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格非小词典或桃源变形记——“江南三部曲”阅读札记(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当代作家评论》 2012年 敬文东 参加讨论

    5、花家舍(之二)
    从叙事学的角度看,《人面桃花》对梦境有着神奇、夸张、敲骨吸髓般的利用[1]。王观澄被杀之后不久,就既诡异、又出人意料地进入到陆秀米的梦中——就像几天前,花家舍的五当家粗暴地进入到秀米的处女身,那个曾经初次流血的孔道。王总揽把很忧伤地告诉“莫知其所终”者的亲生女儿:“花家舍迟早要变成一片废墟瓦砾,不过还会有人重建花家舍,履我覆辙,六十年后将再现当年盛景。光阴流转,幻影再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怜可叹,奈何,奈何。”(《人面桃花》,第100页)看起来,王观澄就像列斐伏尔笔下的那个“社会展望学家”(prospectiviste)[2],非常清楚桃源梦的传染性究竟意味着什么,深知魔念总是薪火相传般,像永远不被磨损的接力棒一样,会被不断地往下传递:它们都将被六十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郭从年稳稳地接在手中。和王观澄一样,林彪的“四野”战士,军人出身的郭从年,费尽周折,也成功地将小小的花家舍变作了真资格的桃花源,只是名字被改为更具时代特色的“花家舍人民公社”。从“江南三部曲”的叙事语调中不难推测,崇拜斯大林的郭从年,很可能认可斯大林格外认可的信条。后者曾在读列宁的一部著作的空白页上,用红笔写了一则日记:“1)软弱;2)懒惰;3)愚蠢。这是仅有的可称之为恶的东西。其他一切,只要没有这三样,就无疑是美德。注意!如果人1)强壮(精神上的),2)积极,3)聪敏(或能干),那他就是善的,而不管有没有别的‘恶’!1)加上3)就成了2)。”[3]郭从年的某个花家舍部下,就曾悄悄向人说起过此人随身携带着的斯大林式的脾性:虽然他几乎从不参加公社的会议,但“谁也不能保证,下一次会议他就不会来。这个人有点孩子似的淘气,喜欢恶作剧,有时候甚至有点喜怒无常。没人知道他的脑子里会突然出现什么怪念头。有一回,半夜两点钟,他通过秘书召集公社的全体干部召开紧急会议。可当与会者顶着刺骨的寒风全部到齐之后,他又让另一个秘书出来传话,说会议临时取消。”(《山河入梦》,第351页)谭功达在梅城被就地免职之后不久,就以“地级巡视员”的身份来到这里,据说是要“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做些调查研究,以便以后重新出来工作”(《山河入梦》,第293页)。但他即将跟那个喜欢权力实验的人,那个红色桃花源的创制者,花家舍的“大他者”,打一些言不及义、但又很致命的交道。听从命运的指令与唆使,和六十年前的母亲一样,谭功达也被安排借宿在湖心小岛,只是当年囚禁母亲和韩六的屋子,早已变作了公社的招待所,“一条新修的栈桥将小岛与村落连接在一起”(《山河入梦》,第301页),而“隔着水光潋滟的湖面,谭功达可以看到整个花家舍……这个村庄实际上是修建在一处平缓的山坡上……村子里每一个住户的房子都是一样的:一律的粉墙黛瓦,一式的木门花窗,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有一个竹篱围成的庭院,篱笆上爬满了藤蔓植物……连庭院的大小和格局都一模一样。一条砖木结构的风雨长廊沿着山坡往上延伸,通往山顶的一座高大的烟囱……”(《山河入梦》,第302-303页)王观澄的预言果然很守信用地兑现了,时隔整整一个甲子,某些人渴望和念想中的应是空间再次莅临花家舍,愿望意象从纸张上来到了人间——但这与其说是王观澄的预言准确,远不如说是桃源梦的传染性再次施展神力、魔念及暗含其间的悖论再次不负众望地大获全胜。
    与六十年前的花家舍十分相似:寄放在“花家舍人民公社”中的动作/ 行为同样是整齐划一的,同样具有浓烈的梦游特性。这本来就是各种样态的桃花源的共同性征——也是它们的第一性征——根本不值一提;但六十年前的花家舍主要是靠王观澄的教化与当地淳朴的民风,才迅速获得了动作/ 行为上的整齐划一和梦游特性。和王总揽把比起来,郭从年的任务将显得更加繁重、琐碎和旷日持久,因为他对桃花源的精度、纯度和唯美度,有更高的追求;对应是空间的振幅、成色和宽度,也有更加美好的想象——他比谭功达更有自觉的艺术追求,这一点,连谭功达本人都不否认(《山河入梦》,第310页)。