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岂止诗句记飘蓬——抗战中西南联大教授的旧体诗作(8)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陈平原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参见陈平原:《永远的“笳吹弦诵”——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追忆及阐释》,(中国台湾)《政大中文学报》第16期,2011年12月;《中国大学西迁的历史、传说与精神》,《南方都市报》2014年8月3日。
    ②相关著述很多,优先推荐以下四种:北京大学等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易社强撰、饶佳荣译:《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闻黎明:《抗日战争与中国知识分子——西南联合大学的抗战轨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③谢幼伟:《抗战七年来之哲学》,初刊《文化先锋》第3卷,第24期,收入贺麟:《当代中国哲学》作为附录,南京:胜利出版公司1945年版,第143—155页。
    ④陈平原:《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6页。
    ⑤参见《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第三部分“谆谆教诲,济济良师”、《抗日战争与中国知识分子》第六章“学术参战”,以及杨绍军:《战时思想与学术人物——西南联大人文学科学术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⑥钱穆:《国史大纲·书成自记》,《国史大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⑦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58页。
    ⑧参见《陈寅恪集·书信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3、244—246页;陈平原:《学者的幽怀与著述的体例——关于〈陈寅恪集·书信集〉》,《读书》2002年第1期。
    ⑨1943年郑天挺因长女由北平来昆明念大学,被困洛阳,借钱以佐路费,此书用以偿还欠债;1946年长女西南联大外文系毕业,北上复校途中飞机失事死于济南,时年23岁。参见《郑天挺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94—395页。
    ⑩郑天挺:《清史探微》,南京:独立出版社1947年版。此“序目”在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增订版《清史探微》中改称《原序》。
    (11)郑天挺:《〈恬盦语文论著甲集〉序》,初刊《图书月刊》三卷一期,1943年11月;见北京大学出版社增订版《清史探微》,第166—167页,以及《罗常培文集》第八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12)《庚辰元夕作时旅居昆明》,《陈寅恪集·诗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9页。
    (13)《独后来堂十年诗存(附跋语)》,《文教资料》1996年第4期,第50页。
    (14)参见《魏建功文集》第五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19—627页。
    (15)浦江清诗中提及西南联大同事汤用彤、钱穆、闻一多、闻宥、余冠英等,但未说是否唱和,故不列入。
    (16)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著《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提及,1943年陈寅恪在广西大学讲学时,牛津大学中国宗教与哲学高级讲师修中诚(Ernest Richard Hughes,1883-1956)来访,和陈寅恪商谈其去牛津工作的构想,双方谈得很愉快(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71页)。
    (17)参见陈乐民:《茶烟香袅逗高歌——从潘光旦〈铁螺山房诗草〉想到的》,《读书》1992年第7期;又见潘乃穆等编:《中和位育——潘光旦百年诞辰纪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6—429页。
    (18)《〈铁螺山房集〉赠主人》,《朱自清全集》第五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27页。另,朱自清1945年5月20日日记称“开始写一首诗”,第二天“下午写成诗《铁螺山房集赠主人》”,《朱自清全集》第十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46页。
    (19)朱自清的“寄怀俞平伯”属于例外。生活在北平的文人学者,同样有自己的唱和圈子,跟漂泊西南的教授不怎么重叠。这与诗文唱酬需要有某种实际交往有关;即便不怎么见面,书信来往总是需要的。
    (20)西南联大化学系教授黄子卿是个特例,抗战中他写了不少旧体诗,还经常带着诗作向中文系教授游国恩请教。可惜的是,这册手抄本诗集,“文革”中不得已烧毁了,只留下了三首。参见黄志洵:《忆黄子卿教授》,《笳吹弦诵情弥切》,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247—249页;以及《游国恩先生学谱》,《游国恩楚辞论著集》第四卷,第411页。
    (21)陈寅恪:《己卯春日刘宏度自宜山寄诗……》,《陈寅恪集·诗集》,第27页。
    (22)刘、陈、吴三诗,载吴学昭整理本《吴宓诗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44—345页。
    (23)《浦江清文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1页。
