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读史者”·暴力·招魂——《老生》的三个关键词(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小说评论》2015年第201 金理 参加讨论

    论者皆注意到贾平凹近年长篇中的“互文性”,几乎每一部都有多种文本的参与:《秦腔》里的唱词、曲谱,《古炉》里的《王凤仪言行录》,《带灯》里的短信,《老生》里的《山海经》……这种洋洋大观的互文性经营,确实叹为观止。《山海经》充满怪力乱神,被明代胡应麟称为“古今语怪之祖”。贾平凹自小在山区见惯“装神弄鬼这一类事情”、作品中多有“神神秘秘的东西”⑩,《老生》中自然也写入不少“灵异事”(诸如“龙从天上下来与牛交配”),某种程度上确实与《山海经》有同构性。但据贾平凹来看,《山海经》又是一部“经天纬地”之书,他借小说中教师之口讲解道,此书“仰观天以取象,提升人的精神和灵魂,俯察地以得式,制定生存的道德法则”。正如张学昕教授指出的,《山海经》指示的秩序井然和小说所反映人间现实的混乱无解,又构成对照(11)。
    除此之外,我想贾平凹近年的长篇小说中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副文本”,就是每一部书的“后记”,它们不是追加、附带说明性质的,而是小说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尤其《老生》的后记和小说的正文构成一种悖反性的关系。这一悖反性让我想起古人韩愈的一篇《画记》,苏东坡很看不上这篇文章,“仆尝谓退之《画记》近似甲乙账耳,世人识真者少,可叹亦可愍也”(《东坡志林》卷二)。但日本学者川合康三对此却有新颖的解释:《画记》“前面的三分之二,相当平静地、故意枯燥无味地记述画上的物事”,其规避主观性的叙述确如“甲乙账”;“后面的三分之一像是后记,说明写作该文的原委”,“转而写万感填膺的人事”,“这前后对照之妙,不用说是韩愈有意创造的”。韩愈后来在墓志铭的写作中也屡屡尝试这一手法,“在前半的‘序’中,不带感情地平淡记述人的经历,一到最后‘铭’的部分,哀悼伤逝之情一气喷涌而出”。川合康三将此推为“韩愈探究新的文学形式的一个尝试”(12)。贾平凹未必是作有意尝试,也不用拔高,但上引例证,倒能启发我们正文与后记间悖反性的辩证。
    如前文所言,因为那个特殊的“读史者”的存在,《老生》正文冷峻、超然、“没有私心偏见”、说“公道话”,甚至摒弃武断的道德评判,借一位史家所言,“采取这样的立场并非表示我们对人类的受苦必须无动于衷,或是对道德应置之不理,或甚至是认为极端的手段有其必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历史采取道德诠释并不恰当,无视于时空背景就贸然地问:‘为何不依照我认为合理的方式出现?’不是应有的态度”,我们更关心的问题是“为何以这种方式出现?”(13)。贾平凹写完《老生》后感慨:“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以前是贫穷,运动不断,吃不饱肚子,很有秩序但没自由;现在市场经济了,知道了什么是民主富强尊严,反倒更不满足了,追逐权力和金钱,道德沦丧,风气败坏。我们就生活在这两种环境中,构成了我们的命运,在命运中生成了我们的品种。”(14)就像小说所昭示的,这些个时代中都“有着清白和温暖,有着混乱和凄苦,更有着残酷,血腥,丑恶,荒唐”,我们应该“没有私心偏见”地去辨析“风风雨雨的泥泞路上”我们一路走来的履迹,我们生活的环境与命运的构成。以不同时代的互相观照来展开反思,追问“为何以这种方式出现?”,而这样的反思才是“有效”的,这也就是贾平凹所谓的“老老实实地去呈现过去的国情、世情、民情”。在此意义上,《老生》多少具备了“诗史”的品性。
    与正文的冷峻、超然构成悖反的是,贾平凹在后记中特别的絮叨、动情,非常强烈的期待读者去理解其创作《老生》的初衷,压在纸背后的寄托与责任感至此遏抑不住、喷涌而出——
    在灰腾腾的烟雾里,记忆我所知道的百多十年,时代风云激荡,社会几经转型,战争,动乱,灾荒,革命,运动,改革,在为了活得温饱,活得安生,活出人样,我的爷爷做了什么,我的父亲做了什么,故乡人都做了什么,我和我的儿孙又做了什么,哪些是荣光体面,哪些是龌龊罪过?太多的变数呵,沧海桑田,沉浮无定,有许许多多的事一闭眼就想起,有许许多多的事总不愿去想,有许许多多的事常在讲,有许许多多的事总不愿去讲。能想的能讲的已差不多都写在了我以往的书里,而不愿想不愿讲的,到我年龄花甲了,却怎能不想不讲啊?!
    如前文所言,“暴力”所蕴集的复杂性,仅以一部《老生》是无法周彻辨析的,这本就是史学、政治哲学争论不休的课题。贾平凹深知文学不以思辨见长,“文学开不了药方,却可以招魂”(15)。那么,何谓“招魂”?
    美国汉学家罗威廉(William T.Rowe)《红雨》一书,以湖北麻城为例,探访中国农村社会的暴力史,暴力不绝如缕的内在动因之一是某种文化心理。主流的儒家文化既以“礼治”来约束暴力,但精英和民间又都崇拜“英雄好汉”,容忍通过某种得到认可的暴力来解决问题、“以暴制暴”,“中国文化内部其实为‘被许可的’暴力提供了充裕的空间”(16)。故而,县志、碑传、文集等官方记录和精英文献中,以及民间传说、历史遗迹中,都能看到强烈而持久的暴力传统,它已经嵌入了地方文化和集体记忆之中。在小说里,秦岭市委要编写一部当地革命斗争史,已成的回忆录“篇幅极少地提及了匡三司令”,惹得匡三大发雷霆,命令重写,唱师还一度被委任为编写组组长,但终被撤职。我们可以设想,匡三司令需要的是一部什么样的“历史”,其中必然改写自身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以“英雄人物”的姿态提供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浪漫主义色彩来调和、稀释血迹,用革命的合法性来论证暴力故事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在匡三需要的历史中,对于暴力的审视一次次逃逸、滑脱,甚至这部历史本身就可能成为助长暴力传统的土壤。在文本内,唱师被剥夺了书写历史的资格,匡三高寿,唱师却活得比匡三更长久,以一曲曲阴歌留存于天地间;在文本外,作家贾平凹借一个“读史者”的叙述人,以文学之笔写就历史记忆。而这部“诗史”的抗辩对象,正是“匡三历史”的书写核心——暴力之所以挥之不去,超越经济发展、政治变迁、意识形态更替,是因为暴力不仅是一种行为,还关涉到与之形成亲和性的文化与心性。
    瘟疫过后的世界一片死寂,唱师老死,“当归”村人无家可归,只留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小说终结了,但文本中升腾起一面招魂的幡,洞开暴力酝酿的因子,它会慰安、清净我们现实中无处归依的灵魂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