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小说之镜:曹雪芹的风月宝鉴与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视觉工具(11)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阿尔卑斯》 涂卫群 参加讨论

    结论
    曹雪芹的风月宝鉴与普鲁斯特的视觉工具的基本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与“看、照”有关,且具有治疗的作用。而治疗对象,主要是眼疾,这意味着改变眼光、增强视力:外视(认识世界)与内视(认识自我)。
    为了将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纳入自己的镜中,他们都不满足于简单的反射镜的比喻,而是使用更具个性的、与他们各自的眼光相一致的镜喻。因此小说之镜首先是小说家之心识或曰个人眼光的映现,是对作品的隐喻,无论它所拥有的是正反两面还是多面(多镜头),都体现了小说家心目中的小说之镜的用途,确切说体现了其小说观念。
    看的问题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世界观的问题。两位小说家均从人的生存的角度,以作为整体的生活作为观照对象。他们的双面镜或视觉工具,有效地向我们显示了他们眼中的大千世界。与此同时,两位小说家均将对其作品的可能的阅读纳入作品,并将阅读视为由读者心识决定的内在阅读;这一点意味深长,小说如同反射镜,镜中映出的是照镜者的心识:无论洁与污,镜都一无例外地接纳、发射。曹雪芹的风月宝鉴对于不同人,有不同的照法;小说家明确指出贾瑞的照法不可取。普鲁斯特则指出,他的视觉工具对于某些读者而言,可能并不适用,因为读者本身视力(智力)有限。由于他们将从作者到读者,从写作到阅读的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我们,从而他们提供的小说之镜,具备了不同寻常的“自足性”。两位小说家都非常重视内在因素的作用,这一点无疑与佛教和西方基督教神秘主义对内求的强调有关。
    从小说中主要人物(贾宝玉和马塞尔)的生命走向来看,成为小说家的过程,在两位作者那里,均显示为一种“离染”和走向“觉醒”的过程,无论是贾宝玉的“出离红尘”还是马塞尔的“远离社交界”。在这一意义上,小说类似于一面心镜,佛教、道家、基督教神秘主义意义上的心镜,心作为虚空灵明之体,具有非凡的接纳能力。不过小说家普鲁斯特和曹雪芹一样,保持超脱状态,不是为了在心灵中接纳上帝或神,而是为了以明净的小说之镜来接纳大千世界的影像,自然包括风月情、生死关。他们充分利用“镜”的制造幻觉和“物来悉照”的特性,在自己营造的小说空间纳入(再造)所有的奢华与颓败,从知、欲、智三方面尽显人生百态。也正是由于超脱,使他们能够站到生活之外看生活,将生活视为幻景或梦,并对其进行相对而言客观的观照与展现。这样的小说可以说是无欲之静观的产物。
    当我们探寻两位小说家所使用的镜喻之源,不难发现其镜喻凝聚了来自各自文学和文化传统的诸多内容。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两位小说家分享来自佛教与西方基督教神秘主义相交合的某些思想的启示,尤其是对幻的认识。这一点在曹氏的小说中体现为佛教思想的影响;在普氏那里,则经过叔本华对印度哲人的感悟。对幻的认识恰与小说作为虚构的产物(小说中的一切不过为“空虚幻设”的镜中之像,或由小说家的心智的幻灯打出的一方方彩画)的属性一致,这带来双重自由:心灵的去染和文思的舒展。可以说在他们的小说中,“镜”所自有的距离感、接纳性得到最为充分的展现。从制造风月宝鉴者之名“警幻仙姑”和镜像的虚幻性,不难得出小说“以幻警幻”的特性。在《寻回的时光》中,普氏指出“真正的生活,最后发现的和得到澄明的生活,从而惟一完满经历的生活,是文学”[130],他所表明的,仍然是虚构的小说之镜的“醒人眼目”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人生的重重幻觉的认识与揭示并不排除对人间的留恋,两部作品都流露出一种“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的叹惋情调。无论两位小说家的人生经历如何,相同的是他们最终均走向文学,表现出对人生的无限留恋。哪怕宝玉出家,小说家本人并未如此,而是尽力展现女性之美、人生的悲欢离合。哪怕马塞尔否定了爱情和社交,小说家仍然细致地写出爱情与社交唤起的冥想,而使某些美妙的瞬间成为永恒。写作是对生活的清醒的认识再加上爱与同情怜悯的结晶。它将作者在痛苦中所理解的人生真谛展现给陌生的、未来的读者。
    从本文的探讨,也可看到两位小说家在运用使人“换新眼目”的镜子或视觉工具比喻其作品时的不同之处,曹氏以一柄双面的风月宝鉴,表达多重含义,蕴涵生活、写作、阅读诸多方面,以少总多,因此具有高度的凝练性;看似简易便利(仅只正反两面),实则复杂,留给读者充分的层层发掘、渐次感悟的余地。普氏则将镜子的比喻限于心灵的净化,并以多重视觉工具分别观察不同对象,以构成对生活的整体反映;工具虽繁多,但运用起来却比较简易,作者已为读者进行了大量分门别类的展开工作。
    最后,如果采用一种比喻的语言来形象地展现两位小说家的工作,那么可以将他们视为摆弄一柄双面镜和一组视觉工具的人;曹雪芹的形象应当非常接近小说中为贾瑞送上风月鉴的道士,普鲁斯特则近乎于贡布雷的眼镜商。实际上,两位小说家都颇具反讽色彩,在这一点上,更像曹雪芹的跛道:他们智慧而狡黠,在多层面上与读者游戏;不过在对自己的人物大加反讽的同时,并未将自己的化身(贾宝玉或马塞尔)排除在外;从而使他们的作品在醒人眼目的同时,具有感人的力量:他们和我们所有人一样,拥有残缺的人生,却不满足于人生的残缺,而是以自己的心血养育出一部具有永恒生命的美丽作品。
    原载:《阿尔卑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