    (24)参见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69—173页;施蛰存:《〈浦江清文史杂文集〉序言》,《浦江清文史杂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5)参见《辞清华赴浙大将离昆明感成一律》和《仍留联大寄谢浙大诸知友》,载《吴宓诗集》361页;《吴宓日记》第七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5页。
    (26)王季思:《〈浦江清文录·诗词〉序》,《浦江清文录》,第293页。
    (27)《过南平病疟,喜遇声越、季思,匆匆别后却寄》,《浦江清文录》,第316页。
    (28)《同题另成五律一首》,《浦江清文录》,第316页。
    (29)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第198页。
    (30)参见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第156—158页。
    (31)余冠英:《佩弦先生的性情嗜好和他的病》提及:“近十年来他的心境确是常常不舒”,“也许在他胃病较重的时期他常常想到死”(《文学杂志》三卷五期,1948年10月)。
    (32)《圣陶颇以近作多苦言为病,试为好语自娱,兼示圣陶、公权,三叠颜字韵》,《朱自清全集》第五卷,第254页。
    (33)参见《梅贻琦日记(1941—1946)》,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108页;《朱自清全集》第十卷,第199—201页。
    (34)《朱自清全集》第五卷,第302—303页。
    (35)朱自清1943年2月15日日记称:“见萧涤非所作诗,其句律甚好。”1944年6月10日日记又曰:“读涤非的诗,寓意甚好,颇有陈后山诗的风味。”见《朱自清全集》第十卷,第226、294页。
    (36)《吴宓日记》第六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68页。
    (37)梅家玲曾专门讨论“以诗赠答”之风的源起和“赠答诗”的酝酿成形,特别强调其展示的是“精英团队”“仪式行为”与“象征符号”,参见《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57页。
    (38)参见《独后来堂十年诗存附跋记》,《文教资料》1996年第4期,第50、41页。
    (39)冯友兰:《回忆朱佩弦先生与闻一多先生》,《文学杂志》三卷五期,1948年10月。
    (40)参见《吴宓日记》第九册,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98页;以及《吴宓诗集》,第394页。
    (41)南下途中,刘文典撰《有感》:“故国飘零事已非,江山萧瑟意多违。乡关烽火音书断,秘阁云烟内籍微。岂有文章千载事,更无消息几时归。兰成久抱离群恨,独立苍茫看落晖。”《刘文典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93页。
    (42)游宝谅:《游国恩先生学谱》,《游国恩楚辞论著集》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07页。另外,游珏、游宝谅撰《〈游国恩学术论文集〉跋》,提及“父亲善辞章,喜写旧诗。每逢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或感情异常激动,均有诗作。……可惜绝大多数的诗稿都不复存在了。幸好文集中还保留了一篇《论写作旧诗》的文章。”见《游国恩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02页。
    (43)参见《浦江清文录》,第319页;《萧涤非杜甫研究全集附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0、149页。
    (44)此诗写于1943年8月,载《潘光旦选集》第四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571页。
    (45)《浦薛凤回忆录》中册,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144页。
    (46)参见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147、169页。
    (47)参见《潘光旦选集》第四集,第555—556页;《萧涤非杜甫研究全集附编》,第37页;《魏建功文集》第五卷,第623—624页。
    (48)“不寄家书为绝愁,愁来怕看水东流。东流极目滔滔下,家在滔滔水尽头。”见《魏建功文集》第五卷,第624页。
    (49)萧公权称自己此前此后写了两百多首诗,而成都九年竟然写了五百多首。“如果《中国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漂泊西南’的第一个收获,这些诗可以说是我的第二个收获。几位文学修养深厚的朋友鼓励我,与我唱和。我自知望尘莫及,但又欲罢不能。最令我感谢难忘的是朱佩弦(自清)教授。”见萧公权《问学谏往录》,第137页。
    (50)参见《吴宓日记》第六册,第338页;《浦薛凤回忆录》中册,第156页。
    (51)《吴宓诗集》,第2页。
    (52)《吴宓诗集》,第4页。
    (53)《浦薛凤回忆录》中册,第155页。
    (54)《刊印自序》称:“此集编辑体例,有作必收。原待高明读者自为甄选去取,非敢谓集中之诗皆具可存之价值也。”另外,参见吴学昭《整理后记》,《吴宓诗集》,第5、527页。
    (55)参见1926年所作《编辑例言》,《吴宓诗集》,第2页。
    (56)《朱自清全集》第五卷,第138页。
    (57)《朱自清全集》第九卷,第298页。
    (58)这里鲁迅的态度值得注意。正如许广平说的,“迅师对古诗文虽工而不喜作。偶有所作,多应友朋邀请,或抒一时性情,亦每随书随弃,不爱拾集”。参见魏建功:《关于鲁迅先生旧体诗木刻事及其他》,《魏建功文集》第五卷,第547—551页。
    (59)《犹贤博弈斋诗钞·自序》,《朱自清全集》第五卷,第241—242页。
    (60)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初刊《国文月刊》第七十二期,1948年10月,《浦江清文史杂文集》,第23页。
    (61)《朱自清全集》第十卷,第103、109、116、130页。
    (62)《朱自清全集》第十卷,第115、121、166、193页。
