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花笺记》:第一部中国“史诗”的西行之旅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京)2014年第 王燕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花笺记》在明末清初的广东一带,曾是独领风骚的民间文学唱本,这本文学史上难得一见的木鱼书,却是“维多利亚时代”来临前夕,以中国式“史诗”率先走出国门的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汤姆斯英译的Chinese Courtship是该作环游欧洲的启航之作。对于当时的英国汉学界来说,身为“印刷者”的汤姆斯染指文学翻译,难免越俎代庖;他的译作,也因用词粗俗、语法错误频仍而被讥为“反韵律的译作”。但在中国诗歌阙如的文化背景下,汤姆斯的坚持与努力,却为中国诗歌的海外译介迈出了艰难的一步。本文结合西方读者的反应和主流媒体的评论,着重分析了《花笺记》选译缘由、“以诗译诗”的文体选择,以及该作在中西文化史上的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来华西士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海外传播”(12CZW04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木鱼书《花笺记》是产生于明末清初的广东说唱文学作品,在东南一隅以文笔声调冠绝一时,所谓“曲本有《西厢》,歌本有《花笺》”。该作全文三万余字,演绎梁亦沧与杨姚仙的才子佳人故事,就内容而言乏善可陈,近现代以来罕为人知,实属正常。不同凡响的是,这部方言作品,在19世纪,意外地搭上了西去列车,成为环球旅游的“世界文学”读本。《花笺记》开启这一国际旅程的发端之作是1824年英国人汤姆斯(Peter Perring Thoms)英译的Chinese Courtship。此后,德、荷兰、丹麦、法译本相继问世。据统计,在19世纪,仅目前所见西译本就有5种文字、6种全译本①。译作语种之夥、游历之广,在早期中国文学西译史上极为罕见。它在西方的影响,以德国诗人歌德(Goethe,1749—1832)的评价臻于至点,他称赞《花笺记》是“一部伟大的诗篇”,并据此创作了闻名遐迩的《中德四季晨昏吟咏》。美国学者梁启昌指出:严格地说,既然歌德看不懂中文,启发歌德灵感的并不是《花笺记》原文,而是汤译《花笺记》。“奇怪的是,虽然汤氏的译作对歌德有一定的影响,但至今似乎尚未有一位现代学者对Chinese Courtship 作一番深入的评价。”②梁氏此论,发表于2008年,几年过去了,关于汤译《花笺记》的研究,依然罕有力作。
    19世纪《花笺记》以多种文字“游历欧洲”,如果说这是它生命的第一春,那么20世纪的“荣归故里”,则可以看作是它生命的第二春。20世纪初期,随着郑振铎、柳存仁、陈铨等著名学者的海外访书与汉籍著录,《花笺记》这部在中国文学转型之际几乎被遗忘的作品,因海外藏本的丰富、歌德的赞赏峰回路转而屡被引述。最近几十年,竟先后出了三个校本。不知是有意的屏蔽,还是无意的忽略,在相关序言中,论其艺术成就,学者们不是引述郑振铎的赞词,就是借用歌德的嘉奖,对于该作在英语世界的真实处境,尤其是汤译本遭遇的种种尴尬,却始终没人提及,这显然不利于现代读者以平常心评估这部作品的真实价值。这种文学批评上“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为笔者平添了一份责任,即,结合汤姆斯的努力与英语世界的反响,还原该作西行之旅的历史生态,进而反思它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承受的重压、承担的使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