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断句的规范与词体的统一(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京)2014年第 李飞跃 参加讨论

    一、词律与词籍中常见的断句错误
    作为一种音乐文学,词的断句不仅受文意影响,还受乐曲、节拍、歌法和传播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词体断句的淆乱。词律与词籍中常见的断句错误,可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因不辨衬字、衬句而误断。衬字、衬句是在词调定格之外,为使歌唱更为动听而增加的字句。在词体中,有时衬字、衬句只对歌唱而非文本具有实际意义。有的词中虽然随意用衬,随衬随了,但衬字或衬句有时也应独立成句。如敦煌词《临江仙》下阕:“每恨经年离别苦,纵然抛弃生涯。如今时世已参差,不如归去。归去也!沉醉卧烟霞。”“归去也”无论作和声或叠唱,都是衬句,应作句断。万树《词律》认为《竹枝》所用“竹枝”、“女儿”,“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顾梧芳《尊前集》原注“竹枝”、“女儿”句下有“枝、儿叶韵”四字,故“竹枝”、“女儿”后当以句断⑥。
    领字是一种特殊的衬字,断句时应确保领起全部内容。柳永《八声甘州》一般断句是:“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妆楼颙望”的是佳人,“想”是领字,领起“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图景。在“佳人”处断开后,容易引起误解,以为“我”在“妆楼颙望”。同样,后两处顿号亦不必断开。
    (二)因不辨韵字而误断。词的用韵多种多样,有暗韵、叠韵、叶韵、通韵、换韵等,句断还是逗断,应具体分析。如《点绛唇》,苏轼云:“今年身健还高宴。”吴琚云:“故人相遇情如故。”舒亶云:“翠华风转花随辇。”同为七字句,其中“健”、“遇”、“转”等字是句中韵⑦,应予逗断。若用韵在换头或句首位置,应予句断。龙榆生将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过片断作:“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而《满庭芳》“红蓼花繁”一词无句中韵,断作“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另立一体⑧。
    叶韵最易误断,如顾夐《酒泉子》“掩却菱花”词应以第二句“收拾翠钿休上面”的“面”字注韵,第三句“金虫玉燕”的“燕”字注叶,第四句“锁香奁”的“奁”字注换平。万树《词律》于“面”字作句,“燕”字不断,未注叶,因而误断⑨。苏易简《越江吟》词中“片片。碧桃冷落谁见”二句,第二个“片”字应注叶,万氏落“谁见”二字,以“桃”字为句,而以“冷落”二字属下句,均误⑩。又如柳永《夜半乐》:“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万树《词律》误认“起”为用韵,王奕清《词谱》认为是叶韵,标为句。“起”字并非词调规定用韵处,柳永及其他作者的同调之词,于此处并不押韵,因此宜逗(11)。不能因为偶然通叶,就破坏词体格律而断开。
    漏韵造成误断,如周端臣《木兰花慢》词中“梅梢尚留顾藉”、“河桥柳愁未醒”,“梢”、“桥”是句中用韵,古今词家每多忽略(1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子”字乃韵脚,应以句断。
    (三)因不审词调而误断。一调作两调而误断,如朱彝尊曾将《绿意》作为《疏影》,万树《词律》“龂龂辨之,连章累幅,力攻朱彝尊之疏,而不知《疏影》之前为《八宝妆》,《疏影》之后为《八犯玉交枝》,即已一调复收”(13)。李甲与仇远《八犯玉交枝》所收词字句皆同,惟李甲词第六七句“空阶烟瞑半开,斜月朦胧”,为上六下四。仇词此二句作“擎空孤柱,翠倚高阁凭虚”,则上四下六。“‘柱’字似叶为差异耳,然‘瞑’字亦可断句,决是一调”,而万树误作两调(14)。
    两调作一调而误断,如李白《连理枝》词云:“望水晶帘外,竹枝寒守,羊车未至。”万树认为应将“竹枝寒”三字与上句并作一句,“守羊车未至”作一句,以为就是宋调《小桃红》之半。焦循则指出李白此词实有二首,其一“麝烟浓馥,红绡翠被”,与“竹枝寒守,羊车未至”正同,“‘守’字下属,岂‘馥’字亦下属耶。且‘竹枝寒守’四字甚佳。‘守羊车未至’,成何语句乎”(15)。
