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东晋佛教诗之类型及其嬗变(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5年第201 刘运好 参加讨论

    二 由抒情谈玄到阐释佛理:佛教赠答体的内容转变
    玄言与佛理的融合,也改变了东晋赠答诗的思想内容与理论形态,从而产生了佛教赠答诗。佛教赠答诗的产生,不仅使赠答对象发生了变化:或发生在名士之间,或发生在方内与方外之间;而且赠答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由抒情谈玄转变为阐释佛理。上文所论述的谢安《与王胡之诗》六章以及郗超《答傅郎诗》六章,均属于名士之间的佛教赠答诗,其内容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佛教义理对赠答诗的说理渗透。而方内与方外的赠答诗,其内容的转变则主要表现于方内与方外在精神蕲向、生存方式选择上的冲突与融合。这种二元并存的现象最为真切地反映了华夏文化与异域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复杂关系,既为赠答诗注入新的内容,又能显现东晋赠答诗的发展变化。
    精神蕲向选择上的融合,生存方式选择上的冲突,是名士与名僧赠答诗的主要内容。随着佛教浸染日深,名士、名僧交游日广,栖心佛教,成为名士、名僧共同的精神蕲向。然而身居方内,追求精神超越于方外,是名士基本的生存方式,这与僧侣强调身心双修,显然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也形成了名士与名僧精神蕲向上的融合与生存方式选择上的冲突的并存局面。现存的以阐释佛理为主题的名士、名僧之间的赠答诗当以张君祖与康僧渊之赠答为最早⑤。这两组六首赠答诗,完全摆脱了此前赠答诗的模式,以玄言诗形式,讨论佛教义理。如张君祖《赠沙门竺法頵三首》之二:“至人如影响,灵慧陶亿劫。应方恢权化,兆类蒙慈悦。冥冥积尘昧,永在岩底闭。废聪无通照,遗形不洞灭。明哉如来降,豁矣启潜穴。幽精沦朽壤,孰若阿维察。遥谢睎玄畴,何为自矜洁。”诗以道家的“至人”、“玄畴”指代浮屠、佛境,谓佛如物影回声,须臾不离,陶养天地;以方便法门,化育兆类。众生冥昧,永闭尘岩,虽去聪明、遗形骸,亦不能洞察万物的生灭。惟有如来,智照幽微;阿维经卷,论入朽壤。虽远离西山,也可遥见佛境,何必一定要归栖西山而自作矜洁呢?诗所强调的核心是般若之“性空”,而不是所处之“境空”,由此也可见佛教渗透于士大夫之初所带有的世俗化倾向,故竺法頵辞归西山,诗人“作诗以赠,因亦嘲之”。然康僧渊《代答张君祖诗》则曰:“真朴运既判,万象森已形。精灵感冥会,变化靡不经。波浪生死徒,弥纶始无名。舍本而逐末,悔吝生有情。胡不绝可欲,反宗归无生。达观均有无,蝉蜕豁朗明。逍遥众妙津,栖凝于玄冥。大慈顺变通,化育曷常停。幽闲自有所,岂与菩萨并。摩诘风微指,权遒多所成。悠悠满天下,孰识秋露情。”诗谓森罗万象与本体性空判然有别,惟有心性冥寂,才能会通精灵,一切运化无不归之本原,以无名贯之。若舍本逐末,必生悔吝之情,何不断绝欲望,归于“无”宗,超越尘俗,齐一有无,逍遥佛法,栖寂玄冥之境,发大慈悲,化育万物!虽冥寂与菩萨有别,然亦如摩诘所谕之佛教微旨,以入世为方便法门。然而,芸芸众生孰能识其明净的本性!因为僧渊强调身心双修,认为张君祖“未能冥达玄通”,故作此诗以阐明佛理。虽然名士、名僧都笃信佛教,然而张君祖强调“遥谢睎玄畴,何为自矜洁”,惟在精神超越方外,故不赞成竺法頵归栖西山,故以诗“嘲之”;康僧渊强调“逍遥众妙津,栖凝于玄冥”,身心皆在方外,认为张君祖“未能冥达玄通”,故作诗反唇相讥。精神蕲向一致,生存方式的选择却不同,从而形成了名士、名僧在文化上融合与冲突二元并存的现象。
