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1卷,第29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②周作人:《周作人文类编》第3卷,第6—7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③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 ④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 ⑤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⑥邱明正:《一个不精确的口号——评“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上海文学》1979年第8期。 ⑦张隆溪:《作品本体的崇拜——论新批评》,《读书》1983年第7期。 ⑧赵宪章、曾军:《新时期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与反思》,《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⑨参见郭绍虞:《文学观念与其含义之变迁》,《东方》1927年第25卷第1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文与道的问题》,《武汉大学文哲季刊》1930年第1卷第1期。 ⑩钱钟书:《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新月月刊》第4卷第4期,1932年11月1日。 (11)(16)(27)(30)(37)(44)(49)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第615页,第978—979页,第1024页,第664页,第611页,第989—990页,第670页,中华书局2001年版。 (12)陈杏珍、吴继周点校:《曾巩集》,第184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13)(22)(23)(29)(36)刘真伦、岳珍校注:《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1页,第866页,第147页,第700页,第982页,中华书局2010年版。 (14)(15)(24)(43)《柳宗元集》,第616页,第742页,第873页,第886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17)(51)成复旺等:《中国文学批评史》第2册,第315页,第306页,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18)(42)王气中:《艺概笺注》,第105页,第73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9)(31)唐武标校:《王文公文集》上册,第38页,第4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0)吴芳吉:《再论吾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学衡》第21期,1923年9月。 (21)班固:《汉书》第8册,第2524页,中华书局2000年版。 (25)曾枣庄、金成礼:《嘉祐集笺注》,第328—3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6)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第2069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28)转引自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32)陈克明点校:《周敦颐集》,第35—36页,中华书局1990年版。 (33)(39)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第3305页,第3319页,第3318页,第3309页,第3319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34)王孝鱼点校:《二程集》,第239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35)吴炫:《中国古代三大文学观局限分析》,《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 (38)王延梯选注:《王禹偁诗文选》,第24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40)(53)朱熹:《朱子全书》第22册,第1728页,第365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1)朱东润:《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中册,第33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45)(46)(5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62页,第124页,第9—1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7)柳开:《应责》,见《全宋文》第6册,第366页,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8)石介:《上蔡副枢密书》,见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第143—144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50)杨天宇:《礼记译注》,第8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2)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第6册,第35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