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在政学、文史、古今之间——吴组缃、林庚、季镇淮、王瑶的治学路径及其得失(7)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陈平原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参见陈平原:《满枕蝉声破梦来——怀念吴组缃先生》,《书与人》1995年第1期;《童心与诗心》,《文汇读书周报》1998年8月29日;《即将消逝的风景》,《中华散文》1998年第5期;《书札中的性情与学问——怀念季镇淮先生》,《学问》1999年第2期;《念王瑶先生》,《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32-264页。
    ②参见陈平原:《〈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小引》,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③张伟:《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中国青年报》2006年10月18日。
    ④季羡林:《悼组缃》,《吴组缃先生纪念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⑤参见孙玉石:《“相见匪遥乐何如之”——林庚先生燕园谈诗录》,《化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⑥张菊玲:《永念恩师——追忆吴先生与中国小说史研究》,《吴组缃先生纪念集》,第166页。
    ⑦参见谢冕、费振刚主编:《开花或不开花的年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8-90、164-165页。
    ⑧参见夏晓虹编:《季镇淮先生学术年表》,《季镇淮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⑨参见孙静:《石韫玉而山辉——深切悼念季来之(镇淮)师》、杨天石:《回忆季镇淮师》,见夏晓虹编:《季镇淮先生纪念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67、68-73页。
    ⑩张中:《文史兼治 品行双修——缅怀业师季镇淮》,夏晓虹编:《季镇淮先生纪念集》,第141-142页。
    (11)钱理群:《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林庚先生对我的影响》,《化雨集》,第77页。
    (12)赵园:《王瑶先生杂忆》,《王瑶和他的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页。
    (13)《北京大学校报》2002年12月5日所刊《林间学者的诗人情怀》(曾华锋),将林庚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为“北大中文四老”,我怀疑是受《书札中的性情与学问》(1999年)一文的影响。
    (14)陈平原:《书札中的性情与学问》,夏晓虹编:《季镇淮先生纪念集》,第122页。
    (15)据北京大学档案馆藏人事处档案:《北京大学教员名单》(1952年12月),参见马越编著:《北京大学中文系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页。
    (16)参见林清晖:《林庚教授谈古典文学研究和新诗创作》,《群言》1993年第11期。
    (17)参阅彭庆生等编:《林庚先生的生平和著作》,《化雨集》,第413页。
    (18)参阅方锡德编:《吴组缃生平年表》,《吴组缃先生纪念集》,第373、377、383-384页。
    (19)参见夏晓虹编:《季镇淮先生学术年表》,《季镇淮文选》第229页。
    (20)1947年复原回到北平后,为了推动学术发展,朱自清布置三位以前的研究生撰写书评,王瑶评林庚的《中国文学史》,季镇淮评贺昌群的《魏晋清谈思想初探》,范宁评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三篇书评都很精彩。
    (21)吴组缃:《读〈阿Q正传〉》《说〈离婚〉》《谈〈春蚕〉》及《〈日出〉漫谈》,分别见《苑外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7-232、233-253、254-283、284-304页。
    (22)参见吕德申:《回忆吴组缃先生》,《吴组缃先生纪念集》,第213页。
    (23)吴组缃:《〈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论贾宝玉典型形象》,《说稗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1-130、146-198页。
    (24)《司马迁》195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初刊,日后多有重印。《闻一多先生年谱》完成于1948年,《朱自清先生年谱》完成于1951年,将两谱从本集抽出,合为一编,附录另外三文,以《闻朱年谱》名义单行,则是三十多年后的事。参见《闻朱年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07-110、193页。
    (25)季镇淮:《挽诗一首》,《来之文录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8页。
