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胡小石先生的答覆》 ……转来任访秋先生评拙著《中国文学史上卷》一稿,过蒙谬奖,惶悚奚如!关于任君商榷各点,谨略答复于下: (一)任君谓拙著于各代大家、名家未免轻重倒置。此弊炜亦自知,因讲演时间有限,而各大家皆众所共知,故反于较晦诸名家言之较详。及出版时一仍讲稿之旧,未曾增入,实为疏略。承任君指正,甚感! (二)乐府歌辞,炜意与古诗同一源。在古诗则为五言七言,以入乐府则为长短句,以利于歌唱故耳。有时诗加叠句,即为乐府。如魏武帝之《苦寒行》,王维之《渭城曲》,皆以诗而兼乐府者。故乐府于文学之影响,亦与古诗同(鄙意古诗与乐府但有声之别,无形之别)。 (三)魏晋以降,佛法入中土,影响当时人之思想,炜于《魏晋文学》一章及《谢灵运文学》一节已言之。惟炜意译经在当时文体上影响尚少,不过其传译偈文则为后来无韵诗之祖耳。 (四)弹词与传奇小说之来源,炜于中大“唐以后文学”一课讲演时言之颇详。如讲稿付刊时,当以质之任君。 (五)任君谓炜过于客观,不加批评。此正炜于文学史之立场。 拙作匆匆付刊,疏漏之处,自知甚多。承任君为之指出,实炜所深感而乐闻者。…… 胡光炜 九月十九日 按:《中国文学史讲稿上编》,署名“任访秋”,原载于1933年11月1日出版之《图书评论》第2卷第3期。《任访秋文集》未收。此文主要是针对胡小石先生《中国文学史讲稿上编》一书所作的书评,后另附《胡小石先生的答覆》,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位先生切磋学术的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