为此,郭从年,一个个头不高的驼背老头,特地在“花家舍人民公社”办了一个“专门为落后分子设立的学习班”,目的是“让每个人学会自我惩罚”,尤其是那些“即将犯错的人”,“必须”得到“学习班”的“提前挽救”,而用不了多长时间,不出郭从年之所料,所有“落后分子”和“即将犯错误”的人,都奇迹般地成为“举止端庄、得体、不苟言笑的新人”(《山河入梦》第367-369页);为此,“大他者”郭从年要求“花家舍人民公社”的每一个桃源梦运动员,都得思考“政治上的,道德上的,一般待人接物的礼仪上的,所有的界限……他们应当学会思考,学会自我约束”(《山河入梦》,第369-370页);为此,他特地在“花家舍人民公社”的“每一个交通要道……都设立了铁匭,也就是邮箱,每个人都可以检举揭发他人的过失、错误,乃至罪行”,结果“外甥告发舅舅、妻子告发丈夫、孩子告发父母,甚至还有自己告发自己的”,“铁匭制度试行不到一个月,效果是明显的……每个人的脸都变得纯洁而严肃。有迹象表明……社员们已经学会了思考”(《山河入梦》,第370-371页)到了最后,花家舍的每个人“手臂上戴着同样的袖套,甚至他们藏在宽宽帽檐下的脸,都是同样的表情”(《山河入梦》,第304页),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喜欢权力实验的郭从年已经成功地将花家舍训练成了这样一个地方:“没有人能真正看见公社,而公社却无处不在。”(《山河入梦》,第354页)但这一切激烈的举措,这些较为(!)残酷的内心斗争和外部斗争,这些匪夷所思的、已经被实施的思想改造方案,它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个人自己监督自己”(《山河入梦》,第371页),以便给动作/ 行为上的整齐划一和梦游特性,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为一个和睦、有礼、阳光灿烂的桃花源提供地平线,为桃源图找到可以完美施工的完美地盘——它很卖力地响应了桃花源为艺术性倡导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通过强制性教育,经由激烈的、大体量的规训活动,突变、斗争过后的“花家舍人民公社”,终于如愿以偿地一举变作了安静、祥和的桃花源,并且能达到诗人欧阳江河设想的那种以纸手铐囚禁犯人的水准,毕竟“想象中的监狱比真实的监狱更为可怕,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真的关在里面,但又可以说人人都关在里面。这个监狱是用可能性来界定的”[4]。商鞅以肯定的口吻说:“赏施于告奸,则细过不失。”[5]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结巴仔韩非,反倒说得比他的前辈更决绝、更铿锵:“至治之国,善以止奸为务,是何也?其法通乎人情,关乎治理也。然则去微奸之道奈何?其务令之相规其情者也。则使相窥奈何?曰:盖里相坐而已。禁尚有连于己者,理不得相窥,惟恐不得免。有奸心者不令得忘,窥者多也。如此,则慎己而窥彼。发奸之密。告过者免罪受赏,失奸者必诛连刑。如此,则奸类发矣。奸不容细,私告、任坐使然也。”[6]郭从年很可能偷师学艺于中国古代的法术术士(尽管他根本不愿承认),才让“花家舍人民公社”的动作/ 行为整齐划一,才让那些动作/ 行为的拥有者,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梦游着一路狂飙。但“江南三部曲”肯定会认可如下结论:这“不是德行,而是对德行与邪恶加以审慎的运用”[7]。郭从年就很坦率地对谭功达承认过:正因为人的欲望不可能达到中庸状态,不可能做到刚好“不多不少”,所以,“我们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我们宁要不公正,不要无秩序;宁要正而不足,不要邪而有余……”(《山河入梦》,第372页)在此,红色桃源梦运动员很诚恳地亮出了底牌:他实际上只拥有一个长有暗疾的桃花源,这暗疾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花家舍人民公社”的创制者和“大他者”心头隐隐作痛。住在王观澄的桃花源里的那些人,是土匪和桃源梦运动员的合二为一,他们一边打家劫舍,一边谨慎地为山寨版桃花源看家护院;而住在“花家舍人民公社”里的那些人,则是社员或革命群众,他们仰仗纸手铐的“帮助”,在努力建设一个祥和、安静的桃花源,却感觉不到暗疾带来的任何隐痛——他们还没有资格享受那种稀缺的感觉。
    与六十年前的花家舍较为不同:“花家舍人民公社”直到《山河入梦》结束时,还是真正的桃花源,没有彻底走上自己的反讽者角色的那条不归路——但它的创建者,军人出身的郭从年,却很悲观地给出了花家舍滑向山寨版桃花源的具体时间表:“短则二十年,长则四十年,花家舍人民公社会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什么痕迹都不会留下来。”(《山河入梦》,第374页)看起来,郭从年似乎比王观澄要聪明、清醒得多:后者死到临头,才知道桃花源注定的命运是毁灭;前者却能在盛景时分,看出毁灭才是桃花源的必然命运。郭从年对即将被捕的谭功达说:“花家舍的制度能够存在多久,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也不是随便哪一个人……能够做主的,它是由基本的人性的原则决定的,”而所谓基本的人性原则,就是指“人的欲望和好奇心是永远无法餍足的……即便共产主义实现了,人的所有愿望都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仍然会受到煎熬”,因此,“花家舍人民公社”注定只能是“海市蜃楼”(《山河入梦》,第372-373页)——更何况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被围困的岛屿,孤立无援”(《山河入梦》,第301页)。