    (26)吴组缃:《哭昭琛》,《王瑶先生纪念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27)林庚:《怀念昭琛兄》,《王瑶先生纪念集》,第4页。
    (28)当年的青年教师温儒敏有个观察:“季先生这个主任当得非常超脱,很少过问系里的事情,连开会也不太见得到他老人家,等于是‘甩手掌柜’。”(见温儒敏《书香五院:北大中文系叙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季之所以如此“洒脱”,除了身体不好,更因学校也没准备让他“主政”。
    (29)参见陈徒手:《文件中的王瑶》,《故国人民有所思——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78-193页;钱理群:《读王瑶的“检讨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3期;陈平原:《中文系的使命与情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台大、港中大的“文学教育”》,《清华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30)这篇《在思想改造运动中的自我检讨》手稿,日后收入《王瑶文集》(1995年)第七卷和《王瑶全集》(2000年)第七卷。
    (31)参阅王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检查》,《王瑶文集》第七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598页;《王瑶全集》第七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58-371页。
    (32)参见季镇淮:《回忆四十年代的王瑶学长》,《来之文录续编》,第358页。
    (33)吴小如晚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王瑶)有两次受不了要自杀,都是我劝住了。”参见舒晋瑜《吴小如:我不喜欢凑热闹》,《中华读书报》2014年5月14日。
    (34)陈徒手:《文件中的王瑶》,《故国人民有所思——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第183页。
    (35)参见朱德熙《哭昭琛》,《王瑶先生纪念集》,第12-13页。另外,林庚先生也曾私下对我说:你老师太热心政治了。
    (36)参见夏中义:《清华薪火的百年明灭——谒王瑶书》,《九谒先哲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321-414页;夏中义等:《王瑶:学术先觉与心灵痛史》,《从王瑶到王元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樊骏:《论文学史家王瑶》,《王瑶和他的世界》,第400-459页;钱理群:《我理解的王瑶传统》,《阅读王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18-428页。
    (37)王瑶:《致王德厚》,《王瑶文集》第七卷第635页或《王瑶全集》第八卷第292页。
    (38)参见杜琇编:《王瑶年谱》,《王瑶文集》第七卷第720页或《王瑶全集》第八卷第378页。
    (39)参见袁良骏:《我们为何拔游国恩先生的“白旗”?》,《中华读书报》2009年10月14日;黄修己:《自言自语说自己》,谢冕、费振刚主编:《开花或不开花的年代——北京大学中文系55级纪事》,第21页。
    (40)此外,1958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刊行过一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文学教研室六位教师集体撰写的《林庚文艺思想批判》。
    (41)《前言》,《文学研究与批判专刊》第一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
    (42)张鸣:《人间正寻求着美的踪迹——林庚先生访谈录》,《文艺研究》2003年第4期。
    (43)参见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后记》,《中国文学简史》(上卷)第385页,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198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此书的修订本,林庚进一步加深描述了寒士文学的中心主题、语言诗化的曲折历程,以及浪漫主义的抒情传统,称这“正是先秦至唐代文学发展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修订后记》)。至于原先谈如何学习苏联理论的初版《后记》,则一笔删去。
    (44)参见《〈诗人李白〉三版后记》,《林庚诗文集》第八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关于“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西游记漫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10页。
    (45)“他曾告诉我,走路一定要昂起头来。他一辈子都昂着头,而昂着头的人宛如南山的青松,精神是不老的!”袁行霈:《燕南园62号》,《化雨集》,第18页。
