌校本、周校本的“凡例”第一条“红楼梦旨义”介绍了小说多个题名的寓意和来历。关于《风月宝鉴》,一方面作者指出其寓意在于“戒妄动风月之情”,另一方面又指出了其在小说中的出处,“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在小说开头处空空道人与石头的对话之后,关于该书的一系列书名,作者明确指出,“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10] 《佛教小辞典》,杜继文、黄明信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444页。
    [11] 同上书,第233页。
    [12] 《成唯识论校释》,[唐]玄奘译,韩庭杰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90页。
    [13] 同上书,第579‒580页。
    [14] 参见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第305–306页。
    [15] 《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第10页。
    [16] Florence Hu-Sterk(胡若诗), «Miroir et connaissance dans la poésie des Tang»,Études chinoises, vol. no 1, 1987, p. 29.
    [17] Alex Wayman, «The Mirror as a Pan-Buddhist Metaphor-Simile», History of Religions, Vol. 13, No. 4. (May, 1974), p. 251−252.
    [18] Henri Morier, Dictionnaire de poétique et de rhétorique, p. 427.
    [19] Voir Lucien Braun, «Speculum fallax», Miroir-reflets: Esthétiques de la duplicité,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Strasbourg, 2003, p. 351-354.
    [20] “国家篇”(596E,597C-E),《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14-616页。
    [21] Platon, «Alcibiade» (133a - c), Œuvres complètes I, Pléiade, Gallimard, 1950, pp. 246-247.
    [22] 在世时间不详,洛思将其定为“好像是五世纪晚期”。
    [23] 以上引文见[英]安德鲁•洛思:《神学的灵泉:基督教神秘主义传统的起源》,孙毅、游冠辉译,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226页。
    [24] Anne-Marie Baron, «L’Homme miroir», Penser avec Balzac, Christian Pirot, 2003, p. 78.
    [25] Philippe Sollers, Illuminations à travers les textes sacrés, Robert Laffont, 2003, p. 141-142.
    [26] 同上。
    [27] Franz Pfeiffer, The Works of Meister Eckhart, Kessinger Publishing, 1997, p. 384.
    [28] Lucien Braun, «Speculum fallax», op. cit., p. 354.
    [29] Frédéric Lenoir, La rencontre du bouddhisme et de l’Occident, Albin Michel, 2001, p. 117.
    [30] Anne Henry, «Proust lecteur de Schopenhauer: les limites d’une fascination»,Schopenhauer, Herne, 1997, p. 363.
    [31] Maurice Élie, «Schopenhauer, philosophe de la lumière, de la vision et des couleurs», Schopenhauer, op. cit., p. 16.
    [32] Arthur Schopenhauer, Le monde comme volonté et comme représentation, PUF, 1966, 2006, p. 1109. 下划线为笔者加。
    [33] 巫白慧:《印度哲学——吠陀经探义和奥义书解析》,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7页。
    [34] 同上,第297-299页。
    [35] 叔本华,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31页。
    [36] 《佛教小辞典》,第272页。
    [37]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250页。
    [38] 庚辰本、冯校本中“孽”为“业”:冤业之症。
    [39] 《古代汉语词典》。
    [40] 冯校本(上)中前一句“姊弟”处是“叔嫂”,当然指的都是凤姐和宝玉;后一句冯校本中为“通灵玉蒙蔽遇双真”。
    [41] 这一句在冯校本(上)中是“拉了黛玉的手”,第573页。
    [42] 同上,第326页。
    [43] 戚正本,卷二,十五回,第五页。
    [44] 冯校本(上),第323-330页。
    [45] 冯校本(上),第125页。
    [46] 《四书五经》(上),《中庸章句集注•序》,朱熹注,第1页。
    [47] 参见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8‒473页。
    [48] 甲戌校本、庚辰本、冯校本、周校本中此处均为“灌”字,因此很可能乃作者原笔。
    [49] 戚正本无“太虚”二字,庚辰本、甲戌校本、俞校本等均有。对太虚幻境的分析,详见第七章第一节。
    [50]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614页。
    [51] 同上,第611–612页。
    [52] 《佛教小辞典》,第582、271页。
    [53] 《〈维摩诘经〉导读》,谈锡永主编、导读,中国书店,2007年版,第87页。
    [54] 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东方出版社1996年,据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编校再版,第221‒222页。下划线为笔者加。
    [55] 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第752‒753,第765‒768页。
    [56] 转引自《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德充符第五》,刘武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5页。下划线为笔者加。
    [57] Alex Wayman, «The Mirror as a Pan-Buddhist Metaphor-Simile», op. cit., p. 256.
    [58] 《〈楞伽经〉导读》,谈锡永主编、导读,释素闻释文,中国书店,2007年版,第255、96页。
    [59]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慧能:“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60] Anthony C. Yu, Rereading the Stone: Desire and the Making of Fiction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p. 147.
    [61] 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第780–791页。
    [62] 张玉林:《漫谈〈金刚经〉〈心经〉〈坛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页。
    [63] 巫白慧:《印度哲学——吠陀经探义和奥义书解析》,第344、345页。
    [64] 同上,第344页。
    [65] 冯校本(上),第一回,第22页。
    [66] 张玉林:《漫谈〈金刚经〉、〈心经〉、〈坛经〉》,第31、65页。
    [67] 《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第75页。
    [68] 甲戌校本(邓遂夫:“走出象牙之塔——《红楼梦脂评校本丛书》导论”),第14页。
    [69] 孙逊:《红楼梦脂评初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70] 此乃甲戌校本、周校本文字,戚正本、庚辰本、冯校本相应文字均为:“谆谆警戒”。
    [71] 以上三条引文见戚正本,卷二,十二回,第四页;卷三,二十二回,第五页。
    [72] 冯校本(上),第一回,第5页。
    [73] RTP, IV, p. 489–490. 参见《重现的时光》(以下简称《重现》),徐和瑾、周国强译,译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217页。
    [74] RTP, I, p. 545.
