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继承前人编集经验的基础上,殷璠《河岳英灵集》将选诗与品评结合,扩大了诗选本的功能;通过在选本前撰写《叙》、《论》,有效的构建其诗歌批评理论;采用文体划限,使诗歌选本具有辨析诗歌体裁之特征;以时代划限,使该集较好地反映了一个特定时期的诗歌面貌;以职官品级划限,将遴选对象界定在一个特殊的诗人群体中,使该集体现出较强的个性化特色,同时,这一方法乃《珠英学士集》以后,唐人选本诗歌批评方法中值得关注的新变化。 关 键 词:《河岳英灵集》/体例与功能/理论构建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学科骨干人才资助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NKZXA1210)。 作者简介:卢燕新,南开大学文学院。 一 引论 殷璠,丹阳人,生卒年不详。今知其编撰的诗歌选本有《河岳英灵集》、《丹阳集》、《荆杨挺秀集》。《荆杨挺秀集》二卷,久佚,仅见于《河岳英灵集》卷下储光羲条评语①,以及《日本国见在书目录》②。《丹阳集》今存残卷,整理本见《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③,该集体现了殷璠的地域文化思想。《河岳英灵集》二卷,选24人诗230首,是有唐诗歌选本最具有价值的一种。自唐始,该集就受到关注。如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就受到《河岳英灵集》很大的影响。又如,《唐诗纪事》卷七○“郑谷”条载:“谷……喜殷璠《河岳英灵集》,尝有诗云:‘殷璠鉴裁《英灵集》,颇觉同才得旨深。’”④当代学者研究《河岳英灵集》成果颇为丰硕。除傅璇琮、李珍华合撰《〈河岳英灵集〉研究》,尚有王克让《〈河岳英灵集〉注》⑤、王运熙《〈河岳英灵集〉的编集年代和选录标准》⑥、张海明《殷璠〈河岳英灵集〉诗学思想述略》⑦、卢盛江《殷璠“神来、气来、情来”论——唐代文术论的一个问题》⑧以及拙文《〈河岳英灵集〉的选诗心态》⑨,等等。 综观学界对于《河岳英灵集》的研究,其主要成果集中在殷璠的诗学思想、《河岳英灵集》的选本特征等领域。但是,《河岳英灵集》不同于其以前的《翰林学士集》、《珠英学士集》、《国秀集》等诗歌选本。如《翰林学士集》、《珠英学士集》虽有职官题名,但仅限于职官介绍;《珠英学士集》、《国秀集》以官班为序,但未有品评、小传。虽然每一部诗歌选本均融汇了编选者的选本编选观、社会文化观、诗歌批评观等多方面观点,正如《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八《集部总叙》所说:“总集之作,多由论定。”⑩这个“论”,从某种意义上,即总集编撰者所预设的选本批评。相比之下,《河岳英灵集》诗歌批评愿望更为强烈、诗学观点更为全面中肯。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该集长期受到学界的关注。然而,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是如何实现其诗歌批评构想的?这一问题,尚乏全面研究。探究全集,殷璠主要通过以下五种方法达到其诗歌批评之目的:一、选与评结合;二、撰写《叙》、《论》;三、文体划限;四、划定时限;五、职官划限。探讨这一问题,无论是对选本编集史,还是对诗歌批评史,抑或是唐代文学史等领域的研究,均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