    (46)“批评胡适引导人去为考据而考据,使得学者缺乏整体思考,‘把眼光停留在个别琐碎的事实上’。在学理上,先生主要仰仗闻、朱的探索。”参见陈平原《念王瑶先生》,《当年游侠人》第241页。另,季镇淮在《纪念浠水先师闻一多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中,特别强调闻一多不满足干考据,“他的方法和视野,因时代的关系,实超出了乾嘉学派的代表学者”,见《来之文录续编》,第345页。
    (47)孙玉石:《还原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我——怀念季镇淮先生》,夏晓虹编:《季镇淮先生纪念集》,第77页。
    (48)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近代诗选》小组:《〈近代诗选〉前言》,《近代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49)作为闻一多亲自指导的研究生,季镇淮深受导师政治立场的影响,1945年6月便已加入中国民主同盟。闻一多被暗杀后,季镇淮撰写了好几篇辨析嵇康之死或竹林故事的结局等借古讽今的文章。
    (50)参见倪其心:《季师轶事记趣》,夏晓虹编:《季镇淮先生纪念集》,第52页。
    (51)夏晓虹谈及“文革”前季镇淮深陷“个人兴趣和集体项目之间的冲突与调和”:“1958年后,接连加入1955级文学专业学生们的《中国文学史》写作、《近代诗选》编注、《入境庐集外诗辑》汇录,以及随后参与主编与撰写一卷本《中国文学史大纲》与四卷本《中国文学史》,都让季先生投进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见夏晓虹:《〈季镇淮文选〉前言》,《季镇淮文选》,第3页。
    (52)最有名的故事是读研究生时,吴组缃曾选刘文典的六朝文学课,因在作业中大骂六朝文学乃娼妓文学,被判不及格。刘教授托人带口信,只要改变观点,就可过关。可已经结婚生子的吴组缃宁肯中断学业(因一门课不及格便拿不到奖学金),也不改变观点。
    (53)参见陈平原:《四代人的文学史研究图景》,《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此文以成长并主要活跃于1910-1940年代的学者为第一代;以成长并主要活跃于1930-1960年代的学者为第二代;以成长并主要活跃于1950-1980年代的学者为第三代;以成长并主要活跃于1980年代至世纪末的学者为第四代。
    (54)关于百年中国的“文学教育”,参见陈平原:《“中文教育”之百年沧桑》,《文史知识》2010年第10期,以及个人专著《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5)《〈中国文学史〉自序》,《林庚诗文集》第三卷,第6页。
    (56)参见张鸣:《林庚先生谈文学史研究》,《文史知识》2000年第2期。
    (57)参见马嘶:《林庚评传》第四章“厦大十年”第二节“在厦大研治中国文学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8)张鸣:《人间正寻求着美的踪迹——林庚先生访谈录》,《文艺研究》2003年第4期。
    (59)参见程毅中:《少年精神与童心》,《化雨集》,第3页;商伟:《与林先生相处的日子》,《化雨集》,第112页。
    (60)王瑶:《评林庚著〈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古代与现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6页。
    (61)参见王瑶:《评林庚著〈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古代与现代》,第296-305页。类似的批评还有:“在这部书中,历史和时代的影子都显得非常淡漠,我们像把许多时代和生活情形都有参差的文人,以一个标准或精神来平列地加以欣赏和考察。这样,‘诗的’特点自然会超过了‘史的’。”
    (62)《〈中国文学史〉朱佩弦先生序》,《林庚诗文集》第三卷,第5页。
    (63)《〈中国文学史〉朱佩弦先生序》,《林庚诗文集》第三卷,第3页。据王瑶称,朱自清曾去信:“书评已读过了,写得很好。意见正确,文章也好。虽然长些,我想不必删。”参见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初版后记》,《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页。
    (64)参见《〈中国文学史〉朱佩弦先生序》,《林庚诗文集》第三卷,第5页。
    (65)林庚著《中国文学简史》上卷写到唐代为止,1954年9月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初刊,此书《后记》称:“解放后时常想修改以前出版的那本《中国文学史》,可是几次动笔,都感到无从下手,最后只好来重写一部。”而包含下卷的《中国文学简史》1995年7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作者在《后记》中称:“下卷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写成,很对不起许多读者们,四十年来这一直是我一件心事。”
    (66)参见孙玉石:《“相见匪遥乐何如之”——林庚先生燕园谈诗录》,《化雨集》,第52页。读朱自清日记,猜想此事乃林庚本人主动争取,系主任朱自清大力协助,校方才予以通融的。朱自清1933年3月1日日记称:“早见张教务长,谈林庚事,予未细思,以为其事定不合理,后林来讨论,又与江清商量,觉林说亦不为无理,予之无定见,可哂之至(此昨日事)。”(《朱自清日记》第九卷,第202页)同年5月1日朱自清日记:“晚读林庚诗,其旧作颇婉曲清新,层层剥进,与二年前之作迥异,其新作独行其是,全不用论理的联系,意境力求深僻,亦有幽致,但不易解,读时大抵半凭猜测也。”(《朱自清日记》第九卷,第215页)虽没明说,但据时间及内容推断,这两则日记关涉林庚之以诗集为毕业论文。
