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纬书《河图》与《山海经》之关系——兼谈《河图》的地学与文学价值(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研究》2015年第201 刘湘兰 参加讨论

    二、《河图》对《山海经》昆仑山神话体系的继承与发展
    汉代《河图》建构了一个宏大的世界地理框架。这个世界地理框架由天、地及地下世界组成。唐徐坚《初学记》引《河图括地象》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昆仑之墟,下洞含右,赤县之州,是为中则。”(23)指出昆仑所在的赤县是地理中心,地上九州从四方环绕之。《河图》又云:“凡天下有九区,别有九州。中国九州名赤县,即禹之九州也。上云九州八柱,即大九州,非《禹贡》赤县小九州也。”(24)战国邹衍认为:“所谓中国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名曰赤县神州,而分为九州。绝陵陆不通,乃为一州。有大瀛海圜其外,此所谓八极,而天地际焉。”(25)《河图》所论与之合若符契,故陈槃据此认为《河图》“大九州”之说源于邹衍之学说(26),这是很有见地的。
    汉代谶纬学说与邹衍齐学有千丝万缕之关联,这点毋庸置疑。需进一步说明的是,《河图》对“大九州”说的发展及创新,具有更丰富的时代特征。在《河图》建构的世界地理框架中,有一个核心——昆仑山。上文所引邹衍“大九州”说并没有提及昆仑山,而《河图括地象》则明言;“地部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八十城市绕之。”(27)已将昆仑山视为大九州的中心。纵观《河图》,昆仑山是沟通天、地、地下的中心枢纽所在。《河图括地象》言:“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28)又言:“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29)《河图始开图》云:“昆仑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30)而在《河图玉版》等篇目中,其记述殊方异域时也以“昆仑”为地理中心向四方辐射而去,往往以“从昆仑以北”、“昆仑以西”、“昆仑之东”等语引起叙述。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那么以昆仑山为世界中心的地理观念,其渊源何自呢?我们知道,先秦记载地形地貌、风土风物的作品主要有《禹本纪》、《山海经》及《禹贡》。《禹贡》是《尚书》中专论九州即“赤县小九州”的地理性文章,该文仅在介绍雍州时提到“织皮昆仑”,然此“昆仑”乃是西戎部落之名,而非山名。《禹本纪》、《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其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迁云:“《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31)可知《禹本纪》也是地理博物类作品,书中有许多怪诞的内容。但《禹本纪》在《汉志》中不见著录,而《汉志》又是采自刘向、刘歆父子之《七略》,故可以断定《禹本纪》在西汉末年就已亡佚。因而,纬书《河图》其依据的经典事实上只可能是《山海经》。
    在《山海经》中,昆仑山虽非世界地理之中心,却是《山海经》神话体系中最重要的神山。《西山经》曰:“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32)《海内西经》云:“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33)在《山海经》的世界里,昆仑山是天帝处于下方的都苑,陆吾是主管昆仑山之神,又有“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的开明兽守护着昆仑山,而且“开明北有……不死树”(34),“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35)。
    在昆仑神话体系中,除陆吾、开明兽及众神巫外,还有一位更重要的神人,这就是《大荒西经》所记述的西王母。在早期神话中,西王母的居所有三处,除昆仑外还有玉山和弇山。《西次三经》云:“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36)《穆天子传》则记载“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其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郭璞注曰:“言是西王母所居也。”(37)但是,三山中唯有昆仑山上有不死树及不死药,这就使它的地位、名气远远高于玉山和弇山,故在后世仙话中,西王母长居昆仑山,成为主宰昆仑神域的大神。
    《河图》继承了《山海经》中的昆仑神话体系,除了将昆仑山视为世界地理中心进行描述外,还以汉代神仙学家的思想对之进行了诠释。《河图括地象》言:“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员如削。下有仙人九府治之,与天地同休息。”(38)“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泉东南流入中国,名曰河也。”(39)“昆仑之弱水中,非乘龙不得至。有三足神乌,为西王母取食。”(40)由此可见,在纬书《河图》中,昆仑山已失去了《山海经》原始神话所特有的古朴、粗犷的气息,代之而起的是一个云蒸霞蔚、流光溢彩、仙人云集的仙境,其所涂抹的神仙思想色彩是相当浓厚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