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13)(16)(20)(28)傅璇琮、李珍华合撰:《〈河岳英灵集〉研究》,第213页,第73页,第73页,第118页,第131—246页,中华书局1992年版。本文所引《河岳英灵集》材料,除特殊注明者,均参引此书,不复注。 ②[日]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录》,第45页下,古逸丛书本。 ③(18)(23)傅璇琮、陈尚君、徐俊主编:《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第133—148页,第275页,第280—354页,中华书局2014年版。 ④计有功、王中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第1866页,巴蜀书社1989年版。 ⑤王克让:《〈河岳英灵集〉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 ⑥王运熙:《〈河岳英灵集〉的编集年代和选录标准》,刊载于《唐代文学论丛》,第197—201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⑦张海明:《殷璠〈河岳英灵集〉诗学思想述略》,《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夏之卷。 ⑧卢盛江:《殷璠“神来、气来、情来”论——唐代文术论的一个问题》,《东方论坛》2006年第5期。 ⑨(26)卢燕新:《〈河岳英灵集〉的选诗心态》,《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⑩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影印本),第1267页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 (11)(17)(19)傅刚:《〈昭明文选〉研究》,第31—37页,第95页,第94—9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卢燕新:《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第34—3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4)魏徵等:《隋书》,第1089—1090页,中华书局1973年版。 (15)萧统编、李善等注:《文选》,第4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21)李昉等:《文苑英华》,第3676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22)(24)(39)(41)刘昫等:《旧唐书》,第1089页,第5000页,第1820页,第180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25)宋之问撰、陶敏等校注:《宋之问集校注》,第740页,中华书局2001年版。 (27)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第291页,第256页,第299页,第322页,第270页,第283页,第331页,第314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 (29)岑仲勉:《唐人行第录》,第110页,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 (30)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第94—98页,第69—75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3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一册),第264—265页,第386—387页,第290—292页,第186页,第281—282页,第354—356页,第198—199页,第306—308页,第245—247页,第229—232页,第213—215页,第253—257页,第270页,第276—278页,第190—196页,第207—209页,第237—240页,第345—350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唐才子传校笺》(第二册),第140页,第129—130页,中华书局1989年版。 (32)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第55—59页,齐鲁书社1982年版。 (33)张清华:《王维年谱》,第45—115页,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 (34)高适撰、刘开扬笺注:《高适诗集编年笺注》附《高适年谱》,第16—20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35)岑参撰、陈铁民等校注:《岑参集校注》附《岑参年谱》,第479—48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6)刘文刚:《孟浩然年谱》,第30页,第86页,第8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37)孟浩然撰、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前言,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8)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第359页,第360页,中华书局1996年版。 (40)吴兢:《贞观政要》,第2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2)(43)欧阳修等:《新唐书》,第433页,第515—51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44)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第105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