    (67)参见孙玉石:《“相见匪遥乐何如之”——林庚先生燕园谈诗录》,《化雨集》,第57页、61-62页。
    (68)《朱自清全集》第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页。
    (69)《朱自清全集》第九卷,第360页。
    (70)《朱自清全集》第九卷,第361页。
    (71)《朱自清全集》第九卷,第36页。
    (72)《朱自清全集》第九卷,第408页。
    (73)参见《〈林庚诗选〉后记》,《林庚诗文集》第九卷,第139页。
    (74)参见王瑶:《自我介绍》及《治学经验谈》,《王瑶文集》第七卷,第99、450页,《王瑶全集》第八卷,第103页;第七卷,第218页。
    (75)参见《坷坎略记》,《王瑶文集》第七卷,第434-439页;《王瑶全集》第七卷,第201-207页。
    (76)赵俪生:《宛在的音容》,《王瑶先生纪念集》,第15页。
    (77)季镇淮:《回忆四十年代的王瑶学长》,《来之文录续编》,第358页。
    (78)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初版后记》,《中古文学史论》,第252页。
    (79)《〈中古文学史论〉重版题记》称:“文学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既不同于以分析和评价作品的艺术成就为任务的文学批评,也不同于以探讨文艺的一般的普遍规律为目标的文艺理论;它的性质应该是研究能够体现一定历史时期文学特征的具体现象,并从中阐明文学发展的过程和它的规律性。”《中古文学史论》,第2页。
    (80)参见吴组缃:《〈山洪〉重版题记》,《宿草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10页。
    (81)参见方锡德:《吴组缃生平年表》,《吴组缃先生纪念集》,第379、381页。
    (82)吴组缃:《〈吴组缃作品选〉序言》,《苑外集》,第178页。另外,1985年,吴组缃在回答为何1949年以后没有写长篇的提问时称:“1949年以后,我在学校里教书,太忙了,没有时间搞创作。”参见吴组缃:《答美国进修生彭佳玲问》,《苑外集》,第133页。
    (83)参见郭良夫:《怀念来之》,《季镇淮先生纪念集》,第43页。
    (84)《“七十二”》,《闻一多全集》第一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07页。
    (85)参见杨天石:《回忆季镇淮师》、孙文光:《继往开来,义不容辞——记季镇淮先生与“龚学”》、张中:《文史兼治,品业双修——缅怀业师季镇淮》、夏晓虹:《以学为乐,以史为志——季镇淮教授印象》,《季镇淮先生纪念集》,第72、132、143-144、161页。
    (86)参见陈平原:《知识、技能与情怀——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上),《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87)参阅葛晓音:《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林庚先生的古代文学研究》,《化雨集》,第172-196页。
    (88)林庚:《悼念组缃兄》,《吴组缃先生纪念集》,第17页。
    (89)参见林庚:《两点想法》、《人间正寻求着美的踪迹——林庚先生访谈录》,《林庚诗文集》第九卷,第132、306页。
    (90)当记者问林庚“写作和教学您更看重哪个”时,林庚的答复很干脆:“我先是诗人,后是教授。”参见曾华锋:《林间学者的诗人情怀》,《北京大学校报》2002年12月5日。
    (91)王瑶很少写诗,更不写小说;季镇淮从西南联大到北大,一直写旧体诗,但不谋求公开发表。
    (92)1999年我在《念王瑶先生》中提及,王先生晚年为台湾大安出版社编过一部题为《从古典到现代》的自选集,可惜出版社出于销售考虑,改为《中国文学纵横谈》。当初撰文时全凭记忆,后来发现王先生书札,初拟的书名是《中国文学:古代与现代》。于是,我按先生思路,为北大出版社编辑了同题文集,于2008年刊行。
    (93)陈平原:《念王瑶先生》,《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第236页。
    (94)林庚:《〈中国文学史〉自序》,《林庚诗文集》第三卷,第6页。
    (95)《〈中国文学史〉朱佩弦先生序》,《林庚诗文集》第三卷,第4页。
    (96)林庚:《我的楚辞研究》,《林庚诗文集》第九卷,第230页。
    (97)张鸣:《人间正寻求着美的踪迹——林庚先生访谈录》,《化雨集》,第395页。
    (98)林庚:《纪念佩弦先生》,《林庚诗文集》第九卷,第69-70页。
    (99)吴组缃:《敬悼佩弦先生》,《拾荒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5-205页。
    (100)吴组缃:《敬悼佩弦先生》,《拾荒集》,第202页。
    (101)季镇淮:《回忆朱佩弦自清先生》,《来之文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42页。
    (102)《朱自清日记》第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页。
    (103)《朱自清全集》第九卷,第36页;第十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99页。
    (104)《朱自清全集》第十卷,第237页。
