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东晋佛教诗之类型及其嬗变(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5年第201 刘运好 参加讨论

    四 由写景说理到景理圆融:佛教山水体的境界转变
    原始佛教与山林泉壑有着不解之缘,中国佛教亦然。东晋以道安为首的北方僧团,以支遁为首的会稽文人集团,以及以慧远为首的庐山僧团,或结寺名山大川,或徜徉山水泉林。山林泉壑不仅成为名士、名僧超越世俗的精神皈依,而且也作为审美观照对象进入文学领域。因此东晋以还,佛教山水文学渐渐蔚然兴起,其中以佛教山水体诗最为引人瞩目。如果按照时间次序,东晋佛教山水诗可以分三个阶段:康僧渊与张君祖对豫章山水的描绘是第一阶段;支遁与名士对会稽山水的描绘是第二阶段;慧远与僧团对庐山山水的描绘是第三阶段。至宋谢灵运集其成,标志着中国佛教山水诗的完成。而东晋佛教山水诗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写景、说理分离到写景、说理圆融的审美境界的转变。
    沈曾植认为支遁是“康乐总山水庄老之大成”的先导者(13),萧驰将“以山水为题材的诗作”的“观察的起点移至咸康末”(14),似乎都不够准确。从现存的材料看,康僧渊与张君祖赠答诗,不仅是名僧、名士之间最早的赠答诗,而且也因其细致描绘豫章山水而成为佛教山水诗的先导(15)。此组赠答诗打破西晋赠答模式,以描摹山水之景,阐释佛教义理为主体,故就其实质来说,乃是佛教山水诗。如张君祖《赠沙门竺法頵三首》曰:“郁郁华阳岳,绝云抗飞峰。峭壁溜灵泉,秀岭森青松。悬岩廓峥嵘,幽谷正寥笼。丹崖栖奇逸,碧室禅六通。泊寂清神气,绵眇矫妙踪。止观著无无,还净滞空空。外物岂大悲,独往非玄同。不见舍利弗,受屈维摩公。”(其一)“邈邈庆成标,峨峨浮云岭。峻盖十二岳,独秀阎浮境。丹流环方基,瑶堂临峭顶。涧滋甘泉液,崖蔚芳芝颖。翘翘羡化伦,眇眇陵岩正。肃拱望妙觉,呼吸晞龄永。苟能夷冲心,所憩靡不净。万物可逍遥,何必栖形影。勉寻大乘轨,练神超勇猛。”(其三)二诗结构相同,前八句写景,再四句叙述,后六句说理,均以写景开始,叙述为转折,说理为收束。所表达的主旨是强调修证佛法,惟在心空,若刻意栖隐形影,追求性空,亦是心生执着,并非大乘般若之境,所说之理都隐含着劝止竺法頵归隐西山之意。康僧渊《又答张君祖》曰:“遥望华阳岭,紫霄笼三辰。琼岩朗璧室,玉润洒灵津。丹谷挺樛树,季颖奋晖薪。融飙冲天籁,逸响互相因。鸾凤翔回仪,虬龙洒飞鳞。中有冲漠士,耽道玩妙均。高尚凝玄寂,万物息自宾。栖峙游方外,超世绝风尘。翘想睎眇踪,矫步寻若人。咏啸舍之去,荣丽何足珍。濯志八解渊,辽朗豁冥神。研几通微妙,遗觉忽忘身。居士成有党,顾盻非畴亲。借问守常徒,何以知反真。”此诗与张君祖诗结构基本相同,然其中增加了咏怀的内容。其主旨则是赞美竺法頵栖身西山,耽道玄冲,冥寂高尚,齐一万物,栖游方外,超绝尘世;表达追踪其人,舍弃荣华,涤志于佛教八种解脱之境,以期冥照几微,空诸一切。他批评张君祖墨守尘俗,不知隐身丘壑,返璞归真。值得注意的是:此组赠答,虽旨在阐释佛理,却对豫章山水进行了细致描绘。如张诗或写山陵葱茏,云绕峻岭,峭壁流水,青松秀美,上有峥嵘之悬崖,下有寥廓之幽谷;或写云岭巍峨阔远,独如秀美的娑婆世界,下有水流环绕山脚,上有瑶堂俯视山岭,涧出甘泉,崖满灵芝,陵岩耸立,巧得造化之工。康诗写山岭上接紫霄,三辰笼罩,禅室如山岩之朗璧,灵泉洒落,玉润其间,树竦山谷,枝条辉映,和风吹于天籁,回声飘荡相连,凤鸟回翔,虬龙飘雨。张诗描绘豫章山水之灵秀,康诗凸现豫章山水之神奇。然而,张诗写景、说理衔接生硬,缺少连贯的意脉;康诗写景、说理虽比张诗连贯,却并没有达到浑然圆熟的艺术境界。直至支遁的出现,才使佛教山水逐渐走向成熟。
