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现代学界对明代格调派情感观的重视,发端于民国时以郭绍虞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为代表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降走向深入后的代表性成果可参看章培恒:《李梦阳与晚明文学新思潮》,《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成复旺等:《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陈建华:《中国江浙地区十四至十七世纪社会意识与文学》,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袁震宇、刘明今:《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明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黄卓越:《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等。 ②涉及许学夷诗歌情感观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可参看汪泓:《许学夷〈诗源辩体〉研究》,复旦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方锡球:《许学夷诗学思想研究》,黄山书社2006年版等。 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4)(15)(16)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第1页,第6页,第2页,第4页,第8页,第9页,第2页,第3页,第314页,第12页,第309页,第45页,第57页,第29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7)在批评中晚唐诗歌时,许学夷经常明确作出诸如“气象风格至此而顿衰”(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第23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异端曲学必起于衰世”(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第24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一类总体判断。与此同时,他亦不乏对中晚唐重要诗人独特风格、文学史意义的冷静思考,产生诸如“晚唐诸子体格虽卑,然亦是一种精神所在”(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第28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等观点,表现出其思考的复杂性。此问题与本文主旨不尽相关,需另行阐释,这里不作展开。 (18)(22)(23)(24)(25)(26)(27)(28)李梦阳:《空同先生集》,第1728页,第1444页,第1441页,第1670页,第1534页,第1468页,第1453页,第1436页,伟文图书出版社1976年版。 (19)何景明:《大复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67册,第271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0)王廷相:《王廷相集》,第417页,中华书局1989年版。 (21)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0册,第582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9)对李梦阳“真诗在民间”这一命题,当代学人一直从不同角度给予很高评价。陈文新的观点在21世纪相关研究中较有代表性。他认为此类精神的实质“在于坦率表达不受礼义拘束的私生活领域中的情怀,与古典诗歌所抒发的公共生活领域的情怀有质的差别”。参看陈文新:《真诗在民间——明代诗学对同一命题的多重阐释》,《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9期。 (30)参看陈建华:《晚明文学的先驱——李梦阳》,《学术月刊》1986年第8期;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第四章“前七子的文学理论”,第113-117页,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31)如魏宏远、孟宁认为:“(王世贞)提出‘有真我然后有真诗’,认为文人学士只有走向民间,抛弃功利化的写作,成为不为某种特定社会主题而进行教化的真我,才能够创作出真诗。”参见魏宏远、孟宁:《从“真诗”到“真我”:七子派对复古运动的修正与完善》,《学术交流》2014年第3期。在笔者所见相关研究成果中,孙学堂的《崇古理念的淡退——王世贞与十六世纪文学思想》(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能较早地反思王世贞“真”观念的限度问题,甚有见地。若能结合细致的文本语境辨析加以论证,则其结论或将更为严密。 (32)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第3327页,伟文图书出版社1976年版。 (33)(34)(35)(36)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第2617页,第2383页,第2388页,第3731页,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 (37)这一观点今人已有较多阐述,此不展开。 (38)纪昀:《云林诗钞序》,《纪文达公遗集》卷九,《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54册,第3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39)王津琥校注:《艺概注稿》,第391页,中华书局2009年版。 (40)真德秀:《问兴立成》,《西山文集》卷三十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4册,第492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41)方孝孺:《刘氏诗序》,《逊志斋集》卷十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5册,第375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