    (105)《朱自清全集》第九卷,第482页。
    (106)《朱自清全集》第十卷,第454、455、465、467、474、489页。
    (107)《朱自清全集》第九卷,第210与399页,以及221、343页。
    (108)《朱自清全集》第九卷,第277-278页。
    (109)孙玉石:《“相见匪遥乐何如之”——林庚先生燕园谈诗录》,《化雨集》,第63页。
    (110)《朱自清全集》第十卷,第140页。
    (111)《朱自清全集》第十卷,第151页。
    (112)《朱自清全集》第十卷,第173、209、267、298页。
    (113)《朱自清全集》第十卷,第326、329页。
    (114)朱自清1946年4月20日及5月25日、1947年5月10日日记,见《朱自清全集》第十卷,第400、405、454页。
    (115)《朱自清全集》第十卷,第199、200-201、209页。
    (116)季镇淮:《纪念佩弦师逝世三十周年》,《来之文录》,第433页。
    (117)《朱自清全集》第十卷,第225页。
    (118)朱自清1943年5月19日日记:“王瑶告我,一多让他报考我们的文学研究所,并答允他可能被聘为兼职助教,此事一多从未让我知道。”《朱自清全集》第十卷,第242页。
    (119)参见《朱自清日记》第十卷,第390-399页。
    (120)参见陈平原《六位师长和一所大学——我所知道的西南联大》,《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11月12日。
    (121)陈平原:《八十年代的王瑶先生》,《文学评论》2014年第4期。
    (122)陈平原:《大师的意义以及弟子的位置——解读作为神话的“清华国学院”》,《现代中国》第六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123)王瑶:《念闻一多先生》,《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0页。
    (124)王瑶:《我的欣慰与期待——在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诞生九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文艺报》1988年12月10日,载《王瑶文集》第七卷第80-84页或《王瑶全集》第八卷第83-87页。
    (125)徐葆耕:《释古与清华学派》,《清华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此文又见徐著《释古与清华学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6)参见陈平原:《大师的意义以及弟子的位置——解读作为神话的“清华国学院”》。
    (127)《朱自清全集》第十卷,第502页。
    (128)参见冯友兰:《中国近年研究史学之新趋势》,1935年5月14日《世界日报》;《近年史学界对于中国古史之看法》,《骨骾》第62期,1935年5月;《〈中国经济史〉序》,1936年12月4日《北京晨报·思辨》第64期;《〈古史辨〉冯序》,《古史辨》第六册,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版。
    (129)关于早期清华如何经历游美肄业馆、清华学堂、清华学校、新旧制并存四个时期,参见杨振声《为追悼朱自清先生讲到中国文学系》,《文学杂志》3卷5期,1948年10月。
    (130)参见陈平原:《“文学”如何“教育”——关于“文学课堂”的追怀、重构与阐释》,(香港)《中国文学学报》创刊号,2010年12月。
    (131)《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概况》,初刊《清华周刊》35卷第11、12期《向导》专号,见《朱自清全集》第八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05-407页。
    (132)参见王瑶:《先驱者的足迹——读朱自清先生遗稿〈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文艺论丛》第十四辑,1982年2月。
    (133)齐家莹编撰:《清华人文学科年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134)参见陈平原《知识、技能与情怀——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上)。
    (135)张鸣:《人间正寻求着美的踪迹——林庚先生访谈录》,《文艺研究》2003年第4期。
    (136)陈平原:《为人但有真性情——怀念王瑶师》,《鲁迅研究》1990年第1期;《王瑶先生纪念集》,第275页。
    (137)参见陈平原:《即将消逝的风景》,《中华散文》1998年第5期;又见《老北大的故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213页。
    (138)参见陈平原《八十年代的王瑶先生》,《文学评论》2014年第4期。
    (139)“我们只能说,民国大学之所以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题,潜在的因素是公众对当下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满,希望借此展开分析、反省与批判。”参见李浴洋:《陈平原:在追摹时回味,在鉴赏处反省——关于民国大学》,《同舟共进》2014年第7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