    生存方式选择上的融合,精神蕲向选择上的冲突,也是方士与名僧赠答诗的内容之一。虽然方士与僧侣都选择一种超越方外的生存方式,但是在精神蕲向上僧侣皈依佛门,方士信奉仙道,二者不同,因此造成道、佛冲突与交融并存。如《法苑珠林》卷六一载:“有外国道人名僧佉咤,寄都下长干寺。……时有一人,姓张名奴,不知何许人,不甚见食而常自肥悦,冬夏常着单布衣。佉咤在路行,见张奴,欣然而笑。佉咤曰:‘吾东见蔡豚,南讯马生,北遇王年,今欲就杯渡。乃与子相见耶?’张奴乃题槐树而歌曰:‘蒙蒙大象内,照曜实显彰。何事迷昏子,纵惑自招殃。乐所少人往,苦道若翻囊。不有松柏志,何用拟风霜。闲豫紫烟表,长歌出昊苍。澄虚无色外,应见有缘乡。岁曜毗汉后,丽辰傅殷王。伊余非二仙,晦迹之九方。亦见流俗子,触眼致酸伤。略谣观有念,宁曰尽矜章。’佉咤曰:‘前见先生,禅思幽岫,一坐百龄,大慈熏心,靖念枯骨。’亦题颂曰:‘悠悠世事,惑滋损益。使欲尘神,横生悦怿。惟此哲人,渊觉先见。思形浮沫,瞩影遄电。累踬声华,蔑丑章弁。视色悟空,玩物伤变。舍纷绝有,断习除恋。青条曲荫,白茅以荐。依畦啜麻,邻崖饮洊。慧定计昭,妙真曰眷。慈悲有增,深想无倦。’”⑥张奴乃修炼仙道的方士,所以其诗承认茫茫万象的真实存在,认为苦于执着佛理,不往仙乡,是“迷昏”、“纵惑”。惟有志向高洁,澄心方外,优游于烟霞之表,超越于声名之外,方可隐迹而至九天方外。佉咤乃虔心向佛的僧侣,所以其诗指出,众生惑于世事损益,悦于精神超越。惟有佛教先哲,才能觉悟解脱。视宇宙形影如“浮沫”、“遄电”,超越尘世,因色悟空,断俗入无。在畦陇山林之中,修证定慧本性。显然,张奴表现的是神仙境界,而佉咤描绘的是佛教境界。虽都是超以方外,宗归毕竟不同。这也揭示了佛道文化冲突与融合并存的现象。
    此外,精神蕲向与生存方式选择上的双重冲突,也是在家与出家之人赠答诗的主要内容。由于佛教徒毁发弃家,以牺牲家庭伦理为代价。这种非此即彼的生存方式的选择,就无可避免地造成僧俗之间的冲突。竺僧度与其妻杨苕华的赠答诗,则是僧俗之间生活方式选择发生冲突的典型代表。《高僧传》卷四载:竺僧度,俗名王晞。出家前,求同郡杨德慎女苕华为妻,未及成婚,苕华父母双亡,度母亦卒。度睹世代无常,乃舍俗出家。苕华服丧毕,作与度书,并赠诗五首,其一曰:“大道自无穷,天地长且久。巨石故叵消,芥子亦难数。人生一世间,飘若风过牖。荣华岂不茂,日夕就雕朽。川上有余吟,日斜思鼓缶。清音可娱耳,滋味可适口。罗纨可饰躯,华冠可耀首。安事自剪削,耽空以害有。不道妾区区,但令君恤后。”度复书,亦答诗五首,其一曰:“机运无停住,倏忽岁时过。巨石会当竭,芥子岂云多。良由去不息,故令川上嗟。不闻荣启期,皓首发清歌。布衣可暖身,谁论饰绫罗。今世虽云乐,当奈后生何。罪福良由己,宁云己恤他。”⑦苕华赠诗以现世为着眼点,强调修身利己。谓大道无穷,巨细相融,方内亦可得道。况且人生短暂,荣华易凋,所以应当享受世俗人生之欢乐,不可剪发去家,溺于佛教之“空”,妨害现“有”之乐。而僧度答诗以来世为着眼点,强调修己度人。谓运化不息,故有川上之嗟;巨细一空,方闻皓首清歌。世俗虽乐,不可修行后世;既不修己,何能超度世人?这类赠答诗,一方面真实展示了佛教与世俗伦理的悖离,因此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生活方式选择上的冲突;另一方面也说明佛教已经渗透于社会的底层生活之中。
    佛教赠答诗在心灵交流的层面上,真实揭示了佛教文化与中土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二元并存的状态。从精神层面上说,以交融为主;从存在层面上说,以冲突为主。随着佛教本土化过程的完成,佛教不仅成为精神文化滋润着苦难人生,而且也成为一种合理的存在而影响了社会结构。在形式上,这类诗歌尤其是名士之间的佛理赠答诗,与一般玄言诗并无显著差别,惟在玄言中浸润佛理而已。但是方内与方外的佛教赠答诗——特殊的创作主体和酬赠对象,由抒情谈玄而转向阐释佛理的内容变化,使东晋赠答诗也表现出与前代不同的风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