    (63)《朱自清全集》第五卷,第269页。
    (64)《陈寅恪集·诗集》,第36页。
    (65)吴学昭整理本《吴宓诗集》,第400页。
    (66)《萧涤非杜甫研究全集》,第13、187—191页。
    (67)萧公权:《小桐荫馆诗词》,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66—67页。
    (68)萧公权:《问学谏往录》,第157—158页。
    (69)参见陈平原《说“诗史”——兼论中国诗歌的叙事功能》,《文化:中国与世界》第二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10月;另见《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8—289页。
    (70)近读陈寅恪妻子唐筼写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避寇拾零》(见《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第287—295页,此前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有节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更加深这一印象。
    (71)罗常培:《临川音系跋》,《罗常培文集》第一卷,第635—639页。
    (72)参见罗常培:《七七事变后北大的残局》,此文初刊《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特刊》,1948年;见《罗常培文集》第十卷,第321—329页。历史系教授孟森后因病重不能离平,“临别时尚执手殷殷,潸然泪下”,参见郑天挺《自传》,《郑天挺纪念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96页。
    (73)魏建功:《廿六年八月八日敌兵入北平,时北大方针未决,十月中始召同人赴长沙,将去北平有作》,《魏建功文集》第五卷,第619页。
    (74)《魏建功文集》第五卷,第619页。
    (75)陈寅恪:《庚辰元夕作时旅居昆明》,《陈寅恪集·诗集》,第29页。
    (76)朱自清:《妇难为,戏示公权》,《朱自清全集》第五卷,第293页。
    (77)《萧涤非杜甫研究全集附编》,第35页。
    (78)《萧涤非杜甫研究全集附编》,第26页。萧涤非《我的回忆》谈及此事始末,见《萧涤非杜甫研究全集附编》,第129页。
    (79)《陈寅恪集·诗集》,第49页。
    (80)“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贺知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81)参见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上册,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9—362页。
    (82)参见《陈寅恪集·诗集》,第24、28、29、42页。其中“乱离骨肉病愁多”句又见1942年的《予挈家由香港抵桂林已逾两月尚困居旅舍感而赋此》(《陈寅恪集·诗集》,第33页)。
    (83)魏建功:《长沙志感》,《魏建功文集》第五卷,第620页。
    (84)《雨僧师五十生日置酒》,《浦江清文录》,第317页;又见《吴宓诗集》,第387页。
    (85)《浦薛凤回忆录》中册,第162页。
    (86)《潘光旦选集》第四集,第556页。
    (87)《读顾亭林诗集》及《大劫一首》,《吴宓诗集》,第326、328页。
    (88)《吴宓诗集》,第327页,又见《吴宓日记》第六册,第243页。
    (89)真正乘船离开天津,是11月10日,参见《吴宓日记》第六册,第248—250页。
    (90)以上各则,见《吴宓日记》第六册,第168、185、212—213、219、224、226—227页。
    (91)参见《吴宓日记》第六册,第207、208、211页。
    (92)此诗作者生前未刊,后曾在《文学杂志》三卷五期(1948年10月)上发表,见《朱自清全集》第五卷,第283页。
    (93)《致俞平伯》(十三),《朱自清全集》第十一卷,第140页。
    (94)据《朱自清全集》第十一卷,第140页。此信写于1943年12月22日。
    (95)俞平伯:《诤友》,初刊《中建》三卷七期,1948年9月5日,见《俞平伯全集》第二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744—748页。
    (96)《致俞平伯》(十四),《朱自清全集》第十一卷,第141—142页。
    (97)参见刘士林:《2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胡迎建:《民国旧体诗史稿》第九章,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8)诗可以“隐情”,或许是沦陷初期周作人选择打油诗这种不入流的文类来表明心迹的缘故,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抗战期间新文学家对旧体诗词的迷恋。参见袁一丹的博士学位论文《北平沦陷时期读书人的伦理境遇与修辞策略》(2013,北京大学,未刊)第二章“动机的修辞——周作人诗文中的自我辩解”,以及“馀论”第二节“隐微修辞”。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对当代中国的旧体诗词写作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且有不少专门论述,参见其《当代中国旧体诗词问题》(赵京华译),《东亚人文》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46—360页。
    (99)《〈诗二首〉跋》,初刊《救亡日报》1937年9月28日,见《王统照文集》第四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20—521页。
    (100)郭沫若称郁达夫的旧体诗“大都是经心之作,可作为自传,亦可作为诗史”,参见郭沫若:《〈郁达夫诗词抄〉序》,《郁达夫诗词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