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总的来说,我们对“中国文学”的把握,必须要建立在一个完整的“中国”认识上。应该认识到,所谓的“中国”与“中国文学”,都不过是历史演变的产物,是一个逐渐生成的过程。而所谓的“中国文学”,也只是一个总体性的命名。其间,包含着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文学的错位式发生,以及相互之间的联动式发展。在“中国文学”这个总体框架之中,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学经验,应该受到同等的尊重。这种历史的、多元的把握“中国文学”的方法,是对历史的尊重。有了这种对历史的尊重态度,我们才可以更好地深入到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文学之中,在一个统一的“中国文学”基础上,去充分认识“中国文学”内在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面性。 目前,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少数民族文学入史的问题。不是说目前没有少数民族文学史,这些年来,学界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但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学史,基本上都是专门史,是民族学意义上的。如何把那些少数民族文学史整合到“中国文学”这个总体框架当中,凸显它们的“中国学”意义,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地方。有鉴于此,我们需要强化“中国文学”内部各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我们需要去研究中国文明内部,各个不同的文明里面不同类型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开展作家与作品的比较研究。20世纪至今,我们已经建立起“中国文学”和世界其他国家文学的比较研究,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也早就建立起来,但是在“中国文学”内部,各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还十分欠缺,这显然是很遗憾的,因为在我看来,这种民族间的文学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文学”,更是建构“中国文学”,推动民族融合,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 注释: ①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71页。 ②参见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③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与地区差异》,胡晓明、傅杰主编《释中国》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5页。 ④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页。 ⑤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1页。 ⑥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3、24页。 ⑦张未民:《何谓“中国文学”?》,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9期。 ⑧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问题》,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⑨陈国恩:《少数民族文学怎样“入史”》,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⑩刘毓庆:《〈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考察》,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1)张光直:《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断片》,转引自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专刊,香港中文大学1969年版,第31页。 (12)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专刊,第39页。 (13)雷海宗:《中国文化的两周》,胡晓明、傅杰主编《释中国》第三卷,第1525页。 (14)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0页。 (15)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页。 (16)(21)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 (17)有关统计数据,参见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06页。 (18)《皮日休诗文选注》,申宝昆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89页。 (19)赵尔巽等:《清史稿》第二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05页。 (20)刘永济:《文学论默识录》,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页。 (22)《陆游诗文选注》,孔镜清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9页。 (23)《满江红》词【怒发冲冠】何人所作,学界久有争论。余嘉锡、夏承焘、张政烺等人皆认为,此词系明人假托岳飞之名所作。不管《满江红》是否岳飞所作,此词为汉人之作,是不争的事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