    支遁对佛教山水诗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探索。说理、咏怀与山水描绘大多都能圆融统一。其《咏怀诗》、《述怀诗》七首以及《咏禅思道人》等,都是即境即思,寓目感物而抒写情怀。如《咏怀诗》之三:“晞阳熙春圃,悠缅叹时往。感物思所托,萧条逸韵上。尚想天台峻,仿佛岩阶仰。泠风洒兰林,管濑奏清响。霄崖育灵蔼,神蔬含润长。丹砂映翠濑,芳芝曜五爽。苕苕重岫深,寥寥石室朗。中有寻化士,外身解世网。抱朴镇有心,挥玄拂无想。隗隗形崖颓,冏冏神宇敞。宛转元造化,缥瞥邻大象。愿投若人踪,高步振策杖。”诗人即景叹时,感物玄思,既遥想天台山林美景:石阶峻伟,清风兰林,湍濑清响,云蔼神蔬,灵芝丹砂,重岫石室;又悬想隐居山林的大化之士:超越世网,抱朴守真,挥玄守道,性空无物,玄远澄澈,顺乎自然,达于大道;最后抒发追踪大德、振策山林的愿望。写景抒怀,泯合无迹。而此诗“隗隗形崖颓,冏冏神宇敞”,写山崖颓然而去,万象化为一空,说理与意象二元一体,相生相融。“即色游玄”既是支遁佛教哲学的核心,又是其佛教山水诗歌意境的构成要素。如“品物缉荣熙,生途连惚恍。……大同罗万殊,蔚若充甸网。寄旅海沤乡,委化同天壤”(《咏大德诗》),描写品物光华,与道并生;万象森罗,大同于无,满野葱蔚,笼之于空;寄身鸥鸟之游,则去智忘机,顺乎自然。一切事物的本体都存在于现象之中,宇宙人生的真谛也存在于“万殊”、“蔚甸”的万象之中,是即色证空,而非败色悟空。这种审美境界的产生又与支遁所强调的“凝神玄冥,灵虚响应”的审美心理密切相关,如《咏怀诗》之四:“闲邪托静室,寂寥虚且真。逸想流岩阿,朦胧望幽人。慨矣玄风济,皎皎离染纯。时无问道者,行歌将何因。灵溪眇惊浪,四岳无埃尘。余将游其嵎,解驾辍飞轮。芳泉代甘醴,山果兼时珍。修林畅轻迹,石宇庇微身。崇虚习本照,损无归昔神。暧暧烦情故,零零冲气新。近非域中客,远非世外臣。憺怕无为德,孤哉自有邻。”诗人遁迹林泉,并非是远离众生,而是“近非域中客,远非世外臣”,超越于世而不离于世,在修林石宇的清幽寂静境界中,心境虚空,寂照生命的本根,回归皎洁的本性,解脱世俗的烦恼,澹泊无为,与道为邻。这种在林泉物色中证悟生命的本体,是建立在闲静、寂寥、虚真的审美心理上。由此可见,在支遁少数优秀的佛教山水诗中,山水已经不再是静观的审美对象,而是即色即境,蕴涵着主体生命的体悟;说理与写景也不再截然分开,而即色即空,理寓景中。所以沈曾植曰:“支公模山范水,固已华妙绝论。”(16)当然,以写景始,以说理结,仍然是支遁佛教山水诗的基本特点。这种模式直至谢灵运也依然存在,所以沈曾植又曰:“谢公卒章,多托玄思。风流祖述,正自一家。”但是,正是这部分咏怀山水的诗歌,即思即境,圆融统一,昭示了佛教山水诗艺术上开始走向成熟。而庐山僧团的佛教山水诗整体艺术成就都很高,标志着佛教山水诗真正走向了成熟。
    以慧远为核心的庐山僧团佛教山水诗创作,以庐山山水为描写对象。其基本特点是,山水与佛理浑融一体,完全脱去了写景—说理、说理—写景的刻板结构模式。如慧远《庐山东林杂诗》:“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先写庐山山水之美:崇岩、幽岫、风声、泉响,纷纭沓至,风光满眼。接写诗人登东林而神游的过程:冥游、忘适、挥手、流心,身虽不能至,而神已入境。最后抒发神游的感悟:惟有展翅云天,才能升腾九霄,庐山山水的灵秀与无欲平正的佛心归趣妙同,缘色而悟,即超越三界,顿入佛境。山水、神游、悟理,因“栖神迹”之想象而融为一体。