    (四)因不辨句法文理而误断。一是以词句同于文赋之句而误断。《古今诗话》引林逋《咏草词》下阕:“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16)按《点绛唇》之谱,应断为:“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虽然语句违顺,但体现了词调的节奏与声情特点,并不影响对词意的理解。柳永《倾杯》“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一句,周济云:“依调‘损’字当属下,依词‘损’字当属上,亦未易臆为句读也。”(17)如果依词属上,便无句式顿挫变化之致,顿失蕴藉之美。
    二是不辨折腰句而误断。六七言句式居中折断,称“折腰句”。张綖曾将秦观《水龙吟》结拍断为:“望王孙,甚日归来,除是车轮生角。”沈雄《古今词话》讥其“未为知调者”:“若刘后村之‘做先生处士,一生一世,不论资考’,毛幵之‘念素心空在,徂年易失,泪如铅水’,则知六字句之两句与三字句之两句,不可破其断句,而四字末句之空头体,则又可严可不严也。”(18)应断作:“望王孙甚日,归来除是,车轮生角。”
    三是强分特殊句式而误断。强分长短句而误断,如崔液《踏歌词》“调笑畅欢情,未半著天明”二句,万树以“半”字断。崔液别首同句为:“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行”、“光”二字与“情”、“明”二字均叶韵,应作六六句(19)。毛滂《于飞乐》“望西园飞盖,夜月到清尊”两句,万树分为三三四句,亦误。陈匪石肯定了万树不臆断长句的做法,同时也指出其枉断长句之失:“清真《还京乐》,‘奈何客里光阴虚费’、‘中有万点相思清泪’,皆八字,应一气读。‘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说’字‘来’字断句,皆有未安。且‘向长淮底’十九字,一气赶下。而万氏采方千里词,强分句读。”(20)鉴于此,焦循感叹云:“词不难于长调,而难于长句。词不难于短令,而难于短句。短至一二字,长至九字十字,长须不可界断,短须不致牵连。短不牵连尚易,长不界断,虽名家有难之者矣。”(21)
    (五)因用字失校而误断。一是因讹字而误断。叶清臣《贺圣朝》“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三句,《花庵词选》将“闷”字作“更”,断为“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22)。苏轼《荷花媚》“清香深处,住看伊颜色”二句,万树《词律》以“住”字为句,《钦定词谱》将“住”作“任”,属下句(23)。柳永《倾杯乐》“烟和露,偏润长堤芳草”二句,万树以“露”字为逗,据宋本应是“烟和露润,偏绕长堤芳草”(24)。
    二是因脱字而误断。欧阳炯《凤楼春》“斜日照帘罗幌”,万氏以“帘”字为句,注云或当在“幌”字断句。据《钦定历代诗余》,“帘”字前脱“珠”字(25)。蒋捷《解佩令》“绣出华枝红袅”、“被二十四风吹老”两句对应,万树说不应前六后七,恐“绣”字上落一字,“风”字上落“番”字,“被”字当是衬字。故杜文澜认为若有“番”字,则“二十”应为“廿”字之误(26)。
    三是因羡字而误断。毛滂《遍地花》“满枝头新彩云雕雾”,万树谓“或云‘新’字是误多者”。“一笑盈盈吐”句,万树注“吐”字叶,又谓“或云后起七字句,吐字属下”。按《花草粹编》无“新”字,“吐”字属下句,为“吐榴心向谁分付”(27)。张翥《陌上花》“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二句,《词谱》无“香”字,以“衫”字逗(28)。《词律》有“香”字,故于“酒”字断句。蔡松年《月华清》“长记别时,月冷半山环佩”二句,“记”后羡“得”字,致万树以“冷”字断(29)。
    此外,词的上下阕多数对称,句式相同。柳永《长相思》词中“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三句,与上阕相对,并与杨无咎同调词相校,应在“中”字、“稀”字断,于“得”、“日”字断句则误(30)。胡云翼标点《小重山》词句:“一川烟草,浪衬云浮。”施蛰存认为应在“浪”字断,因为“《小重山》下半阕第二句的句法与上半阕第二句的句法是相同的”(3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