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典戏曲的文体渊源的讨论,多集中于音乐、舞蹈、诗词、小说、说唱文学等艺术样式,其与历史著作的关系,研究者却鲜有论及。究其原因,似乎是二者的关联不像戏曲与其他艺术样式那样显豁。实际上,古典戏曲兼具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的特性,就其叙事特征而言,深受历史著作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于题材的采摭史籍、主题的经世意识、作家的叙事态度、剧本的时空处理等诸多方面。 剧情以线性时间排序 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入手,最能见出古典戏曲在时间处理上的特点。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就长短而论,悲剧力图以太阳的一周为限”,但亚氏所言到底是对“剧作长度”(一部剧作应能在一个白天内演完)的限制,还是对“时间一律”(一部剧作的剧情时间跨度不应超过一天)的要求,研究者尚有分歧。16世纪,意大利诗人钦提奥首先提出,“太阳运行一周”指剧情的时间;意大利文学批评家卡斯特尔维屈罗在注释《诗学》时,又进一步指出,“事件的时间应当不超过12小时”。17世纪,法国戏剧理论家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总括出一个戏剧创作不可违背的法则:“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这即是被西方古典主义剧作家奉为金科玉律的“三一律”。很多西方戏剧作品,无论是诞生于亚里士多德“时间一律”观念提出之前的作品,还是创作于浪漫主义作家突破“三一律”限制之后的作品,都或恪守或基本遵循这一原则,尽量缩短剧情的时间跨度。 中国古典戏曲在时间处理上则完全没有这样的限制,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所批评的“开口是黄口小儿,终场是白发老翁”的时间处理方式,在中国古典戏剧里比比皆是。元杂剧如《窦娥冤》、《赵氏孤儿》,宋元南戏如《张协状元》、《琵琶记》,明清传奇如《牡丹亭》、《桃花扇》,在剧情上都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跨度,而且基本上都是按照故事进展的线性时间线索来编排剧情,极少采用西方剧作家为压缩剧情时间所常用的“回顾式”结构。与时间处理方式相对应,西方戏剧的剧情展开地点通常限制在一地,而中国戏曲则具有“地随时移”的特点,不像西方戏剧那样局限于某个固定的地点。借用东西方绘画的差异作个譬喻,西方戏剧在时空编排上像是一幅“焦点透视”的油画,中国戏曲则更像是“散点透视”的写生长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