所以,庐山既是人间灵境,也是佛教圣境。写景,以声之希,泉之滴,化动为静;气之清,岫之幽,化浓为淡。叙述,以抚云门,辟灵关,化无形为有形;叩玄扃,感至理,缘有形而入无形,几乎已经达到了艺术的化境。其《游石门诗》前有序言,细致描写了游览之经过、山水之奇丽,以及所顿悟之佛理,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其诗类似佛经之颂,具有总括序文的意味。首先概括因无端而生超然兴致,借石门之游而发之;然后描述游览之时迎风褰衣,如在云端,遥望山崖,如登仙境,驰步山岩,身体轻盈,举首如登仙人宫门,恍若凌空虚度;最后写仿佛见到仙人端坐虚轮之上,因此而顿悟神仙终究与物同化,未若物我俱灭、体证终极的涅槃境界。从结构上说,抒写游览之缘由、感受,以及顿悟之佛理,一气浑成,有结构而无结构之迹;从说理上说,由“矫首登灵阙,眇若凌太清”的飘然若仙之感,而引出“端坐运虚轮,转彼玄中经”的神仙之想象,从而顿悟“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过渡自然,不落斧痕。同样进入一种艺术的化境。《游石门诗》另有刘程之、张野和王乔之和诗三首,以王乔之和诗最有特色:“超游罕神遇,妙善自玄同。澈彼虚明域,暖兹尘有封。众阜平寥廓,一岫独凌空。霄景凭岩落,清气与时雍。有摽造神极,有客越其峰。长河濯茂楚,险雨列秋松。危步临绝冥,灵壑映万重。风泉调远气,遥响多喈嗈。遐丽既悠然,余盼觌九江。事属天人界,常闻清吹空。”起调四句说理,稍显平弱,然其写景、叙述则别有特色。写登高远眺,本是山岭绵延,却是平坦寥廓,独有一峰凌空,九霄云影依岩落下,清气葱岭和谐一体。孤标之峰造神化之极,然游客越其峰巅,见长河滋润茂盛之楚木,惊雨飘落郁郁之秋松,下临绝冥,山壑万重,飘风吹落泉雨,山气湿润,远处鸟声和鸣,悠扬入耳。远处之秀丽悠然而逝,惟有九江映现眼前,虽在天人之间,却如闻清泠空澈之佛音。写景上,移步换形,写出不同视角所见景物的特点;用词上,用“平”写远望众山之特点,用“独”状孤峰独峙之情状,用“列”摹惊雨落下之视觉,都准确灵动;而且结构上,叙事融入写景之中,说理亦由眼前之景自然引出,一气贯注,境界圆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庐山僧团的佛教山水诗创作,写出了庐山山水的特点,在这一点上又超越了支遁,直接沾溉了谢灵运。由此可见,佛教山水诗由张君祖与康僧渊发端,经支遁之发展,到慧远已经完全成熟,至谢灵运惟集其成而已。这种文学嬗变的轨迹似乎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东晋佛教文学的勃兴,有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佛教独特的认知方式,部分地解构了中国传统的诗学理论;佛教天国的奇异境界,扩大了中国诗歌的表现领域;佛教缘起性空的般若学说,不仅强化了诗人对现象界的关注,使玄言诗开始自觉营造诗歌意象,而且缘色而空,使诗歌从质实走向空灵,由体物说理走向象意圆融。无论是玄言、赠答,还是颂赞、山水,其说理类型之不同,表现内容之变化,表达模式之转换,审美境界之形成,都与佛教及佛教文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言以蔽之,佛教文学的勃兴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审美特质。中国诗歌的意境从实践到理论都受到佛教及佛教文学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