    或许,郭从年根本不愿意面对一个比基本人性原则、欲望、好奇心更加难缠的问题:桃源图或愿望意象一旦被誊写到现实世界,桃花源就会立即化为现实,但也会立即获取它的静止状态。在通过激烈的突变、动荡和斗争,才取得动作/ 行为上的整齐划一和梦游特性后,整齐划一和梦游特性反而能从最隐秘、最深刻的角度上,意味着桃花源的无时间性——这才是各种型号的桃花源最终坍塌、崩溃的根本原因,人性的基本原则,最多只是这个“根本原因”的表面化。桃花源中的每一个人,过的都是无时间性的生活,桃花源本身就是无时间性的社会,因为它的每一天,等同于包括它自己在内的任何一天;桃花源中的每一个人,都被迫认领了一种没有速度的生活,因为经过激烈斗争、上过“学习班”之后才按时到来的桃花源,只愿意强调匀速和均质,拒绝任何突变和奇迹——而突变和奇迹,刚好意味着对速度的追逐、对时间性的渴望。对此,霍布斯(Thomas Hobbes)有过上好的告诫:“他们只告诉我们说,永恒是现在时的停滞,是现在的永驻……这一名词他们自己不懂,别人也不懂,正像他们用此处的停驻来表示空间的无限大一样。”[8]任何人都不可能长期忍受静止和没有速度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只能是一种纸手铐的状态,或者是一种必须由纸手铐来维持的状态——“面对生命,它捍卫尸首的权利。”[9]作为一种不流动的、擅长做匀速流逝“科”的空间,因为遵从人性、却最终奇迹般违反人性的“花家舍人民公社”走向坍塌和崩溃,几乎指日可待。“短则二十年,长则四十年”的断语,实在是太乐观了,因为持续过于长久的无时间性的生活、无速度的生活,在魔念及其内部暗含的悖论的帮助下,除了让人发疯,更现实的选择,就是迫使人弃桃花源而出走,甚至“莫知其所终”——这是“江南三部曲”放在全书开篇、却必须经过倒叙才能追忆出来的结论。很显然,桃花源内某些人的“狂躁、神经病和癫狂,正好来源于空间形象的无从转换”;而离开桃花源进入另一种空间形象之中,正是被逼无奈之后的最终选择,因为只有“出走者才有希望获取新的自我”[10]。对于桃花源的出走者(无论是六十年前的还是现在的花家舍出走者),此处实在有必要为他们送上祝福之辞。塞尔·西黑(Gail Sheehy)有过热情洋溢的称颂:“你正在远行,远离外在的评说和鉴定。你在脱离角色和走进自我。如果在这个旅程上我能给每个人一份送别礼物,它将是一顶帐篷。一顶暂时性的帐篷。这种礼物是便携式的根……(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发现的快乐总是常伴左右……”[11]
    ——————————————
    注释:
    [1]关于这个问题请参阅张清华:《春梦,革命,以及永恒的失败与虚无》,《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2期。
    [2]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页。
    [3]参阅斯拉沃热·齐泽克:《弗洛伊德—拉康》,前揭,第8-9页。
    [4]欧阳江河:《站在虚构这边》,三联书店,2001年,第395页。
    [5]《商君书·开塞》。
    [6]《韩非子·制分》。
    [7]利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申彤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页。
    [8]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548页。
    [9]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前揭,2006年,第15页。
    [10]敬文东:《从铁屋子到天安门》,《上海文学》2004年第8期。
    [11]塞尔·西黑:《漂泊者:成人生活的可预见性危机》,转引自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现代性隐忧》,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