    [75]《去斯万家那边》,周克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参见《在斯万家那边》,李恒基、徐继曾译,1989年版,第10页。
    [76] 同上,第11页;参见上书,第9页。
    [77] Dictionnaire encyclopédique, Hachette, 2002.
    [78] David Mendelson, Le verre et les objets de verre dans l’univers imaginaire de Marcel Proust, José Corti, 1968, p. 104.
    [79] RTP, II, p. 712. 参见《盖尔芒特》,第412页。
    [80] Ibid., p. 194. 参见《在少女们身旁》(以下简称《少女们》),桂裕芳、袁树仁译,译林出版社,1990年版,第396页。
    [81] Ibid., p. 712-713. 参见《盖尔芒特》,第412页。
    [82] Ibid., p. 712. 同上。
    [83] RTP, IV, p. 503. 参见《重现》,第230页。
    [84] 《去斯万家那边》,第9页;参见《在斯万家那边》,第7页。
    [85] Michel Erman, L’œil de Proust: Ecriture et voyeurisme dans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Editions A.–G. Nizet, 1988, p. 36.
    [86] RTP, I, p. 507–508. 参见《少女们》,第76页。
    [87] Ibid., p. 508. 同上。
    [88] RTP, III, p. 139–140. 参见《索多姆和戈摩尔》(以下简称《索多姆》),许钧、杨松河译,译林出版社,1990年版,第138页。
    [89] RTP, IV, p. 297. 参见《重现》,第29页。
    [90] RTP, I, p. 53. 参见《去斯万家那边》,第59页;《在斯万家那边》,第55页。
    [91] RTP, IV, p. 461. 参见《重现》,190页。
    [92] Ibid., p. 296–297. 参见上书,第29页。
    [93] Ibid., p. 296. 参见上书,第29页。
    [94] Ibid., p. 477. 参见上书,第206页。
    [95] RTP, I, p. 336. 参见《去斯万家那边》,第378页;《在斯万家那边》,第339页。
    [96] RTP, III, p. 259. 参见《索多姆》,第259页。
    [97] RTP, II, p. 148. 参见《少女们》,第347页。
    [98] RTP, I, p. 120, p. 281. 参见《去斯万家那边》,第135、317页;《在斯万家那边》,第123、284页。
    [99] RTP, III, p. 669. 参见《女囚》,周克希、张小鲁、张寅德译,译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页。
    [100] RTP, II, p. 875–876. 参见《盖尔芒特》,第579页。
    [101] RTP, III, p. 288–292. 参见《索多姆》,第289–293页。
    [102] Charles Blondel, La Psychographie de Marcel Proust, Librairie philosophique J. Vrin, 1932, p. 147.
    [103] Voir Nathalie Mauriac Dyer, Proust inachevé. Le dossier «Albertine disparue», Honoré Champion, 2005, p. 198–209.
    [104] RTP, II, p. 351. 参见《盖尔芒特》,第43–44页。
    [105] RTP, III, p. 664–667. 参见《女囚》,第153–157页。
    [106] RTP, I, p. 19. 参见《去斯万家那边》,第23页;《在斯万家那边》,第21页。
    [107] Nathalie Mauriac Dyer, Proust inachevé, le dossier «Albertine disparue», op. cit., p. 192, p. 209.
    [108] RTP, III, p. 667. 参见《女囚》,第156页。
    [109] RTP, IV, p. 461. 参见《重现》,第191页。
    [110] Correspondance générale de Marcel Proust, t. III, Plon, 1930‒1936, pp. 194–195.
    [111] Le monde comme volonté et comme représentation, op. cit., p. 824–836. 普鲁斯特的望远镜与哲学家的有很大区别,但仍存在某种亲缘关系。
    [112] Voir Le Nouveau Petit Robert, 1967, 1993, 2002.
    [113] 同上书。
    [114] Contre Sainte-Beuve, précédé de Pastiches et Mélanges et suivi de Essais et Articles, Gallimard, 1971, p. 558, et RTP, I, p. 43 (la mémoire volontaire).
    [115] Le monde comme volonté et comme représentation, op. cit., p. 768.
    [116] Ibid., p. 824.
    [117]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258–259页。
    [118] 同上书,第98页。引用时略有改动。
    [119] Le monde comme volonté et comme représentation, op. cit., p. 747.
    [120] Ibid., p. 754.
    [121] RTP, IV, p. 468. 参见《重现》,第197页。
    [122] RTP, IV, p. 34. 参见《女逃亡者》,刘方、陆秉慧译,译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31页。
    [123] RTP, IV, p. 618. 参见《重现》,第343页。
    [124] RTP, III, p. 762. 参见《女囚》,第251页。
    [125] Contre Sainte-Beuve, précédé de Pastiches et mélanges et suivi de Essais et articles, op. cit., p. 557.
    [126] RTP, IV, p. 610; Stéphane Chaudier, Proust et le langage religieux. La cathédrale profane, Paris, Honoré Champion Éditeur, 2004.
    [127] RTP, IV, pp. 489–490. 参见《重现》,第217页。
    [128] Ibid., p. 610. 参见上书,第335页。
    [129] Ibid., p. 490. 参见上书,第218页。
    [130] RTP, IV, p. 474. 参见《重现》,第203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